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义马市地处豫西,辖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煤炭储量达79亿吨,素有“百里煤城”之称,是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近年来,义马市培育创新平台35家,对接引进人才项目24个,依托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础,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条正“遍地开花”,当地正倾力打造在全国影响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依托当地龙头企业河南开祥化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义马市重点打造了“煤—甲醇—1,4 丁二醇—PBT/PBAT/PBS可降解材料”产业链;
——依托优势企业,持续开发特种酚醛树脂、水处理剂、特种催化剂等新产品,实现从“补链延链”到“强链优链”,专业细分领域实现填空白、补短板。
人才团队带动产业链提档升级
立足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义马市深入实施培育壮大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行动,全力打造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线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发挥平台、人才、机构等创新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链条提档升级。
在位于义马市产业集聚区的河南亿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将1毫升的药剂加入到100毫升浑浊的铁矿污水中,经过充分混合,不到10秒钟,杂质便沉淀下来,水也变得清澈透亮。研发部经理李锋将公司产品的这一特性形象地称为“撒网捕鱼”。
亿群环保以生产絮凝剂为主,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冶金、采矿、石油化工、医药、钢铁等领域。
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开拓和发展,产品已经走向全国,迈出国门。据公司副总经理刘世沛介绍,今年的产品销量和产量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度地增长。广阔市场前景的背后是该公司多年的技术积累。“长期以来,特种聚丙烯酰胺技术和市场一直攥在国际巨头手中,我们的目标就是攻克这种卡脖子技术,取代国外企业的垄断地位。”刘世沛说。
由公司董事长彭益云组建的专家团队,历时20年,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掌握了关键技术。因为研发的产品水溶性好、反应时间短、投料用量少、效果稳定等特点,产品也在市场走俏。公司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以人才链带动产业链提升,亿群环保蹚出了新路子,实现了产品所在“赛道”的跃升。
像亿群环保一样,当地正以高层次人才为依托,推动产业价值链迈向中高端。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作为当地精细化工产业龙头,在精细化工行业深耕多年,已经拥有了两条完备的煤化工产业链条。依靠江苏科技大学闫东广团队和开祥化工研发团队,年产10万吨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列产品落地投产,作为国内首套国产化10万吨/年直接酯化法生产PBT装置,公司据此将产业链条延伸至可降解塑料领域。
专项引才为产业发展赋能增效
当下,义马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步入关键时期。为了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当地明确了“聚链、补链、延链、强链、融链”五项重点任务,提出到2026年,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70亿元的目标。
在河南千秋新能源环保有限公司,这家以生产新型高效催化剂的企业也曾遇到发展瓶颈。“因为化工人才短缺,操作工艺流畅性不佳,产能也受到了影响。”公司负责人郭连峰说。
当地开展“万人助万企”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企业在化工专业人才方面的需求后,当地人才办公室便同人社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将企业技术人才需求纳入省招才引智、年度“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系列招聘对接活动当中。在“春风行动”招聘会上,当地邀请了开祥化工、瑞能化工、亿群环保、千秋新能源等60多家企业,面向大众招聘8300多个岗位。
与此同时,当地还针对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开展专项引才工作,促进专项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让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技术研发与企业创新同频共振、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深度融合。义马市开展了摸排行动,收集到企业针对高层次人才、产业技术人才的22个岗位需求97人,组织开展16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涉及探索“候鸟式”聘任模式、技术入股、联合攻关等柔性引才形式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引进当前急需、长远必需、真正管用的各类人才,依托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等建设协同创新平台,集中解决单个企业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掌握行业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双向奔赴”让人才和项目同频共振
项目建设满弓劲发,产业发展才能动能澎湃。在义马,当地通过实施“人才+项目”的模式,加速推动项目落地。
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条为圆心,提升政策落地覆盖面,当地先后开展了四个批次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项目,完成了第三批次人才项目中期评估,跟进亿群环保、瑞辉新材料等企业意向建立博士工作站,“人才飞地”等创新机构平台需求,累计拨付资金655万元。
校企合作让项目落地有了支撑。近几年,义马市先后同郑州大学化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建立合作,探索异地研发中心、人才飞地建设,积极谋划建设化工中试基地,整合区域内产业、科技、人才等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与辖区重点企业尝试更多人才共建共享、人才合作项目,为我市企业人才提供更好发展平台,提升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率。
“我们的产量较去年提升了67%,销量提升了56%。”在河南亿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据副总经理刘世沛介绍,企业通过“人才+项目”的模式,年产3000吨高分子絮凝剂国产化项目所产出的产品性能也大幅提升。
在义马,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2023年,河南天工膜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羲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义马瑞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了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增长,发展势头强劲。
除了人才招引外,义马市还在人才培育和优化生态上下功夫,为人才搭建本领提升的平台。
“为了服务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推进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我们打造了‘智汇古驿·才聚新城’人才工作品牌,推进在外人才集聚、重点行业人才引进培育、‘乡贤回归’创新创业、人才生态优化提升等四项行动,让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实现深度耦合。”义马市委人才办公室主任董建华介绍。
今年,当地组织专家人才前往焦裕禄干部学院等地,开展专家主体班培训;选派技术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分别充实到龙头企业,探索试行人才订单式培训,更好满足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等技能人才培训,已累计368人/次接受培训,新增技能人才25人,高技能人才30人;启动第四届“义马大工匠”“义马工匠”“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育选树工作,评选出“义马大工匠”6名、“义马工匠”7名、“高素质技能人才”12名、“工匠工作室”5个,打造“智汇古驿 才聚新城”人才工作新品牌,设计发布人才工作Logo,增加人才工作的凝聚力。
留得住人也得留得住心。近年,当地积极推动人才公寓建设,打造成集居住、餐饮、健身、阅读、会客及人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公寓,让人才在义马也有家的归属感。
同时,当地优化高层次人才在义创新创业环境,建立义马市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专项服务,制定印发《义马市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实施细则》,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人才无微不至的保障。
据统计,当地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3项补贴,截止目前已累计为18家企业、55人发放就业生活补贴45.55万元。
新引进的技术人才在开展产品检验。张春光 摄
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硫酸钙晶须项目建成投产。蔡炆斌 摄
化工企业研发人员在开展实验研究。苏浩然 摄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策划:裴根平 统筹:杨珂 编辑:水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