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治史三书》读书笔记
彭秋淋2310314036
2024-10-18 10:14:37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它的名字中隐约猜到这和历史学科有关,似乎是讲怎么治史,至于我为什么读这本书,说实话是我的中国教育史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或许是因为她本科是历史专业所以如此重视。但我读完发现,这本书看似在讲怎么治史,实则蕴含更多奥妙,接下来是我看完这本书的感悟。

这本书是严耕望著写的,分为三个部分,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钱穆宾四老先生与我。我读得最认真的是第一部分,我认为这是值得记忆的方法性知识,对于我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深刻启发,但后两个部分读得有些粗略,我似乎不太感兴趣作者的生平经历与人际往来。这也和我的学习方法有关,喜欢背诵记忆,总认为光理解认同转化不了实质性帮助,这可是个坏习惯,但一时半会改不了,慢慢来吧,这里我先就这本书谈谈我对第一部分的看法感悟

第一方面的原则性方法,作者的观点有五大点,我对其中有几个感悟颇深,至于作者说治史研究要专精博通,断代研究别把时间限制的太短促,这些观点我认为是比较基础的,很容易理解并去实践。我想说的是其中一点尤值深思,即要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无论是历史还是其他学科,它的发展是动态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难以割裂的,因此做学问不可能只关注一个点的小问题,而是纵览全局,把握整体,才能有全面的认识。既然认识到了这个道理,就该看下一步怎么做了,既然研究内容范围要广,那就得多读书,文献,查找资料,这一步我认为是我以及现在大学生现在最缺乏的,那读书怎么读呢,是挑挑拣拣的只看和自己论题有关的,还是把书籍统统看呢,显然后者的方法更可取一些,就如作者为例,他研究魏晋南北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其中包括都督府建置问题,州府僚佐问题,郡县制问题等等,作者就是把关于这些问题的书籍全部看过一遍再下笔,用了三四年时间,他说如果不这样的话,按照每做一个小问题去看一次书,需要更多时间,而且还有可能不能有一个全盘的认识。这说的很有道理,就像我们平时学习一样,如果每遇到一个题不会,就去看一遍书,实则是做无用功,倒不如先整体复习一遍再做知识框架梳理,最后再做题,这是一个道理。再说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全面看问题后,容易发现冲突的地方这样可以及时纠正错误,也可以把有联系的材料相互补充。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别跟风抢进,适合你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谓那些热点话题,不一定能有所成果,而且可能在研究路上被内耗形成倦怠感。就像作者举出的例子,余英时兄研究方以智,出版《方以智晚节考》,有一位先生跟风抢进,临时找才材料发表文章,后来又承认讲错了,这岂非白费力气!这也启示我在学习中应避免跟风抢进的态度,就如现在对未来的规划,现在考公靠编考研内卷的人比比皆是,不知他们是否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我知道!我要考研,有个对口学科当中小学教师,这也算在人流中明晰了目标。至于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这并不和要求研究面有冲突,其实起初我也有些困惑,到底是让我研究"博"还是"精"呢?后来我在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再看了一遍,才发现两者其实是融汇贯通的,要有自己的研究重心是说在选题上,研究的方向要有侧重点,而不是每个问题都"雨露均沾",要集中心力和时间做"面"的研究是指在研究已选的内容上要联系上下历史,不孤立看问题。

第二个方面即几条具体规律,尽量少说否定话,不要忽视反面证据,上下材料结合,不要断章取义,后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更为准确者,但需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证。转引史料必须检查原书,不要轻易改字。这些规律我认为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有些棘手。其中,我对"不要忽视反面证据"这一点就很难把握,意思倒是很容易理解,就是将正面证据和反面证据结合起来,不能抽样作证,即只选取与自己所想象的意见相契合的例证,而摒弃了上下文中不合己意的例证,这是绝对要戒除的。但在实际情况下,如果是我在研究与自己问题相关的史料时,看见一个材料符合我的观点,我会很激动,认为找到了支撑史料,以至于对于其他史料很容易忽略,在论证完后就不再过多的的关注此类问题,因此就算再遇到相反证据时也可能把它掩盖掉,因此便犯了狭隘孤立的错误。就如书中作者举的一个例子,一位研究生在研究曹魏黄初四年曹彪的封邑,对于"改封"他下了一个概括性断语说,改封是就原地改封名号,而非徙封要迁徙封地。他的证据是《武文世王公传》,但他最大的错误即把同卷同书的其他改封而迁徙了的例子一概忽略掉了。上述这个例子即为"断章取义",作者劝诫我们说任何人不免有错误,更不免因为先有定见而发生偏差,但一看到反面的材料就当推翻自己的想法,要在所不惜。作者以他自己为例,他写《唐代交通图考》诸篇多次推翻前面的看法。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话是"不惜以昨日之我攻今日之我,这是一个真学人应有的精神。"要敢于修正错误,接受他人反面意见。但话虽如此,可实际上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而考察的资料是无限的,以有限追无限,真的可以做到吗?就如中国教育史课上讲的庄子的观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认为只能尽最大努力扩充我们的认知然后尽可能了解全面的去修正自己的不足,无论是在治史方面还是人生其他方面的学习,尽最大努力发挥最大价值去做就好了。当然一定要知错就改,刚刚说的是发现不了错误的情况。还有一点是尽量引用原始材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这其中有个原因我深有感触即作者无意中受到自己时代实际情况的影响,就拿我读《爱弥儿》来说,我是教育学专业的,那么这本教育名著是必读不可了,开始读的时候那可以说是"气急败坏",为什么呢?我刚开始实在是脱离不了我现在时代的影响,就如他的一些观点我简直难以理解,例如,他认为他只把母亲当作乳母,对儿童的影响只有坏处,而真正的教师是父亲,他带给学生的是好的价值。还有他认为医学这门艺术所产生的影响给人们带来许多伤害,只要去看医生就让人们感染一些足以致命的病,让人们胆小怯懦及恐惧死亡。他认为医学是虚荣,除非到绝境,绝不请医生等等之类的观点,在我眼里简直是荒唐,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医疗技术发达,我不自觉地带入自己的看法,在写这篇读书笔记时也有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道理都知道,应该结合作者卢梭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背景,也许在当时也算得上比较先进的思想了,毕竟是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在落笔时还是无意中蕴含自己所处时代影响。所以在引用材料时尽量用原始史料。减少后期作者个人因素影响了材料的正确性。

我将把它的三四五六七方面合成一个部分第三方面展开,其中大致讲的是怎么选择论题,论著有什么标准,论文有什么体式,怎样引用材料和注释和论文的撰写改订方法。我认为这些是真正的方法性原则,对于我以后的论文大有帮助,在这之前,对于这些方法一概不知,就如论文的体式,有常行体,纲目体,纲目变体,复合体。其中有一点和第一部分有结合,就是论著标准"充实而有光辉"充实为基本条件,即材料丰富,踏踏实实,不谈空论,若曲折辩论则需步步严谨。但光有精审充实还不行,还需"光辉"即要有见解有识力有魄力,工作规模恢宏,组织严密,且有创获。那如何达到"充实而光辉"呢?那就是要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为原则。你看像不像第一部分的既要做面的研究,也要有自己的研究重点。

第四方面为努力途径和工作要诀,我认为该方面中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任务,首先要立志,具体分为要有抱负,有信心,有计划,现在的青少年被应试教育后鲜少有很多远大的理想抱负,只有被迫躺平或内卷,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我们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我们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必要信念,采取长远可行的计划,由小到大,由专而通,有其一贯性,尽力而为。八个工作要决,分别是勤,恒,毅,勇,谨,和,缓,定。即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因此不过多赘述。生活和修养对治学也有影响,其中这样一句话写的很美"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保持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对学习工作都大有益处。但不光是生活上这样,在修养上也得拥有一定品质,如淡泊名利,有定力,不浮躁,有开阔胸襟等等。

总之,严耕望先生的治史经验给我颇多启发,他用自己丈量过的路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