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学界研讨人民文学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10-29 16:45:14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陈雅静)为纪念丁玲诞辰120周年,10月12—13日,“人民文学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建构暨第十七次丁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中国作协社联部副主任丰玉波认为,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和发展人民文学的优良传统是每个文学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回顾了丁玲为中国文学作出的贡献、介绍了馆藏丁玲重要手稿及文物的基本情况,表示现代文学馆将大力支持丁玲研究会,推进丁玲研究。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中国丁玲研究会会长贺桂梅回顾了丁玲研究会的历史,提出丁玲及其文学创作突破现代文学体制的独特性,并表示研讨会的主题与设想是加深丁玲文学的当代性阐释,推进丁玲文献的挖掘、整理与讨论,搭建平台吸引并培养青年研究者、促进文学研究范式转型。

丁玲研究的文献与方法

《丁玲传》作者李向东从新见材料、材料新解、稀见材料、难点疑点等方面,介绍了《丁玲年谱长编》的修订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吉贤阐述了《丁玲小说精选》的选编诉求,强调需要超越丁玲“例外论”的限制,深入阐释丁玲小说创作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基本问题的内在联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鲁太光介绍了《丁玲散文精选》的整体考量,细致分析了丁玲关于“深入生活”的理论化思考,提出丁玲的文论对于当下创作仍有启示意义。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张均表示,丁玲期望的“新人”状态是历史与个人辩证互动的一种主体形式,《杜晚香》提供的正是这种主体状态,今天需要重新召唤和激活《杜晚香》所携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

丁玲的位置与意义

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阎浩岗提出,丁玲在“红色文学史”的不同阶段都充当了题材、主题与人物塑造的开拓者角色,持续以其独有的生命体验与政治意识补充或匡正时代主流。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孙晓忠考察了丁玲小说肖像描写的变化,认为丁玲在延安时期以后形成的“混杂型写作”是一种超越19世纪现代小说的20世纪新型总体性叙事。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苏永延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丁玲散文语言风格概括为豪迈激昂、明朗热烈、率真细腻,阐述了这些特征与时代大潮的关系。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黄蓉认为,晚年丁玲主编《中国》尽力接续并弥合了上海与延安的左翼文学传统,突破了1980年代的新启蒙主义。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邓招华提出丁玲的大众书写始终面临着个体融入大众、为其发声同时保持自身主体性的悖论性困境,在革命中磨练自身、克服困境的坎坷历程本身彰显出了丁玲的意义。

全球与地方视阈下的丁玲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王晓平分析了丁玲与胡风的人生道路,比较二者理解党性、人民性和主体性的异同,呈现出人民文艺构想与实践的多元图景。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李蔚超依托丁玲自存《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多个外语译本,梳理其海外传播路径,提出译介传播中所包含的一种另类的“世界文学”图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卓认为,丁玲1938—1941年的小说主要处理作家与大众的关系问题、有力回应了安敏成所说的“现实主义的限制”,而丁玲1946—1948年的土改小说则呈现出以大众为主要人物、通过人物之间的力量对比展开历史叙述的新的困难。

重读丁玲经典小说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董丽敏认为,《在医院中》呈现了1940年代历史转折的复杂面相、革命的内在悖论以及新的历史实践主体形成的艰难性,强调新的实践主体结构应是动态、有机且充满张力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冷嘉提出《阿毛姑娘》的结构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高度的历史敏感,折射着丁玲的时代关切。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欢对《夜》进行了文本细读,认为小说超越了新与旧的认识框架,充分展开并承认了“过渡主体”的形态与意义。湖南文理学院文史与法学学院教授佘丹清分析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文学性上相较于丁玲此前创作的延续与扬弃,认为社会与政治因素的介入令小说的诞生具有组织性,小说也建立了社会阶层、人际关系与语言系统的新秩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罗雅琳通过分析《杜晚香》与《我们夫妇之间》的互文线索,认为《杜晚香》在既有劳模书写“不断学习”的结构的基础上,正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女劳模之德”,即女性劳动者能够从自然与女性传统中生长而无需依靠他人的启蒙。

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丁玲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馆、《现代中文学刊》主办,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平台承办。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齐泽垚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