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驻马店篇|创新潮涌逐浪高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4-09-20 09:10:04

  平舆县建成全国首家坝道工程医院。

微信图片_20240913092912.jpg

微信图片_20240913092921.jpg

  智能化改造车间。本版图片均为弓华静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波 通讯员 苗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组数据清晰可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由64.8%提高到81.9%,居全省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16%以上,稳居全省先进位次;全市累计新增省级瞪羚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11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54家,较三年前均实现翻番……

  数字接连攀高,勾勒出天中大地加速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坚实足迹。

  近年来,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将“强科技支撑”纳入“593460”发力方向,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长,高端研发平台建设实现突破,科技创新人才加速会聚,科技型企业势头强劲,科技研发成果显著,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院士经济” 创新链和产业链“共舞”

  柔性引进院士32名,带动发展2000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一个、500亿级优势产业集群两个、1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七个……这张亮眼的成绩单是驻马店市“院士经济”融入城市发展的生动体现。

  金秋时节,驻马店市正阳县花生大田丰收在望,拔一株花生,粒粒饱满丰盈。县城里,花生大道、花生博物馆等各种花生元素随处可见,花生公园里的巨型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正阳花生”这一当地人引以为豪的“金名片”。

  “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正阳县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70万亩以上、产量达50多万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作为“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正阳县是黏土地,本不适合种植花生。

  “破除产业发展瓶颈就要进行花生品种研发和种植改良,这背后少不了‘花生院士’的加持。”正阳县花生产业服务中心主任贺志强口中的“花生院士”,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与驻马店合作20多年,张新友在正阳成功培育出亩产400公斤的高油酸花生品种,该县因此获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两个国家级金字招牌,花生加工企业发展到30多家,连续20多年保持“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

  借力“最强大脑”发展“院士经济”,催生了创新驱动、换道领跑的“才富”集聚效应。院士专家与驻马店市,二者看似相去甚远,如今却“鹊桥”高架、心手相连。

  泌阳县与“食用菌院士”李玉团队合作建立了国内首家真菌研究院士工作站,建成了全国首个“三物融合”产业研究院,攻克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项关键技术,筛选培育出39个品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亿元;汝南县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景权团队合作,共建浙江大学·汝南县蔬菜产业振兴研究中心,重点攻克种苗研发、智慧农业、绿色物流保鲜、食品加工等方面“卡脖子”技术难题,目前汝南县已成功创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全国设施蔬菜示范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示范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全县蔬菜复种面积30万亩左右,年产值20多亿元;平舆县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与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内首家防水防护院士工作站,并在当地建成全国首家坝道工程医院,综合开展各类工程设施防护实验应用,带动建筑防水企业近2000家,年产值突破600亿元……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如今,随着“院士经济”的整体发力,“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培养一批人才,带动一个产业”的故事正在驻马店各地不断上演。面向未来,驻马店将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厚植科技优势、提供强力支撑。

 厚植沃土 创新“雨林”枝繁叶茂

  工人用电脑遥控指挥,机器人吊臂抓取零部件精准配送……近日,走进驻马店恒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焊花飞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厂区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汽车制动鼓新产品测试。

  作为一家集商用车轮高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恒久机械研发的商用车复合材料制动鼓、复合材料制动盘、铝合金轮毂均为国内首创,共申请专利60项,已获批专利52项。其中,复合材料制动鼓位居世界第一,在国内细分市场的占有率为60%左右;复合材料制动盘为国内唯一,拥有7项专利,也是国内独家专利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青睐。

  创新就像种子,有了优良的环境,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恒久机械落地驻马店近十年,创新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在企业负责人看来,与驻马店这片发展“沃土”源源不断地供给密不可分。

  近年来,驻马店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继出台《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实施方案》《驻马店市深化“院士”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等,为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支撑现代化驻马店建设制定了规划图和路线图。

  创新主体培育上,通过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高质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持续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等,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创新平台建设上,持续深化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用合作,引导和激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推动创新升级。黄河实验室坝道工程医院(平舆县)中试基地落户,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驻马店基地揭牌运行,中国药谷(驻马店)研究院建成投用,浙江大学·汝南县蔬菜产业振兴研究中心加快建设。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国家级平台13个,省级创新平台载体292个,市级创新平台载体825个。

  高端人才引育上,通过创新理念、搭建平台、优化政策,突出抓好创新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与此同时,分行业部门建立人才需求库,精准招引人才。柔性引进院士32名、中原学者11名、全职博士443名;培养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7个、各类专业技能人才3000多名、市本土科技人才6500名,推动更多科研人员将论文写在天中大地上。

  财政资金扶持上,建立财政支持科技创新资金稳步增长机制,2024年将市级财政科技专项经费增加至1亿元,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全力支持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政策“磁力”效应突显。一批批科技领军人才不断涌现,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众多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技术攻关,在创新领域竞相取得突破;全社会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优化,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

  科技创新没有完成时。下一步,驻马店要在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落实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探索重大项目专员制和科技攻关委托制以及深化科技奖励改革及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上下功夫,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环境,切实走好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之路。

  

专家点评

  以科技创新塑造制胜未来新优势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袁金星

  历史大潮纵横激荡,时代浪潮下,驻马店市的热土上正激扬着汹涌澎湃的创新热潮。近年来,驻马店市委、市政府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将“强科技支撑”纳入“593460”发力方向,创新动能明显增强,创新发展全面起势,在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画卷上绘就出“科技创新”浓墨重彩的发展实践。

  借力“最强大脑”,发展“院士经济”。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是串联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要素,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实际上是人才。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攻关的迫切需求,驻马店市以“院士经济”为突破口,借智突破瓶颈、借力转化孵育、借势引领发展,柔性引进“花生院士”张新友、“食用菌院士”李玉等院士32名,发挥“最强大脑”的智力优势和独特资源,与驻马店结成了“发展合伙人”“奋斗共同体”,助力了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增强新动能,实现了人才集聚与产业兴旺双向促进。

  让企业唱主角,激活高质量发展密码。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出题人”“阅卷人”“答题人”。驻马店市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链条中最为关键、最为活跃的基础支撑,狠抓梯次培育、促进产学研融合、力推成果转化,不断夯实产业科创地基,锻造新质生产力先锋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全省第3位,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4位,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较三年前实现翻番,为推动驻马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革故鼎新,厚植创新发展生态。实践证明,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滋养创新创业的丰厚沃土,更是一个城市发展最大的比较优势。驻马店市立足改善创新生态,坚持以改革促创新,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的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建立了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高位推动科技服务综合体建设、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把政策的“水”浇透,把资金的“肥”施足,有力推进了科技、教育、人才、产业、金融的协同发展,让创新有了更为滋养的土壤。

  当前,驻马店市发展已经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在加速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天中这方厚土,创新之树日益繁茂,未来可期。

5.png

编辑: 刘晓波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