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希望的田野 和美的乡村
人民网
2024-11-07 16:44:34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地处长江南岸的湖北嘉鱼,以《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得名,以“蔬菜之乡”闻名。

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鱼县潘家湾镇,在当地的十里蔬菜长廊了解蔬菜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前往四邑村养老服务驿站食堂、卫生室和党群服务中心考察,并到村民家中看望。总书记同乡亲们说,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从事农业也可以致富,农业大有可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三农”工作紧紧抓在手里,夯实基础,完善服务,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更上一层楼。

潘家湾镇蔬菜长廊,长约10公里,面积2.7万亩,贯连潘家湾村、肖家洲村、四邑村等村,年产绿色蔬菜21万吨。站在田边的马路上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甘蓝铺向远方,蔚为壮观。

今年57岁的肖家洲村四组村民叶祥松,正在地里摘菜、挑菜、运菜,忙得不亦乐乎。“总书记走进田间,察看蔬菜长势,详细询问蔬菜品种、种植技术、销售等情况,让我倍感亲切、深受鼓舞。”说起见到总书记的情景,叶祥松还很激动。

叶祥松家种了40亩越冬甘蓝新品种“思特丹”,亩产可达万斤,比过去的老品种亩均增产1000余斤。他还在合作社务工,去年各项收入加起来有20万元。“合作社为我们统一提供种子、农资等产品,确保了蔬菜既高产又无公害。”叶祥松笑容满面。

近年来,嘉鱼县积极与中国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合作,引进专家团队,成功选育16个适合本地种植的蔬菜新品种。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实施“三减三增”提质增效技术,全县34个蔬菜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全县成立50亩以上规模蔬菜专业合作社257家,带动潘家湾镇1.7万农民参与经营、务工,人均增收1.6万元。

“我向总书记汇报,过去全县90%的种子靠进口,现在70%的种子都是自主培育研发的,其中的‘思特丹’已成为长江流域越冬甘蓝主栽品种。”嘉鱼县委书记王永表示,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嘉鱼将进一步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农业供应链平台,加大种业研发力度,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把蔬菜种植这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秋日暖阳,丹桂飘香,鳞次栉比的漂亮民居、整洁的乡村小路、崭新的体育场和泳池……走进四邑村,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图景展现在眼前。

在村养老服务驿站幸福食堂,一些村民正在边吃边聊天,墙上张贴着早、中、晚餐的价目表,本村老人可享受稀饭免费、馒头1元、蛋酒1.5元、荤菜4元等优惠价格。

“近年来,我们加强党建引领,抓住‘一老一小’这个重点,在精准有效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下功夫。”潘家湾镇党委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骆晓丽说。

四邑村4207人,60岁以上老人有752人,很多老人的子女在外打工。近年来村里建起了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养老驿站,设有医养服务、老年活动、幸福食堂、群众文化广场四大区域。老人这边用完餐,就可以去隔壁的卫生室做中医理疗,或者到书画室、舞蹈室、棋牌室休闲放松。

在四邑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墙上张贴着村级服务群众事项清单,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申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办理变更事项、残疾人证办理……一目了然。

“为基层减负以后,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四邑村党委委员黄玲说,过去村里填表多、台账多、检查考核多,现在镇里建了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村里不再反复填表,大大减轻了村干部的负担。

“得益于党的好政策,这些年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环境一年比一年好,每次回来都充满惊喜。”村民熊成龙的儿子熊伟常年在深圳做餐饮生意,他对记者细数变化——

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公共设施更健全了;

乡村春晚、“村BA”篮球赛……文体活动更丰富了;

9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定期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庭院”……新人新事新风尚多了。

这次回村,熊伟没想到总书记来到家里。“总书记希望我们一家人继续努力,把生产、生活搞得更好,把孩子培养好,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还沉浸在激动中的熊伟表示,现在,回乡发展,愿望之强,前所未有!

统筹:胡果

审稿:王斌来 杜尚泽 禹伟良

文字:范昊天 吴君

视频:央视新闻 张天翊

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燕雁 人民日报记者 范昊天 吴君

编辑: 许珺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