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循环利用!河南泌阳秸秆“变废为宝”!
泌阳县委宣传部
2025-05-26 21:43:56

5月21日,在泌阳县官庄镇的麦田里,金黄的麦秸不再是“丰收的烦恼”,而成了村民增收的“香饽饽”。通过推广秸秆打捆离田和多元化利用,官庄镇不仅破解了焚烧污染难题,更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黄金资源”,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在官庄镇红河村的田间,到处可见一台台农业机器来回穿梭忙而有序,打捆机轰鸣作业,将散落的麦秸压实成整齐的方形草捆。一村民感叹:“20多亩地的秸秆全部打捆离田,种花生再也不用担心秸秆腐烂影响花生出芽率了。”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秸秆还田引发的病虫害和土壤问题,还通过“收—捆—运”一体化流程,让秸秆成为可流通的商品。村民通过回收秸秆,转售给养殖场或发电厂,每亩增收近百元。

官庄镇以“政府推动、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的模式,构建秸秆收储运体系。村集体统一组织机械和销售渠道,回收率在90%以上;合作社与养殖场签订收购合同,确保秸秆“有去处、有价值”。政策支持叠加市场运作,让农民从“被动禁烧”转向“主动回收”,实现环境治理与增收双赢。

官庄镇让秸秆变废为宝只是泌阳县赋能绿色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泌阳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创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产业带动”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新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泌阳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设立专项资金,构建起“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体系。目前,全县建成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15个,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企业23家,年处理秸秆能力在30万吨以上。

泌阳县创新构建“秸秆—饲料—养殖—粪肥—农田”的循环产业链。通过秸秆饲料化养殖夏南牛,将牛粪加工成有机肥并将其还田,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改善了土壤质量,实现了“一秸多用、循环增值”的目标。

如今,泌阳县在深耕农业、农作物秸秆存贮、牛羊畜牧养殖、有机肥还田、牛肉精深加工等产业融合发展中,形成了“种—养—肥—产”现代化循环发展模式,做大做强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

“下一步,泌阳县将持续深化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建成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泌阳模式’,为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泌阳县负责人说。

来源:今日驻马店客户端

统筹:张成亮 | 责 编 :杨华东

投稿邮箱:shuobiyang@163.com

扫码关注我们

长按识别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点点赞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