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在山博 听馆藏甲骨的新故事丨了不起的甲骨文
河南日报
2024-11-13 07:22:33

山东博物馆馆长刘延常。受访者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记者 张体义

11月8日,记者进入山东博物馆三楼15号展厅,“此刻华夏”四个甲骨文大字非常醒目。

“为纪念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5周年,山东博物馆推出了‘此刻华夏——殷商甲骨文展’。”山东博物馆馆长刘延常告诉记者。

该展览分“自然之象”“丰年兆吉”“殷人信仰”“征伐四方”“衣食住行”“于田于猎”六个主题,向观众展示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文明,讲述甲骨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山东博物馆馆藏甲骨的流传经历。

馆藏甲骨超万片

山东博物馆有十大镇馆之宝,除了亚丑钺、鲁国大玉璧、颂簋等,还有甲骨文。

刘延常说:“山东博物馆馆藏甲骨10588片,主要来源于‘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加拿大人明义士、美国人柏根氏、山东青州人孙文澜等著名收藏家和收藏机构。”

山东博物馆是我国收藏甲骨最多的博物馆之一,馆藏甲骨年代跨越商代晚期二百多年,卜辞分期涵盖一至五期,文字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征伐、田猎、祭祀、疾病等,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珍贵史料。其中“祷禾”卜骨是该馆所藏甲骨中字数最多的一件,有126个字清晰可见,卜辞记录了商人向神灵祭祀,祈求神灵带来降雨和好的收成。2016年3月,山东博物馆馆藏甲骨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17年,我国申报的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山东博物馆为我国此次申报的11家甲骨收藏单位之一。

山东博物馆馆藏甲骨数量之大、藏品之精、研究价值之高,在国内乃至国际甲骨收藏单位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了研究这批珍贵的甲骨资料,山东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共同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东博物馆珍藏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

刘延常介绍,该项目的目标是全面彻底保护性整理研究山东博物馆馆藏全部甲骨,最终成果是编著一部融学术研究与资料著录为一体的《山东博物馆所藏殷墟甲骨》。项目首席专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项目进行期间,在山东博物馆召开了三次全国甲骨文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讨论和探索了在项目整理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尤其是甲骨字形、甲骨缀合、甲骨卜兆规律等甲骨学术前沿问题。项目在甲骨文编目整理、墨拓、拍摄、摹本制作、分期断代、释文等方面新成果不断涌现,课题结项成果将于近期出版。

让甲骨文“活”起来

1899年,山东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刘延常说,今年是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5周年,又恰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建所70周年和山东博物馆建馆70周年。今年7月26日—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山东博物馆合作主办了“纪念甲骨文发现1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60多家单位的120余位代表,围绕甲骨文字释读、甲骨学专题研究、甲骨文与殷商史、甲骨学史、甲骨资料保护与活化利用等多个方面展开学术讨论。

为推动甲骨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今年7月山东博物馆策划推出了“此刻华夏——殷商甲骨文展”,展览精选150余件甲骨、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系统展示商代人在造字和用字方面的智慧,探寻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文明,致敬125年来甲骨文学者们的卓越成就。

山东博物馆积极拓展甲骨文多种传播渠道和教育活动。以山东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为主导,向观众推送甲骨相关知识及科普文章。推出“知书——揭秘甲骨”研学教育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甲骨文探索的兴趣。

刘延常介绍,山东博物馆还计划推出一系列面向公众的甲骨文普及活动。与旅游部门合作,开发以甲骨文为主题的旅游路线。继续与学校合作,推广甲骨文教育课程,开发更多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材料和互动体验项目。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甲骨文的深入研究和保护工作。

定守护文明根脉 用心讲好文字故事

——第九届文字发展论坛侧记

与会嘉宾鉴赏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文物。高珊珊 摄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系。从远古时期的刻符到甲骨文、金文,从小篆、隶书再到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演变彰显了中华文明连绵不绝的传承。11月9日至11日,第九届文字发展论坛在甲骨文的发源地——河南安阳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以“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数字技术在文字研究中的应用”为主题,彰显了既注重文字、文明的探源,又具有现代意识的学术精神。大会共有50余位专家参会,其中,30余位专家发表了学术报告,涉及甲骨学、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人工智能以及中外文化比较等多个领域,可谓群英荟萃。

论坛成果丰硕,专家学者揭开千年古文字之谜。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钊所作的报告,辨析了《说文解字》中“”字与从“”之字的源流,这是对具体文字进行的深入考辨;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伟武作的题为“读清华简《参不韦》零札”的报告,针对清华简第十二辑《参不韦》中的几个重要词汇提出了新的解读意见,为古文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徐在国在“谈新发现的战国陶文”报告中,介绍了近年来新发现的战国陶文的价值和意义,为汉字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

也有专家对考古器物与古文字构形进行了相互参证。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袁广阔作了题为“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国早期文字书写时代”的发言,介绍了当前关于夏商文字的若干发现,并总结了三点认识:一是商代前期文字进入成熟时代;二是文献记载夏代已有文字,二里头文化发现的象形类、会意类陶器刻划符号已具有文字功能;三是夏代、商代前期文字没有被大量发现的原因推测与文字的载体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计划”资深学科带头人、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作的“说珥琅——殷商玉器名实考之三”报告,指出殷墟时代有用彩色丝绳系挂耳上为饰,或用丝绳系连宝玉石器悬挂于耳为饰的习俗。而彩色丝绳即甲骨文所谓“䋙”,宝玉石耳饰即甲骨文所谓“良”、金文所说“琅”,这些都为汉字探源和器物考证带来了新思路。

还有关于中外文明互鉴交流的探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阿列霞作了题为“大事纪年与王名表谱:能否比较中国晚商时期与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的文字材料”的报告,她指出,古埃及古文字材料中有以“某位王在位的时间”为计时或纪时的主要单位的“王年”,和以一年中所发生的某种大事用作此年的专称即所谓“大事纪年”,而商代晚期甲骨刻辞和青铜器铭文中也保留这两种记录方式。把中国早期文字放在古代世界另一种文明的背景中比较,可能得到对中国文字产生发展过程更深入的理解。

论坛新人辈出,冷门的古文字学焕发新活力。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博士李林在其论文中说,殷墟卜辞中单独出现的方国“方”过去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方国,而支撑其论证的依据是董作宾主编的《殷虚文字乙编》中“方方”可以连读。李林依据台湾史语所数位典藏系统公布的清晰彩照,对该版卜辞重新进行了释读,纠正了以往“方方”连读的错误。他通过列举方为“某方”之省的确证,结合“方”与敌对方国的关系,从而考证“方”在殷墟卜辞中不是方国专名,而有可能是某一个具体方国之省,也有可能是具有方位指示的敌方泛称之省,更不排除是几个具体方国之省的可能;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杨熠在《甲骨缀合所见新字形信息及其考释》论文中,介绍了7则新缀合的材料,主要讨论缀合所得的新字、新形,纠正过去误认的字形;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许世和梳理古文字学“省代符”学术史,并对战国秦汉文字中的“省代符”进行了新考。

历经九届积累与沉淀,“文字发展论坛”已成为中国文字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该平台不仅深化了汉字与中华文明的研究,也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如今,古文字学文化已逐渐成为大众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表示,他们将继续致力于荟萃和展现古文字的魅力,坚定守护文明根脉,用心讲好文字故事,将“文字发展论坛”打造成为国内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高端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促进文字文化的纵向发展及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物小档案

嵌绿松石象牙杯丨了不起的甲骨文

嵌绿松石象牙杯为商晚期牙雕,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现收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杯高30.5厘米,口径11.2厘米,口壁厚0.1厘米。牙质作米黄色。上部敞口唇薄,中部微有收敛,腹腔下部安有圆形底,底部比口部稍小,杯身嵌有绿松石。象牙杯通体饰满饕餮纹及兽面纹,图案富丽,工艺精湛,展现了商代象牙雕刻工艺的高超技巧。

漫画甲骨

藏在酒杯里的仪式感丨了不起的甲骨文

讲解员:贞人宾

商人重酒,据甲骨文祭祀卜辞记载,商王武丁一次就曾用一百卣(yǒu)的鬯(chàng)酒进行祭祀。在商代,贵族阶层好酒,故而各式各样的精美酒器也成为随葬品中的重头戏。据悉,在妇好墓挖掘出土的210件礼器中,酒器的数量最多,约占74%,种类也是最多,有方彝、尊、壶、觚、爵等15种,可见商人对酒的喜爱与重视。

漫画:王伟宾

文案:刘琦 马愿 杨之甜

校审:刘浩(中国文字博物馆)

编辑: 龚浩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