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复利法则”。
意思是说,一个人把精力投入到一个领域,长期坚持,利益就如滚雪球一样增加。
爱因斯坦说过:“复利的威力比原子弹还可怕。”
也如同《礼记·大学》里说的道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很多人抱怨自己命苦,也耗尽心思去改变命运,但是效果不尽人意。
其实,改变命运的过程,大都符合“复利法则”,反之,欲速则不达。

01
运气,就是“日行一善”。
人总是梦想着:“自己走大运就好了。”
也不想清楚,小运气都没有,大运气从哪里来?大运气,不是小运气的累积吗?
要明白,你连给人搭把手都不乐意,还要人托举你,这是做不到的。反之,什么都做到了。
明代的思想家袁了凡,参加科考,做了官。
孔先生给他算了算,也就是做一个小官,职位有限。并且寿命,大概五十岁吧。
云谷禅师却是另一种说法:“一辈子做好事,什么都好起来。”
袁了凡做官后,积极为地方百姓服务,还争取到减税的政策。他的母亲也帮忙做好事,还用记录下来。
做了上万件好事之后,袁了凡成为了群众的大贵人,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谋划平壤大捷。也顺顺利利活到74岁。
众所周知,人要走大运,就要形成“众人拾柴、厚德载物”的格局。
唯有每天做好事,一辈子不做坏事,才能道德高尚,被所有人认可。从而人生一路开挂。
02
财富,就是“日存一金”。
我们都希望自己腰缠万贯。
但是别以为,日进斗金,就等于发财。
钱到了你的手里,但是没有留下来,就等于瞎折腾。比方说,小偷,一个夜晚,可以获利几千元,甚至几万。但是没有经过小偷发财的,他们还被社会惩罚。
赚靠谱的钱,然后想办法留下来。一日存一千,千日千钱,财富就来了。
一对打工夫妻,每天存款五十元。一年就是一万八千多。从三十岁到六十岁,也会有五十多万。在小县城,这也算是富人了。
很多中年夫妻,买房之后,逼着自己还贷。这上百万的房子,也搞定了。这也是存钱的方见证。
你再多的钱,也是一块一块凑成的。反复凑,一家人一起凑,数目会是巨大的。

03
真爱,就是“日有一心”。
成家,是改变命运的重要历程。
从一个人奋斗,变成两个人奋斗,力量翻倍。
并且有的人成家之后,得到了双方父母的支持,事业一下子就做起来了。
但是,为什么别人轻轻松松就找到了对象?别家两口子,那么恩爱?你却孤身一人?
不是你没有本事,而是你付出的爱心不够。或者你的心思,没有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总是在几个人之间游离。
婚后,你的心中有两个异性,那么你注定还要离婚。起码你和爱人,是没有什么改变命运的合力的。
人与人相处,一次两次浪漫,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对一个人好。
把心思放在一个人身上,每天都问候,微笑,商量。出门,都会想一想,给他带点什么东西呢?这样过一生,你不会没有爱人。
04
能力,就是“日学一课”。
晚清的名臣曾国藩,天性是愚钝的。
有一天他背书几个小时,都没有进展。而是一旁的小偷,听了听,就会背了。
但是小偷,到底没有成才,曾国藩却成才了。
为什么会这样?看看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就一清二楚了。
每天读书,还反思自己,把所想所学,记录下来。
夜里不出门,一定要读书,练字——虽有事,不间断。
不要一天就狠狠读书三四本,没用的。每天读书一课,搞懂悟透,才有用。
改变命运,需要你有能力。能力的来源,就在读书之中。读了纸张书,又读社会的书,工作经验的书,经过反复训练,就会给你带来技能,精神的层次。
人,每日精进。进到一定的程度,就是厚积薄发。

05
健康,就是“日能一动”。
改变命运,没有健康的体魄,是不行的。
也有一些人,上半生努力改变自己,但是一次生病,耗尽了一切。命运到底是凄凉的。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我们不要去做太复杂的运动,也不要去学很多种类的运动,能够在一项运动上,坚持下去,就够了。
作家村上春树,从三十多岁开始跑步,这一开始,就是三十多年。
持续的跑,让他有好身体,写作的精力更加旺盛。
他说:“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见过太多的人,天天喊运动,还买了器材,却不见行动。或者坚持三五天,就放弃了。
也有人等六十岁,退休了,才开始运动。但是六十岁的时候,已经苟延残喘了,运动都做不到。
只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现在行动,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06
作家海明威说过:“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一辈子几十年,也许一件事都做不完。你却要做很多事情,这难免一事无成。
不如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用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夫妻关系、学习的能力等,作有力的支撑。
所谓改变命运,往往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
请相信,量变到一定程度,就是质变。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