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黔金煤矿有这样一个人,身上总是充满着一股子“牛劲”,同事们总是半开玩笑地叫他“老黄牛”——他就是综采队队长牛根见。
出生农村的他,带着不怕吃苦、百折不挠、勤劳肯干的“行囊”,于2006年进入黔金煤矿,经过十八年的摸爬滚打,凭借着自身的一股子“牛劲”,逐步从一名采煤工蝶变为“百人大队”的大队长。
“老黄牛”的“担当劲”
恪尽职守、敢作敢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上牛根见总是亲力亲为、率先垂范。2017年,因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牛根见被提拔为综采二队队长。当时的综采二队人数少,收入少,怨言多,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整个队伍士气低沉。他上任后第一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走进职工,听呼声、解民意,想方设法解决困难职工工作及生活上的难题,得到职工一致认可。
通过与队干、职工深入交谈,他了解了影响队伍建设的症结所在,随后,他反复梳理,制定了一系列强化管理措施——推行队干包保班组制度,班组出现违章、生产任务完不成等情况,队干负连带责任;通过工作业绩、安全、质量效果、业务技能、遵章守纪、班组建设等方面进行“优胜班组”评选,实行奖励,提高职工积极性;打破工资级别界限,以岗记分,记分计奖,坚持按劳分配,做到当天工作量当天核算,让职工明明白白算账……一系列的激励机制,使职工热情上涨,干劲十足,既保证了正常的安全生产需求,也为完成原煤产量奠定了基础。从最初带领的30多人队伍,到如今的“百人大队”,综采二队的安全、生产、收入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场标准化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成为全矿学习的标杆。
“老黄牛”的“实干劲”
攻坚克难、勇于创新
困难面前冲在前,关键时刻站得出是牛根见一贯的工作作风。2410综采工作面是黔金煤矿2024年一个重点回采面,回采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薄煤带、瓦斯大、两巷顶板淋水、巷道变形等多重困难,给回采作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加之西南地区进入雨季时间较早,6月份之前必须回采结束。面对诸多困难,牛根见根据队里的实际情况,迅速成立了由队长、副队长、班组长等组成的安全生产小组,将生产任务分配到每周、每天、每班。同时,采取加大设备检修力度、将机电设备包保到人、严格工程质量管控和加强现场个人防护等措施,确保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4月份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在这期间,牛根见深入现场,靠前指挥,与职工干在一起、吃在一起,常常在工作面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平均每月入井数量达27个以上,为职工树立了榜样,在矿井顺利采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老黄牛”的“奉献劲”
吃苦耐劳、踏实肯干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多年来,牛根见从一名默默无闻的采煤工人,逐渐成长为黔金煤矿一颗耀眼的“明星”。怀着对煤炭工作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他每一步都走得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中实干出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参加工作的18年里仅陪家人度过两个春节。
2410综采工作面煤层倾角变化较快,经常出现煤层突然下扎或上浮,倾角最大时达50°。煤层下扎时,需专人对运输机机道和行人道进行落底,煤层上浮时,需人工起架脚和运输机,因采高原因职工在工作面只能弯腰工作。由于工作条件艰苦,有些职工存在畏难情绪,牛根见二话不说,亲自带领班组成员,用手镐和铲子落底,和职工一起抬着单体柱弯腰前行,这样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升井后衣服就像水洗了一样,但他从无怨言,带领着综采队埋头苦干,创造了4#煤层单日推进13刀的新纪录。
多年来
“老黄牛”牛根见的“牛劲”
为他的队部和他先后赢得了
“安全生产标杆区队”“安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也为矿井改革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面对荣誉和成绩时
他笑笑说:“我只是有股子牛劲而已。”
(张小玉 万成)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如有不妥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邮箱hnecwx@163.com
编 辑:麻泽亚 侯若雪 薛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