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郭进拴丨难忘老家鳌头的端午节
郭进拴
2025-05-21 09:15:23
 #创作挑战赛八期# 郭进拴丨 难忘老家鳌头的端午节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的气息如轻烟,袅袅娜娜地弥漫在鳌头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唤醒了人们心底深处对传统节日的温情与眷恋。

端午前夕,鳌头的集市便热闹起来。街道两旁,摊位一个挨着一个,五彩的丝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祝福。那一根根小小的丝线,红的似火、绿的如翠、黄的像金,摊主们巧手穿梭,很快就编成了一个个精致的结。老人们围在摊前,仔细挑选着,准备给家中的孩子戴上,祈求辟邪保平安。集市的另一角,粽叶堆积如山,碧绿的叶子鲜嫩欲滴,散发着清新的香气。主妇们精心地挑选着粽叶,为包粽子做准备。还有那新鲜的艾草,一捆捆整齐地摆放着,带着清晨的露珠,仿佛带着大自然的灵气。

端午节当天,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忙碌起来。包粽子可是一项技术活,奶奶坐在小板凳上,熟练地拿起两片粽叶,轻轻一卷,就成了一个圆锥状。她把泡好的糯米、红枣、花生等食材一股脑地放进去,再用粽叶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最后用丝线一绕、一系,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诞生了。我在一旁看得入神,也忍不住动手尝试,可包出来的粽子却歪歪扭扭,像个小怪物。奶奶看着我笨拙的样子,笑得合不拢嘴,手把手地教我,不一会儿,我也能包出像模像样的粽子了。

粽子包好后,便放进大锅里煮。随着水温的升高,糯米的香气和粽叶的清香逐渐融合,弥漫在整个屋子里。我迫不及待地守在锅旁,等着粽子出锅。终于,热气腾腾的粽子端上了桌,我小心翼翼地剥开粽叶,那晶莹剔透的糯米就像珍珠一样,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咬上一口,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吃粽子,插艾草也是鳌头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一大早,爷爷就拿着艾草,在每扇门上都插上一束。他说:“艾草能驱邪避灾,保一家人平平安安。”看着门上那束翠绿的艾草,我仿佛感受到了一股神秘的力量,守护着我们的家。

午后,阳光明媚。鳌头的河边早已人山人海,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比赛即将开始。只见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龙舟整齐地排列在河面上,像一条条巨龙等待着腾飞。龙舟上的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握船桨,眼神坚定。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比赛开始了。选手们齐心协力,用力划动船桨,龙舟如离弦之箭般向前冲去。河岸上的观众们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鳌头的大地上,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粽子,喝着雄黄酒,谈论着赛龙舟的精彩瞬间。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温馨而又甜蜜。

鳌头的端午节,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画卷,是一首悠扬动听的传统歌谣,是一份刻在心底的温暖记忆。它承载着我们对祖先的缅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