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运动会上,小明刚赢得百米赛跑冠军,便在同学面前大肆炫耀训练方法,还贬低其他选手不够努力;班级评选班干部,小红当选后逢人便讲自己的 “管理宏图”,却因忽视同学意见引发不满…… 这些生活中的场景,折射出当下部分孩子不懂得低调做人的问题。古训有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会他们低调做人的道理,远比培养张扬的个性更为重要。

高调张扬,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诸多潜在危机。从心理学角度看,过度炫耀自我的行为,本质上是内心安全感缺失的表现。孩子试图通过外界的认可来填补自我价值感的不足,却容易引发他人的反感与嫉妒。在校园社交中,那些总是炫耀新玩具、考试成绩的孩子,表面上看似风光,实则可能被同学孤立。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78% 的孩子表示不喜欢与 “爱显摆” 的同学交往。此外,高调张扬容易让孩子陷入盲目自信,忽视自身不足。就像仲永年少时锋芒毕露,却因过早沉溺于赞誉,最终 “泯然众人矣”。这种心态一旦形成,将阻碍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反观低调做人,能为孩子铺就长远发展的道路。低调并非怯懦与退缩,而是一种内敛的智慧,体现着谦逊、沉稳的品格。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子孙 “谦受益,满招损”,他一生奉行低调原则,即便位极人臣,仍保持简朴作风,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对于孩子来说,低调意味着学会倾听与观察,在默默努力中积蓄力量。在班级里,那些不声不响却踏实学习的孩子,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的实力;在团队活动中,懂得收敛锋芒、尊重他人意见的孩子,更容易赢得伙伴的信任与支持。这种低调的处世方式,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那么,家长该如何教导孩子学会低调做人呢?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炫耀财富、地位,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反之,若家长待人谦逊、行事沉稳,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荣誉与成就。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家长不要过度夸赞,而是帮助他们分析成功背后的原因,提醒孩子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保持清醒的认知。此外,鼓励孩子多关注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与赞美。通过参与团队活动,让孩子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
在这个信息爆炸、崇尚个性的时代,教会孩子低调做人显得尤为重要。低调不是隐藏光芒,而是让光芒更持久地闪耀;不是放弃竞争,而是以更稳健的姿态迎接挑战。就像深海中的珍珠,历经磨砺却不声张,终以温润的光泽惊艳世人。当孩子学会低调做人,他们便能在成长的道路上避开不必要的阻碍,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顺境与逆境,走出一条行稳致远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