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乡村记忆:看麦场
张克龙
2025-05-23 22:46:11

 
 #河南的麦子熟了# 
蝉鸣攀上老槐树的枝桠时,麦浪便在热风里翻涌起来。记忆中的麦场,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永远定格在那个火热的季节,承载着岁月里最质朴的烟火气。
 
麦场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大人们手持镰刀,在麦田里挥汗如雨,金黄的麦秆齐刷刷倒下,捆成一摞摞麦捆。平板车“吱呀吱呀”地将麦捆运到麦场,堆成小山般的麦垛。那时候,连空气里都飘着麦秸清甜的香气,混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心里踏实又欢喜。
 
打场是麦收的重头戏。最初,人们用木杈将麦捆均匀地摊开,赶着牛拉着石碾一圈圈碾压,石碾与地面摩擦发出沉重的声响,麦粒簌簌地脱落。后来有了脱粒机,“突突突”的轰鸣声里,飞扬的麦屑如雪花般轻盈,落在人们肩头、发梢,沾得满身都是。大人们分工协作,有人负责喂料,有人忙着扬场,扬起的木锨划出优美的弧线,麦粒与麦糠在风中分离,金黄的麦粒簌簌坠地,麦糠则随风飘散。
 
看麦场是夏日里独特的任务。白天,大人们顶着烈日,拿着竹竿在麦场边巡视,驱赶那些觊觎粮食的麻雀、鸡群。孩子们也不闲着,帮着翻晒麦粒,用木耙将麦子摊开、翻动,让每一粒麦子都能充分接受阳光的洗礼。傍晚,暑气渐消,麦场便成了欢乐的海洋。老人们摇着蒲扇,坐在草垛旁聊天,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女人们围坐在一起,飞针走线,唠着家常;孩子们则在麦垛间追逐嬉戏,捉迷藏、打滚儿,笑声在麦场上空回荡。
 
夜幕降临,月光为麦场披上一层银纱。大人们在麦场边搭起简易的帐篷,点起艾草驱蚊,轮流看守。远处,蛙声阵阵,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打破夜的宁静。躺在麦秸铺成的“床”上,望着满天繁星,听着大人们有一搭没一搭的交谈,困意渐渐袭来,连梦都是香甜的。
 
如今,联合收割机代替了镰刀与石碾,麦场也渐渐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但每当走过乡间田野,看见金黄的麦浪,记忆中的麦场便鲜活起来。那是一段回不去的旧时光,却也是心底最温暖的牵挂,承载着一代人的辛勤与汗水,也盛满了无数欢乐与温情。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