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华文脉栏目对话登封窑李景州
传承文化
2024-09-13 10:13:13

  登封窑的历史源远流长,始烧于隋、唐,衰落于金、元,北宋达到全盛。长达 1500 多年的薪火相传,为中国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李景州深知登封窑的历史价值,他详细介绍着登封窑在陶瓷装饰技法上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珍珠地划花、白釉剔刻、细线划花等装饰技法,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出北宋时期陶瓷装饰的集大成之美。登封窑在中原地区陶瓷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钧瓷、汝瓷等窑口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恢复登封窑技艺的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李景州从事嵩山古陶瓷研究工作已有 30 余年,他深入调查、研究登封窑,只为找回那失落千年的历史名瓷白釉珍珠地划花。在解决珍珠地嵌色工艺难题时,他遭遇了一次次的失败,但他从未放弃。通过不断地尝试与创新,他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恢复了这一传统技艺。此外,他还积极发掘、整理登封窑的历史资料,走访陶瓷老工匠、老艺人,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登封窑的恢复和传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今天,我们有幸在“中华文脉”栏目中与登封窑的守护者——李景州先生展开一场深度对话,探寻登封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主持人:李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与您对话。首先,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登封窑的历史渊源吧。

 

李景州:登封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在北宋达到全盛。它有着 15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始终在民间薪火相传,从未间断。登封窑以其独特的装饰技法和精湛的工艺,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主持人:登封窑的装饰技法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李景州:登封窑的装饰技法非常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珍珠地划花、白釉剔刻、细线划花等。这些装饰技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比如珍珠地划花,它以细腻的线条和精美的图案,展现了北宋时期的审美追求和工艺水平。

 

主持人:您是如何致力于恢复登封窑技艺的呢?

 

李景州:我从事嵩山古陶瓷研究工作已经 30 多年了。为了恢复失传达千年之久的登封窑历史名瓷白釉珍珠地划花,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在解决珍珠地嵌色工艺难题时,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但是,我们没有放弃,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创新,最终成功地恢复了这一传统技艺。

 

说起我的个人成长经历,我自幼便对陶瓷有着浓厚的兴趣。生长在这片有着深厚陶瓷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我时常能听到老人们讲述登封窑曾经的辉煌。从那时起,我心中就埋下了一颗传承登封窑技艺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陶瓷的热爱愈发强烈。在求学过程中,我也始终围绕着陶瓷艺术进行钻研,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主持人:在传承和发展登封窑技艺方面,您有哪些创新举措呢?

 

李景州:我们在传统“白地黑花”瓷的基础上,创新出了登封窑新品种——“水墨瓷”。这种装饰技法将传统国画的表现手法运用到陶瓷上,使画面更含蓄、更有意境。同时,我们还利用登封的麦饭石资源,开发出了麦饭石茶品系列,为登封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主持人:您创建登封窑陶瓷博物馆的初衷是什么呢?

 

李景州:创建博物馆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登封窑文化。博物馆里收藏了从裴李岗时期的陶器标本一直到唐宋时期的瓷器标本,完整地反映了中原地区由陶到瓷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展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登封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主持人:对于非遗传承,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李景州:非遗传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作为传承人,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将这些宝贵的技艺传承下去。同时,政府、社会和公众也应该共同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来。政府可以加强政策支持,社会可以提高公众的认知和参与度,公众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购买非遗产品等方式,支持非遗传承。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老师与我们分享登封窑的故事。相信在您的努力下,登封窑一定会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李景州:谢谢!我会继续努力,为登封窑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登封窑的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