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节崩盘背后:教练组的"老将依赖症"
比赛最后五分钟堪称绞肉机,北京首钢却在领先优势下突然"断电"。主教练许利民关键时刻的用人策略引发热议——他坚持派上翟晓川、方硕等老将试图稳住局面,却忽略了这些球员在高压下缺乏终结比赛的能力。翟晓川连续错失空位三分,方硕在防守端频繁送犯规,而张才仁更是两罚全失,三人合计末节仅贡献4分。反观广厦孙铭徽抓住机会连得7分,直接扭转战局。

"换人时机太致命了!"解说员高呼的场景出现在终场前3分钟。当防守核心丘天被换下后,北京内线瞬间失守,广厦趁机打出一波11-2的高潮。此前丘天与周琦的双塔组合曾让对手2分钟内连续失误,但教练组突然启用奥莫特替换杰曼,直接打乱进攻节奏,让状态火热的外援被迫"哑火"。

陈盈骏:从救世主到致命软肋
北京队另一大隐患在第三节就已显现——控卫陈盈骏完全迷失。这位常规赛MVP级别的球员,整场14投仅3中,身高劣势在广厦针对性防守下暴露无遗。"他像被按在地上的风筝",解说如此形容陈盈骏被孙铭徽压制的场景。当广厦祭出包夹战术时,他既无法突破分球,又在关键回合出现致命失误,让北京只能依赖杰曼单打独斗。

"陈盈骏的短板在季后赛成了定时炸弹。"评论员指出,这位身高1米83的后卫在高强度防守下完全失去节奏,与常规赛判若两人。对比之下,广厦赵岩昊全场贡献28分,尤其是第四节连续突破撕裂防线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冠军教科书:广厦的韧性与北京的学费
尽管全场失误高达18次,但广厦展现了更强的抗压能力。王博教练在暂停时的"死亡战术板"引发热议——他要求队员放弃复杂配合,改用"接球就投"策略,最终孙铭徽和朱俊龙合计命中5记关键三分。而北京队最后3分钟仅得2分,暴露出年轻球员在高压下的心理脆弱。
"我们输在了最后一口气。"北京队长翟晓川赛后红着眼眶说。这场失利不仅终结了球队三连冠梦想,更暴露出许利民"重经验轻突破"的执教风格在关键战役中的局限性。而广厦用"放下包袱放手一搏"的策略,终于在第六次总决赛之旅中笑到最后。
当终场哨响,胡金秋高举奖杯时,镜头扫过北京替补席上垂头丧气的方硕和丘天。属于这个赛季的传奇落幕,但关于战术革新与球员成长的讨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