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经方传承千载,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需要一代代不断传承的精髓。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开封中医药文化资源丰富,民间特色中医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宋代名医名方和中药饮片多样,近年来,古都开封利用厚重的大宋中医药文化积淀,将中医药元素融入到城市场景、市民生活场景,每周一次的非遗市集上,传统中医药义务诊疗服务深受欢迎。《传统中医药》将以图文、视频等全媒体方式,展现开封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亮点,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
包浆的捣药罐、炸纹的擂碗、老式的药碾、线装的手抄中医方剂......杞县杜氏中医妇科疗法第六代传承人杜红光很多常用的物件,都是他家的“传家宝”。其中一个颇有年代感的黄铜捣药罐上刻着: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三者皆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杜红光说:“小时候,爷爷就是这样教我的。”
大医精诚
杜红光家世代行医,尤以中医妇科见长。爷爷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乡卫生院工作,在老家杞县傅集镇肖屯村一带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杜红光生于1980年,从小在中医世家耳濡目染,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18岁上卫校,又经爷爷手把手的亲传,很快掌握了中医诊疗的精髓,目前已行医25年。
杜红光说,中医妇科讲究的是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他从小看到爷爷给人家看病,把把脉、开点药,就把病治好了,感觉中医很神奇、中医这个职业很神圣。行医以来,杜红光谨记医德祖训,将“大医精诚”的理念当成座右铭。每当多年不孕不育的患者向他报喜,或者解除病痛送来锦旗,他就感觉无比欣慰,传承中华中医药文化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闲暇之余,杜红光喜欢看《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中医药古籍,以及诸如《丹溪心法》《妇人病证治》《傅青主女科》等中医妇科方面的医书。但是他最爱看的,还是家传的手抄方剂。棉柔的宣纸、工整的小楷,这册线装方剂已经说不清是祖上何时誊抄或者根据行医经验总结的,总之如今看来依然非常实用。遇到棘手的疑难杂症,杜红光会在这本手抄的古方经验中寻找解决方法。
从小背药歌、抄方剂,加之在专业院校的系统学习和很好的悟性,杜红光通过调理人体脏腑、气血、肝肾、心脾,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因人因病施治,采取一人一方对症调理,赢得很好的口碑。杜红光2010年取得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在传承中医精髓的同时,他还创新诊疗方式方法,受到患者广泛好评。
2020年,杜氏中医妇科疗法被列入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该疗法第六代传承人,杜红光深感责任重大。他在扎根基层、服务民众的同时,积极参加义诊活动。在每周六的开封非遗市集上,都能看到他义务诊疗的身影。这位看妇科的男大夫说,他要把杜氏中医妇科疗法发扬光大,把中华传统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值班编委丨戴晓翔
审核丨杜趁义
编辑丨赵月琴 谭梦宇(实习)
投稿邮箱丨whkf037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