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第七届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10-29 16:45:59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10月19—20日,第七届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历史记忆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书写”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研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全面研究、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 本网记者陈雅静/摄

落实新时代党的决策部署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君如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彰显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始终扭住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破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难题。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忠杰提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高校既是传承文明的平台,又是创造文明的重要场所。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承和创造的不是一般的知识性文明,而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文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加强比较研究。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看成一种使命,身体力行来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韩庆祥围绕“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确立的历史逻辑”做了深刻阐释。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内生新的文化生命体,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我们要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新的文化生命体,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来建构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来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确立并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提出,历史永远是我们的根基,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我们书写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都要在我们历史的基础上来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懂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没有共产党的历史,我们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书写就没有根基,所以这样的历史记忆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书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和使命,首先运用好文献研究法,要读原著、读经典,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同时,要运用好调查研究法,关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发挥高校办学优势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周坚表示,华北电力大学承办此次会议是进一步对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为丰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宣传研究阐释提供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平台,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中奇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北京工商大学承办此次会议,旨在携手同仁共享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科发展的盛景,共同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贡献绵薄之力。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表示,北京市高水平推进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建设,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积极培育红色地标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思政课实践搭建了多元平台。社科理论界尤其是高校青年师生要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二级巡视员魏贻恒认为,高校社科学者要切实承担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使命任务,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体系化研究阐释;大力推动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思政课教学,依托红色资源,善用大实践课;大力推动实施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建优建强高校学科宣传教师队伍。

在高端对话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世界视域、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终身化等主题作精彩报告。

与会人员合影 主办方/供图

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指导,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齐泽垚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