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话说东北‖漫谈黑土地文化(2)黑土地上的绝响——“渤海乐”
海的港湾(沪)
2024-09-18 14:05:23


在远古的黑龙江流域曾出现过一种气势恢宏的民族交响乐,它的乐器种类繁多,丝竹之声交相辉映。鼓点如雷,激荡人心;弦音婉转,动人心弦;管乐悠扬,引人入胜。舞者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衣袂飘飘,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演绎着黑土地的灿烂文化与辉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古老文明的灭亡,它也渐渐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成为了黑土地上的绝响——“渤海乐”。

渤海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是黑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公元 698 年至 926 年的岁月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绽放出了独特而绚烂的文化光芒,其中尤以“渤海乐”最令人瞩目。渤海乐,作为渤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展现着靺鞨族人的情感与生活。它曾在盛大的庆典上激昂奏响,在宁静的夜晚低吟浅唱。那跳动的音符仿佛是人们心灵的倾诉,诉说着他们的欢乐与悲伤、希望与梦想。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由靺鞨粟末部联合其他靺鞨诸部和部分高句丽部所建。其范围包含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渤海国的缔造者大祚荣是出自依附高句丽的粟末靺鞨部,渤海国的国民主体是中国东北古老民族靺鞨人,同时也有高句丽人、契丹人、汉人等族群。

渤海国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全盛时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渤海国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698年,当时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建立政权,称为“震国王”,713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

靺鞨族人,长期活跃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凭借着他们的智慧与才情,在音乐的领域里开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所创造的“渤海乐”,犹如一首流淌在岁月深处的史诗,见证了这个民族的古老文明及历史辉煌。

渤海乐融合了多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华,在本民族音乐的基石上,将中原及其他民族的音乐元素,如涓涓细流般汇入其中,使其愈发丰富多元。特别是吸收了唐王朝宫廷礼乐后,渤海乐登上了艺术的最高峰,展现出更为恢宏大气的魅力。

据日本古籍记载,日本圣武天皇天平十二年(740,渤海文王大兴三年,一作四年),渤海使已珍蒙在日本演奏“本国乐”,引起日本朝廷重视,不久即派内雄专赴渤海学习,“渤海乐”遂成为日本宫廷音乐之一。这一外交之旅不仅带去了友好与交流,更将渤海乐传播到了异国他乡。日本宫廷欣然接纳了这来自远方的音乐瑰宝,使其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些,足可以说明“渤海乐”在当时的魅力和影响力。如今,在日本现存的古代乐舞曲牌中,仍能寻到渤海乐的影子,这是文化交流与传承中最好的见证。

然而,历史永远书写着残忍与无情。公元 926 年,渤海国被契丹族大金国所灭,但渤海乐并未因此销声匿迹。据《金史·乐志》记载,亦称“有渤海乐”,金国设有专习此乐的渤海教坊,演奏渤海乐的乐器有拍板、玉笛、箜篌、琵琶等。这证明渤海国亡200余年后,其音乐依然在大金王朝的宫廷和民间流传,持续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八十年代,在渤海贞孝公主墓出土的壁画中,留下了唐代中原乐器琵琶、响板、签等的身影,它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唐朝时期,中原音乐传入渤海国的那段辉煌的历史。而古籍中所记载的“渤海琴”,目前早已失传,成为音乐史学界悬而未决的研究课题,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发现与新进展,未来很有可能揭开渤海琴的历史面纱。

渤海琴是种一低音乐器,是“渤海乐”中的瑰宝。它那低沉而醇厚的音色,或许能为整个乐队奠定坚实的基础,增添深沉而动人的韵味。想象一下,在盛大的庆典上,渤海琴的声音如大地的回响,与其他乐器相互呼应,共同编织出华丽的乐章。但如今,我们只能凭借想象去感受它的魅力,因为渤海琴已不复存在,制作工艺也早已失传,演奏技法更是无人知晓。它虽已失传,却依然引发着现代音乐学者们的无限遐想。他们试图通过残存的只言片语,去还原这件低音乐器曾经的美妙音色,去触摸那段被岁月尘封的音乐记忆。

消失的渤海王国,无法再奏响的“渤海乐”,失传的渤海琴,是历史的悲歌。这些消失的古代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渤海乐”是黑土地上的绝响,是多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乐章,它演奏着黑土地的厚重与岁月沧桑。它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一颗永不磨灭的星辰。纵使时光流转,但它的旋律将永远在历史的时空中回响,在我们的心中激荡,它那古老而神秘的音乐世界里所承载的黑土地人民的精神和情感,将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