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首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发展报告在“2024·学术前沿论坛”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9-09 21:13:42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刘越)8月30日,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2024·学术前沿论坛”在京举办。

论坛现场 本网记者 刘越/摄

北京市哲学会、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北京教育学研究会等15家基础学科学会和工商管理学、艺术学、国际关系学3个课题组分别发布了首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发展报告的各学科内容,充分反映了2023年度各学科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为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贡献力量。

北京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认为,近年来首都社科界立足学科基础,自觉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与经验开展了深入研究,积累了大量成果。希望大家进一步发挥好学科学术发展报告的导向作用,鼓励更多学者参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形成更具广泛认同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形成发展合力,从每个学科发力,增强自觉性主动性,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从总结提炼原创性、标识性概念做起,切实增强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的自主性,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学功认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北京哲学界不断深化理论创新,取得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进一步保持和巩固了全国的领先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以学术方式介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中国哲学研究多个领域取得明显进展;外国哲学研究亮点突出,国际学术交往更加密切;美学界以新视角、新观点不断深化美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界围绕学科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前沿问题继续深化研究。

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认为,2023年各学科组进一步完善报告框架与内容,力图更好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性质,总结、分析与评价本学科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学术进展,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构建。

北京市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段成荣认为,2023年人口学研究成果表现出以下突出进展:一是聚焦人口高质量发展相关议题;二是立足人口发展新常态;三是紧跟数字技术进展;四是深入考察人口各要素及其与经济社会等要素的关系;五是全面描述了我国人口现状;六是关注了不同群体的异质性;七是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八是重视人口与城市的关系。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提到,未来,将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国际关系学、国家安全学和区域国别学涉及的各社会领域、各相关学科发展,深化合作协同,努力提高学术转化效率和咨政服务能力,全面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爽表示,2023年度北京教育学丰富的研究成果强化了教育学学科的理论建构,为促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未来,建议教育学学科将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提升学科理论阐释力;持续优化完善教育学学科布局,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聚焦教育改革中重大现实问题,激发学科的创新活力。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史金生表示,2023年语言学界继续以文化自信为导向,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语言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形式主义语言学与功能主义语言学取得新突破;应用语言学聚焦国际中文教育的研究、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研究、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等研究取得新进步;汉语言文字学在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和相关交叉领域方面取得新进展;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研究在语言接触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建议,未来,从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支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政策保障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不断强化、促进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全面发展。

学者现场作报告 本网记者 刘越/摄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王晏清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