“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分享本应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在现实中,不少孩子总是不愿意分享,这背后有着多种原因值得我们探究。
从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来看,在幼儿时期,孩子会经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在他们的认知里,自己看到的、喜欢的东西就完全属于自己。例如,当一个小孩子拿着心爱的玩具时,他觉得这个玩具就是他世界的一部分,不明白为什么要给别人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到,幼儿在认知发展初期,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这种特性使得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不愿意分享。
缺乏安全感也是孩子不愿分享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他们会把自己拥有的物品当作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和依靠。比如,一个孩子经常被父母忽视,只有在抱着自己的玩偶时才会感到安心,那么他就会紧紧守护这个玩偶,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对于孩子来说,分享意味着可能会失去这些给予他们安全感的东西,所以他们选择拒绝。
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分享意愿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独占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从不要求孩子与他人分享。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独占的习惯。相反,如果家长在孩子分享时,没有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孩子也难以从分享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从而降低分享的意愿。比如孩子把自己的零食分给小伙伴,家长却没有及时表扬孩子的大方行为,孩子可能就会觉得分享没有意义。
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也起着作用。有些孩子天生比较内向、害羞,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会更加谨慎,对于分享自己的东西也会感到不安。他们担心自己的分享行为会引起他人的关注或者负面评价,所以选择保持沉默,不与他人分享。而且,当孩子曾经有过分享后东西被损坏或者没有被归还的经历时,他们会对分享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比如孩子把自己的绘本借给小伙伴,结果绘本被撕破了,下次再有人向他借书时,他就会坚决拒绝。
在社会交往方面,如果孩子所处的社交圈子中缺乏分享的氛围,也会影响孩子的分享行为。例如在一些幼儿园班级里,如果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分享,那么个别想要分享的孩子可能也会受到影响,逐渐减少分享行为。同时,孩子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可能导致分享意愿的降低。当孩子们在争夺老师的关注或者玩具等资源时,会更倾向于保护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分享。
然而,分享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享,孩子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同理心。为了引导孩子愿意分享,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分享的榜样,在家庭中主动分享食物、故事等。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分享活动,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玩具、书籍等,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如借东西要及时归还、爱护他人的物品等。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和分享氛围的环境中成长,逐渐体会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从而培养出乐于分享的美好品质。让分享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收获友谊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