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杜克斌文集《凡人善举》的序言
云子
2024-08-31 00:14:50

做好人 写好文
作者:吉项鱼
      杜克斌老师是一位大好人,也是一位大文人。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今年82岁的杜克斌老师,身材高大,四方脸,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从1958年到1975年,他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河南日报》《洛专日报》《灵宝报》等报刊发表新闻通讯、消息、报告文学、散文特写600余篇。 
      一盒烟,一句话,一趟路,一顿饭,一个笑话,一个善举,一颗善心,改变了多少人的人生轨迹。路见不平,见义勇为,自己搭上时间和金钱,在医院里的陪护被车撞倒的路人……
     看完杜克斌老师的纪实文章《凡人善举》,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办事难,难于上青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普遍生活困难。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跳出农门,就是很多农村孩子的期盼和梦想。考上学的,很少很少,考不上的,就在家务农。
      杜克斌老师是一个热心人,又是一个善心人。为外地来灵宝工作的干部,为他们的孩子老婆转户口,办理农转非手续,又是招工,找工作,又是说媳妇,择对象,结婚,生孩子,一管就是一辈子。很多人与他结成了亲戚,经常往来,不是亲戚,比亲戚还亲。
       一盒烟,让一个路遇的文学爱好者,从学校转行到文化馆,专心创作,最终走出灵宝,到省城郑州的海燕出版社副编审,原《金色少年》杂志主编,成为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优秀儿童诗人,他就是刘育贤老师。
      杜克斌老师常常见缝插针,利用自己的威望、自己的人格魅力,为穷苦百姓办事,改变着一个个山里孩子的命运。
      他做好事儿从不计较回报,他说:"很多事,办过,就忘记了,自己心里觉得美美的。"
       很多时候,不求回报,往往回报的更多更多。
      老师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和如泉涌的创作灵感,他的文章越写越好,越写越精美,常常见诸报端。
      杜克斌老师有超常的记忆力,听他讲故事,是一种美的享受,他一五一十地讲述,有条有理,有细节,有情节,有感悟,有启迪。  
       看完杜克斌老师的《民间传说》一章,很感动。每一篇都是很吸引人,《黄天墓与韩信》写得最精彩,通过传说故事的生动叙述,韩信这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就像在眼前一样。虽然聪明机智,但是心狠手辣,品德低下,竟然将母亲活埋,所以遭到报应,短其阳寿40年,一个坏事儿短8年,罪有应得。韩信32岁就被处死。虽然是民间传说故事,但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记得2016年,灵宝市文化促进会组织我们采访《龙乡风情》时,杜老师担任顾问,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我们几个人听他讲故事,他还拿出《灵宝县志》,让我们参考,讲到薛书常,清代灵宝的翰林爷,读一读薛书常的《灵宝县脉论》,立马就让人产生敬佩之情。
       记得柏拉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读完杜克斌老师的《民间艺苑》的文稿,我的思绪不能平静,我陶醉在民间文化的美好之中,《面花》《白羊村的由来》《送灯》《春季备耕交易会》《义学之范,雾雨精舍》《灵宝道情皮影戏考》《灵宝皮影》等篇章,都会让人惊叹,让人眼前一亮。
       他用手中的笔,用一颗很强的责任心,书写自己记忆中的民间古老习俗,杜老师觉得责无旁贷,他担心随着时间的流失,一代代人就会遗忘。  
       2018年,杜克斌老师也参加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他写的《灵宝苹果发展之路的几段篇章》,翔实的记录了灵宝苹果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的支柱产业,因为他亲自参与其中,所以文章读来别有一番情趣,彰显了他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博大情怀。 
      杜克斌老师拿来了他厚厚的书稿,我阅读了一遍又一遍,首先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又被他的传奇故事所吸引。
      杜老师坚持天天阅读报纸书刊,他追赶文学潮流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  
               
发表于 海瓜子网刊2020.9.21 
作者简介:
吉项鱼,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集《家住黄河边》《春雷响万物长》。《灵宝作家》公众号执行总编。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