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何谓“大国治沙”?这篇通讯一等奖给出答案| 聚焦第34届中国新闻奖
传媒行业内参
2024-11-16 07:34:5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用大历史观透视大国治沙理念

刘紫凌  何晨阳  马丽娟

摘要

新华社通讯《建设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并未将“三北”工程简单地理解为植树造林工程,而是观察到工程给地方带来的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变革,重新阐释了“三北”工程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立体呈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之光。

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在横跨我国北方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筑起一道绵延万里的绿色长城。
2023年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发出号召: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北”工程的重要讲话发表后,新华社宁夏分社立即成立报道团队,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随后深入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等地深入调研,充分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国家顶层设计相关文件与实际调查研究情况,集中精力、火速攻坚、反复打磨,于2023年7月17日,在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治国理政纪事”专栏刊发深度调研报道《建设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
这是中央媒体播发的首篇系统、全面、立体、深度讲述“三北”地区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北”工程重要指示精神的通讯。基层干部群众,尤其是不少林业工作者等对稿件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文章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三北”工程深入贯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经验做法和显著成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样本以及全球生态治理典范。稿件播发后,全网浏览量超2.1亿,1600多家媒体采用,并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回顾这次策采编发历程,笔者认为对于如何做好时政报道有一定经验值得总结。

以历史维度搭建“四梁八柱”
“三北” 工程于1978年启动,计划用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规划造林3500多万公顷,时空跨度世界罕见。面对这个超级生态工程,应该从何写起?过去各级各地媒体对于“三北”工程已发表了浩如烟海的报道,怎么写出新意?这是调研团队在采访和写作之前面临的首要难题。
重大主题报道成功与否,前期“破题”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此宏大的主题,必须提前确定稿件主线、厘清思路、搭好框架,做好稿件的“顶层设计”。这直接决定着稿件的“天花板”有多高、“地基”有多深、“梁柱”有多稳。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打造出一篇经得起时间检验和“淘洗”的经典作品。
“三北”工程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擘画的伟大工程,与改革开放同步实施;工程结束期限是2050年,恰好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三北”工程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新时代的前10年,正是“三北”工程五期工程建设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三北”工程建设开创了新局面、迈上了新台阶、呈现出新气象,业已成为体现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国工程”。
调研团队在把握“三北”工程重要历史时间刻度的基础上,敲定了报道方向:以“三北”工程45年成就为“底板”,紧扣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剖析梳理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经验与启示,解读其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并顺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何谓“大国治沙”的理念与实践路径?调研团队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搭建起稿件的“四梁八柱”,将稿件分为“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突出重点:由点及面带动全局”“科学治沙:以水定绿永续发展”“锚定全球典范: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等部分。
由于调研团队成员均为新华社宁夏分社记者,日常对地方情况更为熟悉,为获得报道的宏观视野,团队在短时间内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大家全面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所有涉及“三北”工程的政策文件,并大量查阅了“三北”工程特别是五期工程的历史资料,包括建设成果汇总、典型案例汇编、专家研究报告等书籍著作数十本;随后,在每部分内部按照“总—分—总”的框架进一步细化了二级小标题,并与编辑反复沟通每部分框架的合理性。至此,稿件初步大纲完成,已经迈出关键一步。

以空间广度塑造丰满血肉
深度调研新闻作品有别于政府公文或调查报告,既要有清晰的逻辑框架,还需要有鲜活生动的故事、权威翔实的数据、高度凝练的观点,这样报道才能既好看又耐看。
践行“四力”,增强新闻“情感温度”。“三北”工程是以林草工程为主的生态工程,这就更需要记者深入防沙治沙一线,用脚、用眼、用心、用情去体悟山河巨变。前期,调研团队与国家林草局三北局同志先后几次座谈,从面上了解工程实际实施情况,并按照稿件大纲设计了调研路线,覆盖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包括辽宁彰武、宁夏灵武、甘肃民勤、内蒙古磴口等具有代表性的点位。随后,团队深入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深处探访,与投身工程建设的一线治沙工作者深入交流。
走出办公室,迈向大漠深处,那些曾经从书本中读到的词句瞬间变得真实立体可感,在实地调研中自然迸发的情感也在字里行间流露着,为稿件注入了鲜活血液。例如,“近70万亩流动沙丘被巨大的‘绿网’锁住。工人们扛着铁锹和稻草正在‘打补丁’。在造林未成活区域重新扎下一个个草方格,等待一场透雨,即可抢墒播种。已治理的区域,成片的柠条舒展灰绿色的枝条,被称为‘沙漠姑娘’的花棒绽放着紫红的花朵”。大家被眼前的场景震撼,由衷感叹这用一棵棵树、一株株草种出来的“绿色奇迹”。
笔者在稿件中用细腻的笔触再现眼前场景,也写出了如“草木以柔韧之力重塑山河”等饱含情感、富有文采的语句。不少读者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稿件时,摘取这些精彩的语句作为推介语,这充分说明,抵达现场的真情实感定能打动读者。
翔实数据,夯实新闻“信息密度”。“三北”工程涉及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个县(旗、区),新闻采访不可能全都走到,报道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稿件在谋篇布局时有详有略、点面结合,除了有代表性的点位现场感的描写,适时荡开一笔,交代穿插全国乃至全球历史背景外,还以权威翔实的数据资料做支撑,凸显报道的历史纵深和宏观视野,同时增强报道的可信度,烘托了通讯的“气势”。
例如,稿件的第二部分就以“三北”五期工程围绕科尔沁沙地建设集中连片防风固沙林基地为案例切入,随后集中列举了“呼伦贝尔沙地平均植被覆盖度已达到68.27%”“黑龙江西部农田林网化程度达75%以上”“辽宁、内蒙古600公里省界上筑起了一片片、一道道绿色屏障”“陕西榆林市在毛乌素沙地建成总面积达190多万亩的樟子松林海”。这种由点及面的写法,更能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三北”工程通过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治理思路。
观点凝练,提升新闻“思想深度”。长篇深度报道写作中最考验作者功底的,是对采访素材的归纳、概括、提炼、总结。只是用简单的起承转合过渡段将场景、背景、数据、引语等串连起来,容易变成素材堆砌或对过往报道的“复制、粘贴”。本篇稿件中,调研团队试图从纷杂的政策文件、数据材料、采访内容中寻找其间存在的关联,经过深入思考和研讨后,在每一部分都概括提炼出总结性、趋势性、判断性的统领段或起始句,“三北”工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自然浮现、清晰可循。

以时代高度描绘文明未来
这篇稿件播发后被广泛转载播发,引发热烈反响。与《瞭望》新闻周刊“治国理政纪事”栏目其他稿件比,这篇报道在采用量和影响力维度上都位居前列。在很多人习惯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这样一篇深度调研稿为何能成为现象级新闻作品?其主要原因是稿件与时代同频共振,重新阐释了“三北”工程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立体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之光。调研团队没有将“三北”工程简单理解为植树造林工程,单纯以林草植被覆盖度、荒漠化治理面积等数据衡量其价值,而是观察到“三北”工程给地方带来的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变革,重新定位了工程的时代价值。
“三北”工程在不同阶段,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调整和确定工程建设的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工程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曾经生态脆弱与贫困落后高度耦合的“三北”地区,如今处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可以说,“三北”工程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和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发展观。因此,报道将“三北”工程定义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样本”,凸显了政治站位,有效提升了整体立意。
清晰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成功首因。调研团队在写作中避免简单地罗列成就数据,而是条理清晰地讲述党中央如何从战略高度谋划部署工程、各部门如何制定政策规划、“三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如何带领干部群众,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愚公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动员和组织如此广泛的社会力量,参加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生态工程。稿件用大量实践案例、翔实数据和动人故事,深入阐释、明确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是工程成功持续实施至今的首要原因。
有力展现中国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格局。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近两年的极端天气再度提醒人们,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国界,需要紧密携手、共建家园。“三北”工程虽然是在国内实施,但其孕育出的中国治沙理念和方案,正在推动世界防治荒漠化进程。
稿件的视野没有局限在国内,而是放眼全球,从讲述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到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再到中国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等一系列实际举措,展现中国正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大国担当。
(作者刘紫凌系新华社宁夏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何晨阳、马丽娟系该分社记者)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11月(上),原标题为《用大历史观透视大国治沙理念
责任编辑:武艳珍
新媒体编辑:喻瑾

2025年度《新闻战线》杂志订阅工作已经开始,敬请点击下载2025年新闻战线订阅单.docx 进行填写,填好后回传至本刊发行部邮箱:xw@people.cn。



  • 在评论抒写中感悟思想伟力,这篇特别奖有分量| 聚焦第34届中国新闻奖

  • 《新闻战线》2024年11月(上)目录来啦,邀君共赏!

  • 改进文风,让重大主题报道与受众共情共鸣

来源: 全中看传媒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