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硕果飘香,正是猕猴桃成熟上市季节。10月16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顾红副研究一行2人赴郸城县城郊乡王楼村猕猴桃科技示范园开展科技服务。
该示范园隶属河南省科技厅定点帮扶王楼村,2021年建园,依托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郑果所)技术支撑,建设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于一体的高值猕猴桃科技示范园。该示范园引进了省部联动项目、省重大专项科技成果,如引进郑果所选育的果个大高糖香味浓郁的美味猕猴桃“中猕2号”、耐盐碱抗性砧木“中猕抗砧1号”等新品种;利用“容器大苗标准建园技术”,实现了当年定植当年见果、第二年产量2000斤,第三年丰产,亩产量达4000斤以上,单果重90g以上,SSC18.0%以上,亩收入3万元以上,实现早结果、早丰产,果园早期经济效益增加显著,打破以往定植后三年结果的局面,并且实现了于盐碱地也能种植出高质量的猕猴桃;采用“牵引+一主干两主蔓羽状分枝”整形修剪模式,科学分布枝条、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能利用率、提质增效显著;利用“智能肥水一体化远程遥控技术”实现远程遥控可分区滴灌或喷灌,省工节水;利用“智慧数字化果园物联网自动采集信息技术”实现自动采集园区土壤温湿度、酸碱度、NPK含量等信息,科学分析合理调整肥水管理方案精准施肥浇水;采取“行间生草免耕、种植养殖循环”模式,践行“果园变公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等。
前期省科技特派员顾红副研究员发现果园猕猴桃存在弱枝坐果量多、无叶枝结果、畸形果、枝条量大密闭透过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省科技特派员建议示范园负责人:首先于猕猴桃坐果后及时疏果,根据无叶片短枝弱枝不留果、短枝留1~2个果、中长枝留3~4个果、长枝壮枝留4~6个果原则进行留果;其次疏果要疏除小果、耳果、畸形果、病果等;第三是夏季修剪非常重要,疏除过密枝、徒长枝,及结果枝副梢处理等,利于果园透风透光;四是及时绑蔓,猕猴桃属藤本植物,枝条需及时、合理绑缚在铁丝上。在省科技特派员指导帮扶下该猕猴桃成熟期果实大体一致、平均单果重在100g以上,最大可达19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8.6以上,甜香浓郁。亩产量4000斤左右,采摘价10元/斤。
省科技特派员顾红副研究员强调秋季正是果园基肥施肥时期,因现在为根系生长高峰期,早施基肥有利于根系养分积累储藏,能及时供应早春树体养分的需求,满足早春发芽、开花、坐果和新梢的生长,同时对伤根也有很好的恢复。施肥前,首先需要清园,清理落果、病果、落叶,集中深埋(坑深0.5米以上);清理杂草等。其次,全园打一遍农药,用1.5%噻霉酮水乳剂500~8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等进行全树枝蔓、叶片喷药1次,防止病原菌从果柄、叶痕等部位侵入,结合喷药可加入少量磷酸二氢钾及必要的杀虫剂预防虫害。第三是开沟施肥,在距离树干外60~80厘米位置,沿着行向开一条宽30厘米、深40厘米的施肥沟,按照每亩腐熟羊粪3吨(约4.5方)+氮磷钾复合肥4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先把清除的杂草施入沟底,再把有机肥与土搅拌均匀施入沟中,并浇一遍透水。第四是在落叶的前一个月喷布0.2%的硼砂,可提高来年坐果率。
省科技特派员顾红副研究员参与制定王楼村新建高值猕猴桃科技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并亲临现场指导监督该新建示范园整地、开沟、施肥、土壤回填、洇沟等施工过程。
近年来,河南省猕猴桃产业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先后数次前往帮扶村走访调研,深度了解发展需求,为帮扶村农业发展不断注入技术源泉,切实推动了果品产业兴旺发展、农民增收。
来源:河南省科技特派员
编辑:刘辉 刘海亮 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