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开学季,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笔记 “不想上学”的孩子 走进心理咨询室
商丘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孙萍
2024-09-01 11:13:05
 #热NOW开学季#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公布了上述数据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至20%。
抑郁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走进心理咨询室求助的孩子是什么状态?根据我17年心理咨询经验来看,青少年的抑郁、双相障碍、焦虑等情绪问题,的确已不是个别现象,这些孩子的情绪问题,也并不是“不开心”“不想上学”这么简单。
前来心理咨询的孩子有多少?自今年春节开学至七月底,有近二百名学生来到我们咨询中心,求助心理咨询师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抑郁、双相(双相情感障碍,抑郁与躁狂交替出现)、焦虑是青少年中比较多见的情绪障碍,出现这些问题时,孩子不仅仅是心情不好,还会变得思维迟钝,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好,体力、精力也不好,影响到学习生活,有的干脆不去学校了,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不想上学”的背后,这些孩子遭受了多重困境:有孩子感觉抑郁到“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感觉自己“与地球脱节”;睡眠出现问题,早上早醒、也容易被惊醒、睡眠浅,或者躺下睡不着;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觉得自己很没有价值;精力不足,不想出门,不想见人,什么都不想干;吃东西没有胃口;严重的,会出现头疼、头晕、胸闷、心慌、出汗、发抖等躯体症状……
孩子因“不想上学”被家长发现问题、带来看心理咨询,但家长们更倾向于把这些问题归结于适应问题或学习、人际关系等外界压力导致,但却不知道或不愿承认,自己有可能就是孩子的压力来源。
是父母的错吗?
我常常对家长说: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常常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长,或者有问题的家庭环境。
对于青少年来说,情绪问题的产生与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的关联度更高。亲子关系问题导致的孩子情绪问题,占青少年情绪心理问题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有位同学叫小A,她的情况让我印象深刻。她是高三学生,不能正常上学,有自残行为。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还伴有头痛、手抖等躯体症状,她的情绪问题从八年级就出现,症状迁延到现在,她能清楚表述,自己的问题源自幼时父亲的打骂。
这样的心理咨询不单单帮助孩子,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咨询,就是我们说的家庭系统咨询。
我特别希望孩子家长能理解:孩子现在的状态,不是她不努力不上进,而是她生病了,人抑郁了以后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对于这个的孩子来说,待在课堂上是一种煎熬,长久的情绪问题消磨了她的思维能力、体力、精力,让她不再具备课堂学习的能力。这位家长心里不愿意接受他的孩子已经抑郁了,而宁可相信是孩子上学不够努力,在学校不适应,或者高考学习压力太大等等。
家长不接受、不直面这些问题的后果有时候是严重的,孩子会以自伤、自残的形式发泄情绪和压力,用肉体的痛苦来缓解内心的痛苦,甚至有更严重的想法和行为。我们在的咨询室里,看到胳膊、腿上布满划痕的学生并不少见。
有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中,得到规范治疗的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而治疗的第一步是对情绪问题的正视和接受,在这方面,很多孩子的观念比父母更开放、更科学,他们告诉父母,需要去看心理咨询师,但是很多家长没有重视,认为孩子勇敢些、再努力些就可以应对了,耽误了最佳咨询期。
建议“不开心”、“不想上学”的孩子家长们及早发现这些问题,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