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学热潮的推动下,QS世界大学排名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选择留学院校的重要参考指标。然而,排名榜单中的一些院校,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被不少人诟病为“水校”。留学中介出于商业利益考量,往往不会主动揭示这些院校的真实情况。今天,就让我们揭开那层面纱,看看那些在QS排名前100中,存在争议的“水校”。 ## 伦敦大学学院(UCL) UCL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长期名列前茅,2025年位居全球第9。但它却饱受“水校”争议。从专业设置角度来看,UCL有不少被学生调侃为“缝合怪专业”的学科,尤其是在商科领域,将多个不同方向的知识拼凑在一起,课程缺乏深度与连贯性。社科教育类专业也存在类似问题。同时,UCL入学门槛相对宽松,对本科学校背景要求不高,这使得一些学生认为学校录取标准过于随意,仿佛只要申请就能入学,进而质疑学校是为了创收。然而,UCL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于1826年成立,是伦敦最早的大学,也是英国G5精英大学成员之一。在医学、法律、工程、人文和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其研究成果和教学质量都十分显著,例如其教育学专业,连续十三年在世界排名第一。 ## 曼彻斯特大学 曼大在2025年QS排名中位居全球第35,作为“网红”学校,它的口碑两极分化严重。从学生结构来看,据ATAS统计局数据显示,曼大的中国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比例颇高,这让一些追求纯正留学体验、渴望多元文化交流的学生感到失望,甚至夸张地表示在课堂上感觉不到自己身处国外。在录取门槛方面,曼大各学院专业差异较大,像商学院录取难度较高,而环发学院相对容易,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吐槽一些专业录取过于随意。不过,曼大也有诸多优势。学校语言中心提供免费语言课程,其学术写作词句文库网站Phrase bank对学生学术写作助力极大。每周免费的体育运动、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出色的就业指导讲座,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资源。 ## 华威大学 华威大学在2025年QS排名中处于全球第69位,近年来却被不少国内学生家长质疑。部分家长甚至询问它是否为“野鸡大学”,认为其比不上国内“三本”院校。事实上,华威大学实力强劲,许多在校学生抱怨课业压力大,刚入学时课程繁多,还面临语言适应难题,碰上口音重的老师更是雪上加霜。之所以被误解,可能是因为相较于英国老牌名校,华威大学建校时间较晚,地理位置也不占优势,不在繁华的大城市中心。但也有学生认为这种远离喧嚣的环境更适合专注学术。华威商学院更是顶尖商学院之一,申请难度不容小觑。在RAE评估报告中,华威大学应用数学与牛津、剑桥并列全英第一,纯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商务研究位列全英第二,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和工程科学等专业也是王牌。 ## 悉尼科技大学 悉尼科技大学在2025年QS排名中位列全球第88,被指为“水校”主要是因为其部分专业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成果和高排名不匹配。一些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难以从中获得前沿知识与实践技能。而且,悉尼科技大学在招生时对国际学生的标准不够严格,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不过,悉尼科技大学也在积极改进,与行业联系紧密,为学生提供丰富实习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在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也在加大投入,努力提升科研水平。 ## 都柏林圣三一大学 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在2025年QS排名中处在全球第87位,其“水校”争议点在于国际学生数量增长过快,而学校资源未能跟上。教室、图书馆等学习资源紧张,影响学生学习体验。在学术方面,部分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教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但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历史悠久,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大学,拥有浓厚学术氛围,在文学、医学等传统领域底蕴深厚,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学校图书馆更是拥有海量珍贵藏书。 ## 哥本哈根大学 2025年QS排名中哥本哈根大学位居全球第100。其被质疑“水”的原因之一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相对有限,尤其在非欧洲地区,很多人对这所学校了解甚少。并且,学校的课程设置较为传统,对于一些新兴热门学科的覆盖不足,导致学生的选择面较窄。不过,哥本哈根大学在北欧地区享有极高声誉,是丹麦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在水产、医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研究成果斐然,如在2024年QS水产专业排名中,哥本哈根大学位居第15。 所谓的“水校”评判并非绝对。这些在QS排名前100中存在争议的院校,虽然被部分人质疑,但它们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对于学生而言,不能仅仅依据“水校”的标签就否定一所学校,而应深入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就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与留学目标,做出最为合适的选择。同时,留学中介也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全面、真实的院校信息,助力学生实现留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