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贾飞: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最大的忽悠
贾飞
2024-10-26 21:44:24
      话说,宋太祖赵匡胤成功操盘“杯酒释兵权”这一场好戏后,着实过了一段时间的安稳日子,几乎夜夜风流,格外舒畅,胜似在天堂。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晚上,赵匡胤到一个妃子那里去,正巧看到这个妃子满脸愁容,脸上还有泪珠。赵匡胤很纳闷:“咦,这是为何呢?现在国家统一,人民安康,作为我皇帝的女人,高兴还来不及,为何还要哭泣呢?”于是,赵匡胤便轻手轻脚地走近妃子,一看才知道,这个女人正入神地望着一个铜镜。铜镜都已经起了许多裂痕,看来有一些年代了。随即,赵匡胤走上前去,原来旧铜镜上有几个大字。赵匡胤定睛一看,上面刻着“乾德四年铸”。
  赵匡胤心里略略咯噔了一下,心想,为何一个旧镜子上,写着的却是“乾德四年铸”,不正是大宋的“乾德四年”?难道古代的镜子,穿越到了现在?
  赵匡胤没有将自己的疑问对妃子说,但心里却像打了一个结,总是释不开。第二天上朝时,当大臣们像往常一样汇报了新一天的情况和进展,赵匡胤便将几位宰相叫到身边,开始问这个问题。他以为作为宰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个事应该知道吧。但事情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留下来的几位宰相都不清楚。随后,他又问了文武百官,他们均是脑袋摇得梆梆响,一问三不知。
  这惹得赵匡胤生气了,他大声骂道:“你们这些猪脑袋,都干啥的,偌大的朝廷,一个人都不知道,真是悲催啊,哎,没文化真可怕!”赵匡胤心里嘀咕,这些当官的,一天就知道吃喝嫖赌,脑袋里都装着豆腐渣。平时行贿受贿,专业得很,遇到问题,就搞不醒豁了。
  经过几天的探寻,整个朝廷终于找到了两个人知道此事。他们都是翰林学士,分别是陶谷和宝仪。其中,宝仪对赵匡胤说:“这一定是蜀地的器物,过去伪蜀王衍用过这作为年号,应该是那个时候铸造的。”赵匡胤这才明白,他感叹道:“他娘的,看来打天下需要粗人,但治理天下可得要文人啊。”从那之后,赵匡胤主持殿试,大量选拔文化人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其中不乏有出身孤寒的读书人获得了做官的机会。于是乎,在宋朝,文人可是待遇丰厚,前途大大的有了。
  这也引出了后来的一个典故:当时的第一丞相叫赵普,本来人很聪明,在宋太祖夺取天下时,还出了不少计策,立了大功。但看到赵匡胤对文人的重视,一向懂得见风使舵的赵普,立马就明白自己要加强学习了。再加上赵匡胤在退朝之后,将赵普拉在一边对其说:“虽然你很聪明,但是朕觉得你应该多读点书,有文化对治国大有裨益。”听到皇帝这么一鼓励和暗示,赵普人到中年才开始勤奋起来,每天退朝之后,便躲进自己的书房,天天阅读,没过几年赵普就积累了不少知识,颇具才华。在之后处理政事中,文学历史知识给赵普带来了不少好处,他处理政务精准而独道,大受皇帝好评。
  由于辅助治国井井有条,一些同行便向赵普“取经”。赵普这厮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因为勤奋努力、阅览群书才有的成就,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噱头,当有大臣问他是如何治理国家时,他便煞有介事地解释道:“治国嘛,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我赵普一生就读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论语》。但是,《论语》我还没有看完,只看了一半。”听了赵普的神吹,朝中就传开了,都纷纷夸赞赵普是天才,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大家个个羡慕不已,这个典故也被后来的傻子读书人信以为真。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