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班子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促进农业增效、集体和群众增收,寺河乡发挥党委统筹及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探索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形成多元发展格局。
破局谋变启新篇,人才驱动联社建。针对全乡16个行政村产业基础薄弱、资源整合乏力的现状,寺河乡从32名后备干部中,经民主推荐、党委考察、实地走访等多轮筛选,精准选出6名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的后备力量,由乡党委牵头组建13人联合社筹备专班,其中5名后备干部具备农业产业规划、电商运营等经验。这6名后备干部深入300余农户调研,形成7份详细报告,为联合社创建提供建设性意见。在乡党委与后备干部协同发力下,用时4个月完成章程制定、股权设计、运营模式搭建等工作,成功整合分散资源成立乡级集体经济合作社联合社,为苹果种植、烟叶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规模化发展搭建高效平台,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启新布局同频进,联社筹建育英贤。在联合社筹建过程中,寺河乡坚持“建设联合社”与“培育后备干部”同频共振。乡党委聚焦后备干部能力短板,精心组织开展合作社运营管理、电商营销、财务管理等专题培训4场次,组织赴示范地区考察学习2次,拓宽后备干部视野。通过选举方式,选拔出2名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后备干部担任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直接参与联合社重大事项决策与监督。使后备干部在实践中淬炼出“制定发展规划、统筹业务经营、护航资产增值”的复合能力,逐步成长为懂经营、善管理、能带动的乡村振兴“头雁”,为联合社长效运营与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党建领航方向明,产业双轮绘新卷。党建领航为联合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寺河乡构建起“产业发展+人才培育”双轮驱动的新蓝图。乡党委选派8名政治素质高、基层经验丰富的“指导员”,全程跟踪指导联合社筹建与运营,确保发展方向不偏。创新建立“导师帮带制”,由16名经验丰富的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干部结成对子,通过“一对一”传帮带,帮助后备干部提升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能力。在党建引领下,联合社聚焦苹果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16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队伍也在实践中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骨干,为乡村振兴持续输送人才“活水”。
来源:灵宝党建
编辑:李玉枝
法律顾问:河南崤函律师事务所
声明:中国金城灵宝融媒综合文章欢迎转载,如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请注明来自【中国金城灵宝融媒】(ID:lingbaofa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