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戏剧》刊文:“方言话剧三部曲”看我国当代话剧的经典化创作
顶端剧院
2024-09-03 12:44:44

话剧艺术是众多舞台艺术呈现中最易直现社会现实、彰显时代精神的戏剧形式。尤其是扎根基层的写实派剧作或表现带有某种传统精神核心特质人物的剧作。经典化主要通过作品集具 "思想性" "艺术性" "观赏性" "流传性"得以呈现。如此完善的评价认定标准,促使 "经典化"成为所有从事作品创作从业者所追寻的目标。当今, 随着人文社会环境的发展与转型, 如何创作出具有 "当代化" "经典化" 双重意蕴的话剧作品, 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话剧《老汤》片段

当代是一个强化艺术创作 "从人民中来, 到人民中去" 的时代。 "文艺为人民" 是当代任何艺术形式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落脚点。其 "文艺为人民"之间的如何成为一个创作之问、 经典化之问与时代之问。本文通过对 "河南式实验" , 即方言话剧三部曲《老汤》《老街》《老家》的深度剖析, 总结出当代话剧的经典化创作路径, 作为一个区域性文化发展的研究个案,希望可答复"文艺为人民"的创作之问、 经典化之问与时代之问。

方言话剧《老汤》《老街》《老家》是三部带有 "河南式实验" 标签性质的艺术作品, 分别于2016年、 2018年、2024年被搬上舞台。作品以时间为经度, 以时代精神为维度, 展现立体时空创作脉络。话剧艺术特征包括舞台性、 直观性、 综合性和对话性。方言话剧将这些特征具象化,推动话本叙事及众多舞台呈现向 "在地化" 语境的转型, 并强化地域集体记忆和 身份认同的意识格局重构。在转型重构的过程中, 艺术本体、精神特质与时代认同成为架构起优质 "文艺为人民" 生态圈的三大基石。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本体艺术中的经典化创作路径

话剧是一种集固定话本、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各种形式之间常存"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彼此依赖关系。仅从艺术形式本身的主次排列关系看, 固定话本与音乐是最重要的两大核心。然而,任何一种创作行为均需在完善的全局意识能动作用下才能完成。

(一)“相对观”“主客观”“点面观”的意识站位

意识站位是话剧创作整个生产过程的根基。不同专业的创作者组建成一个话剧作品生产团队, 不同的学术背景积累及不同的喜好追求,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碰撞与摩擦。为了避免出现生产效果与风格不协调、 不统一的局面, 统一创作意识成为其必要的手段。方言话剧三部曲《老汤》《老街》《老家》是创作意识高度统一的代表。


话剧《老街》片段

首先, 树立相对的文化主义认知观念是首要的意识站位。宏大叙事与高调大制作是众多创作者崇拜的创作路数, 其中隐喻着对某种小人物叙事及小制作创作的偏见。另外, 对具体事象与呈现核心价值精神的表达错位, 亦是一种相对观观念的缺失。三部曲将研究视角指向社会底层, 用相对的文化主义观念锁定人物事象, 通过深入与浅显组合的描写方式, 折射出一种可以反映某种情义与担当的时代举动。相对文化主义观念作为联系人物事象与情义担当的桥梁, 避免了人物事象与情义担当出现 "两张皮" 的不匹配局面。

其次,树立主位创作与客位反馈互动的意识格局。此格局蕴含双重含义: 一是指创作者本身应建立问答创作及双重互观意识视野; 二是主位创作与客位反馈之间反复提升论证的互动格局。创作者应建立问答创作的意识, 指的是建立在以问题意识为中心的问答层次关系上的论证, 从而形成同项的创作逻辑脉络。而创作者应建立双重互观视野指的是, 在创作过程中, 定期从创作视野跳出, 进行身份转换, 以旁观者的视野二次审视, 主位与客位双重视野的互观, 避免出现自圆其说、孤例不证的局面。另外, 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广义主位创作团队与不同层级客位反馈的互动格局。此时的主位与客位即为生产过程的两端, 生产者起点与消费者终点,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方言话剧三部曲中, 由人物关系引发的事件环环相扣, 无论是剧情 "剥洋葱般" 层层见心的方法还是"递进式" 层层推动的方法,严密的说本逻辑表达, 清晰的人物关系线条均是体现主位创作与客位反馈之间不断互动、不断论证、 不断完善的结果。

最后, 梳理主位创作的点面观是多方互证的意识保障。在话剧的话本创作过程中, 剧情由多个情节组成, 情节由事件决定, 事件由人物贯穿。这是一种剧目内部关于人物点、 事件线、剧情面的层次关系排列。另外, 剧情的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点状式的具体刻画, 还是置于其文化大背景面后的重新取点定位。

可见, 话剧剧目的生产是一个不断论证、不断完善的过程。多方思维的合一, 为剧目的经典化之路提供基础。方言话剧三部曲在充分的论证后, 选定了统一的创作核心, 即 "写人事" "说人话" "见人情" 及避免 "空心化" "脸谱化" "套路化" 的理念意识。

(二)“写人事”“说人话”“见人情”的话本定位

话本的创作是话剧是否成功的主要参数, 亦是开展一切后续创作工作的基点。"写人事" "说人话" "见人情" 的三点话本定位, 成为当代作品经典化创作的核心理念。从《老汤》《老街》《老家》三部曲的话本内容看, 《老汤》中的主人公罗小船, 因 "烧鸡配方事件" 的处理过程, 展现出诚实守信、 遵守诺言的优秀传统; 《老街》中的主人公七岁红, 以 "马街书 会" 的兴衰沉浮为文化背景, 系之跌宕起伏的一生, 通过对不同重要节点的处理态度,展现出曲艺人面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担当; 《老家》中的主人公范二爷, 因 "住房拆迁事件" 的处理行为, 展现出人性真善美的根亲意识。可见, 三部作品都是小人物、小事件, 却折射出人间正道的大智慧。经典化的创作理念不仅是多重创作思维与惯习的凝聚表现,还是基于比较视野下当代作品经典化创作的创造性转化。

(三)“唱小曲”“哼小调”“传曲魂”的音乐植入

音乐的创作是话剧是否成功的次要参数。音乐通常在人物宣泄情绪的制高点或烘托情感氛围处出现, 具有衬托、 渲染、强化气氛之功效。音乐多以纯旋律的音响声景呈现, 极少数将强化主题的声配乐加入到音乐的声响之中。方言三部曲将音乐的创作视角指向民间, 择选出体现地域风情标志与大众审美需求双重属性的曲艺说唱种类,如河南坠子、 三弦书等。任何 一种曲艺形式都有其完善的发展传承链条。十数种曲艺说唱形式的加盟, 使得配乐较之话剧艺术的比例格 局发生变化。另外, 方言与话剧结合, 曲艺说唱与话剧结合, 相对来看, 形式结合本身就属于一种交叉性 质的创新性发展。

坚持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成为话剧艺术本体创作 "当代化" "经典化" 的具体实操行为。方言话剧三部曲正是当代话剧经典化创作的范例。从本体的经典化创作路径看, 所谓的交叉, 不仅较好地保留了传统文化精神连续性、 延展性的隐形特质,还塑造了 一个显性活泛且又包罗万象的新式话剧系统。

话剧《老家》片段及采访

二、精神特质中的经典化创作适配

任何一种话剧本体的创作与整合, 均会凝聚出一种或几种核心精神特质。精神特质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转化表征。可见, 话剧呈现的精神特质应与优秀传统文化是同频共振的。在方言话剧三部曲中, 精神特质主要围绕优秀传统文化中一诺千金的道德观、 不离不弃的传承观和人间真情的处事观三个层面与当代的价值取向进行融合交化, 于最终呈现中展现经典 化创作的适配。

(一)道德观:一诺千金的自觉体现

道德通常作为一种规范、 约束来衡量与评判人际之间的关系。道德观是对道德范畴一种正向的认知观念凝现。道德的评判要点在不同时期、 主体、场合呈现出不同的侧重。话剧作品作为某种社会思想的传播媒介,承载着反映社会客观现实的责任与使命。

在方言话剧《老汤》中, 主人公罗小船因一句诺言遵守65载, 真是 "一句嘱托, 一生履诺" 。 "卖东西本管着,做人做事心管着,行善作恶有天管着, 天生二木, 日出月落,诚实守信,千金一诺,如有违背, 天降大祸。"这是罗小船的人生道德名言。因"烧鸡" 事件对乡亲们磕头谢罪的行为, 增补出罗小船朴实善良、本分做人的道德素养。整部剧在写实之中折射出一种象征的写照, 即我们正在逐步丢弃我们的精神根基。通过对人物角色物质空间与心理空间的承接以及情感深度与人文厚度的对话, 剧作展现出一种希望纯真道德回归的社会现实。现实与回忆的双线描写交织方法,揭露出社会道德人性的问题, 从而期盼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道德观回归。

(二)传承观:不离不弃的真情守护

传承通常是指一种动态的赓续, 常用于技艺、文化的接续。传承观是指传承范畴上的一种态度意识的凝现。对从事传统技艺的工作者来说, 现代人文社会环境的变迁, 促使诸多行业面临迎接新时代的转型困惑。大范围的转型应当如何应对成为一种传承观态度 意识的考验。

方言话剧《老街》 以700年的朝拜圣地 "马街书会" 为创作背景, 以七岁红的一生为演进转型时轴,将乱世兵匪、抗战硝烟、"文化大革命" 、商潮席卷、 书会萧条等转型节点进行串联, 勾连出七岁红面对转型节点不离不弃的传承观脉络。正是曲艺人对优秀艺术的挚爱, 才肩负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当与坚守才保证了马街书会历经700余年兴盛不衰的传承观。可见,不离不弃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根基与内在力量。

话剧《老家》观众观后感

传承观的建构贯穿于多重线条的比较之中。通过对七岁红红极一时与日益没落的处境对比为主要显性刻画内容, 如 "红时" 兵匪不抢富、 不抢穷, 下山就抢 "七岁红" , 抢上山去唱曲儿, 再以厚礼送下山的语境, 加上演唱 "有为王出京来数俺官大, 思一思想一想俺是朝廷" 的独尊牛气, 转换到后期遭世人遗弃的落魄。冰火两重天的处境转换不仅呈现了七岁红事件与马街书会这一文化符号景观的同步发展线路, 还隐喻了诸多现实表达与意象事理之间的哲辨。现实层面出现的对传统与现代、陈旧与时尚、过时与流行的认知抉择, 引发了物质文明与精神净地之间的较量。

人与艺、技与道、 心与境、命与理之间的正确抉择铸就了民族民间艺术生生不息流动传承的通道, 为 "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儿不能丢" 的信念提供保证, 更是一种全方位传承观的集中体现。

(三)处世观:人间真情的根亲追寻

处事是一种个体面对个体或集体的行为。常用于表达能力或原则。处事观是指在处事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固定态度观念。处事是一种特定关系的体现, 关系的维系可印证处事的观念。

方言话剧《老家》以河南郑州为创作原型, 通过以 "二七塔" "老坟岗"等具有地域标签的建筑为背景, 引出 "老家河南" 的创作理念。通过描写主人公范二爷与自己丢失的孙子之间的爷孙情以及与租客抱团取暖的邻里情, 体现人间的真情所在。城乡发展政策背景下的院落拆迁, 打破了这片土地的祥和。这里是家的味道, 充满着美的记忆、爱的故事, 常回家看看的 亲情处事。所有的真情以一副对联得以展现, 上联为 "何为山何为水何为山水" , 下联为 "这是山这是水这是家园" ,横批为 "真不错" 。

通过以上的精神特质分析, 可以看出, 方言话剧三部曲是彰显中原地域文化的三部曲, 亦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部曲。品着《老汤》走上《老街》回到《老家》 , "接地气" "冒热气" "聚人气" 的创作意识为能讲好河南故事、 黄河故事、 中国故事指明了方向。方言三部曲直面底层百姓生活, 聚焦老百姓的人生百态,传达温暖关怀,揭示人间人性, 用百姓的话, 为百姓代言。《老汤》《老街》《老家》的 三个"老"字,隐含了告别往事及迎接未来的双重意蕴。告别与得到成为当代无法避免的永恒话题。三个作品的内容时间贯穿民国和当代、通过发现善良与奋斗的火花, 阐释人心、人性的光辉, 以中原小人物身上承载的文化使命与担当出发, 折射出中原文化坚韧、 包容、创新的当代精神。

范军在《老家》演出结束后接受采访

三、时代认同中的经典化创作互证

人民性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为人民" 是艺术创作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辩证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述: "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 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 方言话剧三部曲的创作是当代现代化的创作, 是一种人民互证过后的创作。

以往的话剧创作多是 "扶手椅式" 的创作方式, 通过收集文本资料, 建立创作视野, 寻找创作焦点。之后,话剧创作发展为 "走马观花式" 的实地考察创作方式,诠释出的作品多是主观性多于客观性的表达。"扶手椅式" 的不出门创作与 "走马观花式" 的旅游凝视创作, 曾几度成为话剧创作的主流方式。 随着国家现代化新百年战略的推进,使得众多艺术形式需要调整战略格局,迎接当代人民的检阅。如何贯彻落实为人民创作的战略方针成为所有创作者应当思考解决的问题。方言话剧三部曲之所以可成为具有人民性的经典化作品, 是因为在人民性创作策略上做了重大调整。创作者将 "扶手椅式" 的创作方式调整为创作前期的案头基础, 将 "走马观花式" 的旅游凝视方式调整为 "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深入体验方式。"扶手椅式"与“同吃同住同劳动”式的互证,成为当代经典作品创作的核心命脉。

方言三部曲的经典化创作与当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要求同步。三部曲本质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美学的人民特征, 其创作贴合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发 展道路, 也符合文艺人民性的党性原则, 所呈现的精 神价值符合人民美学视野下的当代社会主义文艺价值 引领,符合当代人民美学视野下的现实写照原则。

结语

方言话剧三部曲作为一个讲好中原故事、 传播好中原声音的个案, 为多地域讲好家乡故事、传播好家乡声音建立了范本。通过对三部曲经典化创作的深入分析,梳理出如何创作出当代经典作品的路径与方法。

(原刊于《中国戏剧》2024年第9期)

来源: 《中国戏剧》2024年第9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