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一个专栏先后10次获中国新闻奖
传媒行业内参
2024-11-22 13:52:00

在最近揭晓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开办于2006年的新华日报 “新华时论”获新闻专栏一等奖。此前,这个专栏所刊发的作品有9篇获得中国新闻奖、20多篇获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一等奖,不少作品得到省领导肯定性批示。

新华日报一直坚持“思想立报、观点兴媒”,评论一直是新华日报的品牌与优势。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至2020年的40年,新华日报社共有31篇评论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1980-1990年为“全国好新闻作品奖”)

含量+分量+质量,评论专栏常办常新

——新华日报“新华时论”的探索与实践
刘庆传  陈立民  韩宗峰

摘要

新华日报 “新华时论”专栏开设18年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提升评论“含新量” “显示度” “时代感” “建设性”,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有力引领社会价值,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栏目,获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

评论被誉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作为一家具有86年光荣历史的党报,新华日报素有重视评论的优良传统。2006年,开设评论专栏“新华时论”,延续至今,其间每年刊发评论少则百来篇,多则200余篇。开栏18年来,“新华时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时代脉搏、紧跟社会热点、紧随百姓关切,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呼声,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有力引领社会价值,得到广泛关注和肯定。专栏所刊发的作品有9篇获得中国新闻奖、20多篇获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一等奖,不少作品得到省领导肯定性批示,成为读者心目中常办常新的评论专栏,荣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这是对“新华时论”十年磨一剑办好专栏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新华日报继续以评论为抓手,提升传播效果的鞭策与激励。回望来路,“新华时论”有着媒体评论专栏的共性,也办出了个性与特色。
下足“绣花功夫” , 提升评论“含新量” 
一篇出色的评论,不仅要有好的观点、好的见解,更要有好的材料、好的表达。写公文材料可以“为求一字稳,落得半宵寒”;写评论则往往是“为求一字新,落得半宵寒”。“新华时论”以新闻评论立栏,坚持自身定位、强化评论特色,所刊发的评论无不追求在见解、角度、材料、表达上有新突破。
新的观点。即看法和见解新颖,不人云亦云,不老调重弹,不拾人牙慧,能够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评论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高人一眼、深人一层的独特观点。好的评论往往见解深刻、观点新颖,发人深省、催人深思。做到这一点,要求评论员有较高的理论水准、政策水平、思维素养,既精于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又善于“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新华时论”刊发的评论,坚持以观点出新而出彩。比如,前些年有的高校试行“校长推荐”,给予部分学校推荐学生上大学的权力,有的校长提出这是权力也是责任,感觉有些“烫手”。对此,“新华时论”发表评论《权力 “烫手”  才正常》,指出“烫手”是权力的正常“体温”,领导干部只有深刻认识到权力是“烫手”的,才能审慎用权。该评论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新的角度。即观察和看待问题的角度要与众不同,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有时候,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了,可能大家观点都比较类似,比如,在态度上倾向于肯定或者赞美,但是看问题的视角可以各不相同,或见微知著,或以小见大,要有新的发现,这也是一种新意。“新华时论”刊发的评论,未必篇篇都是新话题、篇篇都有新观点,但力求有新角度、新思考。比如,形式主义是个老话题,如果不找新的角度,往往很难谈出“观点增量”。栏目刊发的《警惕 “精致的形式主义”》,通过“精致的形式主义”这个新视角,对形式主义进行细分,批评表面看起来很 “精致”甚至一眼看去似乎不是形式主义的形式主义,读后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还有《“暂不出新政策”也是好政策》《民生实事不能沉迷“数字突破”》等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评论,尽管谈的是老话题,但从新的角度谈出了新的思考,让人耳目一新。
新的材料。即评论的论据要新、采用的素材要新。论证材料是评论的重要部分,如果观点虽新可论证的素材却依然是人人皆知的“老材料”,评论质量就会打折扣。要获得新材料,就要多下基层调研、多从实践一线找鲜活素材、多用具有新闻性的数据和案例,不炒别人的冷饭、不嚼别人的残馍,以材料之新彰显评论之新。比如,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这是一个老话题,不大容易出新,“新华时论”刊发的评论《“编组微调”的大与小》却给人以新意盎然之感,一个重要原因是运用了不少新材料,特别是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首次将过去分别编组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混编为“教科企组”,这种编组的“小变化”体现着将教育、 科技、 人才事业一体推进的“大思路”,彰显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鲜明导向……有了这些新材料,评论的力度大大增加。《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富豪相亲”浊化社会空气》等中国新闻奖获奖评论,也因为有了新材料,令人读起来意味悠长。
新的表达。即评论的语言和表达要有新意,能够以新的语言、新的面貌示人,避免陈词滥调,这就要求评论员既要有好的脚力、眼力、脑力,还要有好的笔力。“新华时论”刊发的评论,语言风格追求“短”“实”“新”“活”,力求生动、简洁、深刻,拒绝“党八股”、官话套话,多讲新话、有思想内涵的话、能够打动人心的话。《多研究“人均”背后的问题》《急不得,也慢不得》《不能“眼高手低”,也不能“手高眼低”》等评论,语言生动鲜活,在表达上均有新突破。当然,不是说每篇评论都能做到“四个新”,有那么一个或几个“新”,评论就有了看头。
赓续红色基因,提升评论“显示度”
作为一个办了18年的评论专栏,“新华时论”传承着新华日报重视评论的传统,赓续着把评论作为报纸旗帜的基因,十几年如一日,成为报纸版面上的“精华”之一。 
新华日报始终坚持“思想兴媒”“观点立报”,重视评论、重抓评论、重奖评论、重培队伍是新华日报的好传统。革命战争年代,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党报,新华日报在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等均为新华日报撰写了大量社论和评论,传播党的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华日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以评论为重要抓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鼓与呼,为改革开放大业歌与咏,成为推动江苏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自1980年设立“全国好新闻作品奖”(中国新闻奖的前身)以来,新华日报刊发的评论共获奖31次。

“新华时论”坚持聚焦热点、焦点、重点话题,发新论、 出正声、 建良策,引导社会舆论、引领社会价值。

作为新华日报多年来持续投入 “重兵” 重点打造的专栏,“新华时论”观照时代“脉动”、关心社会“晴雨”、关切百姓“冷暖”,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载体、观察社会风向标的重要窗口。
弘扬重视评论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党委高度重视评论工作,把评论作为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抓手,先后推出“辛苏”“苏言”“新华时论”“漫说快评”等评论专栏,不少专栏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影响。
弘扬重抓评论的传统。集团领导、报社编委会亲自抓评论,经常为评论出选题、拎观点、指方向;动员全员写评论,把评论写作能力作为衡量编辑记者水平能力的重要方面,鼓励编辑记者养成自觉写评论的好习惯。“新华时论” 专栏发表的评论就有不少出自集团编辑记者之手。
弘扬重奖评论的传统。集团出台考核措施,在日常考评考核中持续向评论倾斜,制定奖励办法,对在江苏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奖的评论作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弘扬重培队伍的传统。集团重视评论员队伍的选拔、培训与使用,严把评论员入选关,加强评论员队伍的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坚持专职评论员和社会评论员培养相结合,扩大评论稿件来源途径。
正因为采取了这一系列有效举措,“新华时论”才得以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成长成熟。
紧扣社会脉搏,提升评论时代感
与其他媒体的新闻时评一样,“新华时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这里的“时”,既指“时效”“及时”,也指“入时”“适时”。换言之,“新华时论”专栏刊发的评论,发声“及时”、观点“入时”、针砭“时弊”,不仅有时效性、时新性,还有着鲜明的时代性。
发声“及时”。即在时效上对新闻热点和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介入。时效、时新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评论的生命。无论是从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角度出发,还是出于引导舆论的需要,评论都有一个重要的“窗口期”,如果错过了,受众的兴奋点已经转移,既满足不了受众需求,也错失引导舆论的良机。“新华时论”专栏发表的评论,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着很强的时效性。比如,2012年12月2日,一场名为“富豪相亲会”的征婚海选活动在南京举行。第二天,“新华时论”专栏便发表评论《“富豪相亲” 浊化社会空气》,指出“‘富豪相亲会’放大阶层隔阂,损伤社会和谐”“宣扬扭曲的成功观,误导公众的价值观”“放大物质主义的爱情婚姻观,影响着未来一代对于爱情与生活的选择”。评论发表后,得到有关部门的阅评表扬,获得中国新闻奖。
观点“入时”。即站在时代的前沿观察问题,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新声,使评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前沿性。“新华时论”聚焦的话题多是新近发生的某件事、新近形成的某种现象、新近出现的某些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但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独立个案,而是发生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其时代性同样显著。好的评论不仅要把评论的时效性凸显出来,而且要以比较时尚、时髦、前沿的表达手段,把新闻背后的时代价值、社会意义挖掘并表达出来,让评论厚重且鲜活。比如,2021年10月,针对有些人认为改革已经“触顶”、称“一些改革已经到了 ‘天花板’”,“新华时论”发表评论《拨开“改革触顶” 的思想迷雾》,指出尽管在有的领域一些具体的改革已完成,但在更多的其他领域,改革还任重道远,远未到“鸣金收兵”之时。可以说,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甚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篇文章依旧不会过时。《重视改革“慢”变量》《抢发展不能“思路回潮”》《莫让公共政策“孤掌难鸣”》《拆除 “本位政策” 围栏》等评论,都给人以常读常新之感,究其原因就在于既有时效性,更有时代性。
针砭“时弊”。即关心关注时代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价值的观点,往往建立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切中肯綮的分析和丰满扎实的论证,谁就能站稳舆论阵地。“新华时论” 专栏发表的评论,或关注工作重点难点,或聚焦社会焦点热点,普遍带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比如,针对政策过程出台中的问题发表评论《不能让集体决策沦为集体违规》《决策别忘留把“空椅子”》《出台政策不能如此 “拿来主义”》;针对民生治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评论《民生实事莫沉迷于“数字突破”》《改善民生,不能演变为“政绩口红”》;针对问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表评论《莫让问责泛化伤了“勤洗碗者”》《杜绝“下不为例”式问责》。这些评论,都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以文论道资政,提升评论建设性
《说文解字》说:“论,议也。”《三国志·魏志·常林传》说:“时论以林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笃。”在中央及省市党报中,以“时论”为后缀的评论专栏不多。与时评的一事一议相比,“新华时论”更加重视“论”,更加重视道理的阐释和意义的深化。在选题上,“新华时论”刊发的评论,既有对大事要事的“政论”,又有对新闻事件的“时论”和对发展问题的“策论”。“三论”并重,特别是以文建言资政,为决策参考提供有胆有识的策论,是“新华时论”专栏的重要特色。
蕴 “策” 于评、以文辅政、以智参谋,是“新华时论”的一个重要特点。专栏刊发的评论,在选题上更加关心党委、政府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站位上更加强调站在党委、政府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在立论上更加注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方法上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引用专家观点。与一般时评相比,党报的评论具有更强的“策论”色彩,以文建言资政的倾向更加明显,智库作用更加突出。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胆有识”。所谓“有胆”,就是敢于担当,自觉为党委、政府分忧,聚焦党委、政府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有识”,就是发现问题必须精准精确,能够 “想党委、政府之所想,思人民群众之所思”,分析问题必须全面深刻,能够把准脉搏、找准病灶,解决问题必须思路清晰、对策得当,具有很强的建设性。
“新华时论”刊发的策论有几个显著特点:
超越“大水漫灌”,力求“精准滴灌”。即注重强化评论选题的“中心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省委领导关注的问题,评论事关改革发展大局的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既 “策” 得其所 “策” 到要害,触摸社会的脉搏、拨开纷纭的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跳脱思维的惯性,又 “策” 得独到深刻,以精确的概括、精准的提炼、精深的引导给人以信息的增量、知识的增量、思想的增量。
超越“纸媒思维”,力求“智媒思维”。即当好“智囊团”,重视选题策划、议程设置,以 “库” 聚 “智”、以 “报” 传 “智”,善于对新问题进行新探索、对老问题进行再研究、对热问题进行冷剖析、对冷问题进行热思考,让“文章”变成“文件”,让“谋划”影响“规划”,让 “对策” 融入 “决策”;要当好 “排头兵”,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找准“题眼”,进行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重大实践经验总结,为决策贡献原创性思想、创造性方案。
超越“坐而论道”,力求“起而采访”。鲜活的思想、深刻的见解、新颖的观点,从来不是书斋里的“盆景”,而是蕴藏在实践和群众之中。要重视调查研究,虚心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让评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要坚持群策群力,加强与专家学者的沟通和交流,善于做好 “评论员+专家” 文章,变 “孤军深入”为“群体作战”,使“策论”更有生命力,让“智媒”更有价值;要善借“外脑”、用 “外力”,引“大咖”、靠“大家”,打造更多有思想含量、理论分量、话语质量的评论。

(作者分别系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主任、主任助理、评论员,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11月(上),责任编辑:陈利云,新媒体编辑:喻瑾)
相关阅读:

5获中国新闻奖,这次她又获奖了

厦门晚报579字消息获中国新闻奖

苏州日报一年两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奖作品好在哪?

主题宣传片又获中国新闻奖,第一人称视角镜头让人身临其境
379字新媒体评论,获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一等奖
1300多字的通讯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北京日报此稿好在哪?
“山东莱荣高铁被举报”,这是调查记者王文志第8次获中国新闻
4名前媒体人被撤销长江韬奋奖获奖资格
8获中国新闻奖的调查记者王文志:记者是个好职业,我从没动摇过
一年9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省级党报中最多,新华日报社怎么做到的?
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观察:归根结底比的是竞争力
从临时工到合同工,从小编到主创,记者职业最让我着迷
河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仁海:用改变守住不变,做对了三件事
江西省委书记尹弘:记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他们为中国记协新任常务理事,中国记协团体会员增至224家
26次获中国新闻奖,他这次又获一等奖、长江韬奋奖
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与公示相比减少了5件
这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发现,这些字词混淆混用!
地市县媒体获中国新闻奖有多难?占比不到10%!
这75件作品为何能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看看评委给出的理由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4件特别奖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6件一等奖消息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6件一等奖评论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5件一等奖通讯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6件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6件国际传播一等奖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10个专栏一等奖
中国新闻奖4件特别奖,2件是不到千字的消息!
第34届中国新闻奖、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委名单和审核委员名单公布
中国新闻奖评选实名打分,作品有事实性错误不得获奖!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一线媒体人变多了!

人民日报出版社“好新闻”四部曲——《好新闻的样子——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2021年版)、《好新闻的味道——中国新闻奖消息作品赏析》(2022年版)、《好新闻的气质——中国新闻奖融合作品赏析》(2023年版)、《好新闻的魅力——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赏析》(2024年版),助你研读新闻精品、掌握采写方法、探寻传播规律、提升业务本领。京东、当当、淘宝等平台上搜书名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