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以匠心德育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8-23 11:49:09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培养创新人才,要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依托学校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以及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将“匠心德育,传承创新”贯穿教育始终,落实于日常教育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职业培养过程中要反复强调,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应该学会和懂得什么时候严管,什么时候厚爱,要做一个有情怀、有智慧的教育者。

注重班集体骨干队伍建设。积极向上的集体,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集体核心。组织一支团结得力的班干部队伍需要教育实施者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确定出学习较好、守纪律、责任心强、热心为他人服务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使这些学生率先接受班级管理的要求,成为班级建设的积极分子和带头人。然后,在他们半学期的实习期后,进行民主改选。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机会对他们中出现的好人好事进行及时表扬,并给予适当的职责,树立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这种威信不仅能督促他们更进一步自觉自愿为集体服务,而且能使这种行为由被动转为主动。

狠抓学生行为规范。狠抓养成教育,让学生们意识到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校、新班级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新生到校后,都要接受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养成明礼诚信的习惯,自觉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作为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学习,还要让他们明白每项要求的深刻含义。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行为上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执行薄弱的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好的行为习惯,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短时间内就快速融入集体并不容易。为了打破学生们的地域隔阂、学校隔阂,要在座位调整、学习小组的划分上有意打破“地域小团体”,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找到新朋友,从而更快地融入新集体。

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结合学校开展的入学教育,在法制讲座和温馨教室环节抓集体观念的形成,在军训环节抓团队意识的培养,在学雷锋月、育人环境教育和感恩教育环节抓积极心态的塑造,在学生会招新、达人秀等环节抓自信自强的树立。这样才能让学生看到不一样的自己,认可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对集体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

教育是需要爱的工作,爱心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努力用爱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学会欣赏他们,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不以成绩、性格将学生区别对待。这就是说,教师的爱要遍及每个学生,须有博大胸怀,不存私心,给学生以宽容、理解之爱。

要关心学生的家庭及身心健康,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未来着想。要用学生眼中的爱,特别是学生需要的爱及方式去关心学生,而不是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理想化、成人式的爱。如,有同学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要及时了解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管理。争取让学生不仅遵纪守则,还要增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教育学生学做人、学做事需要智慧。百行德为先,做人是做事的基础。特色班集体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亮点和特色。如,笔者借助学校特色班集体建设的活动和平台,将班级特色确定为“宁静致远”。强调在这个班级中,学生要有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和严谨自律的道德品质,以静思反省,实现目标。但在执行的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有同学不止一次违反学校规定,应通过多方了解和沟通,了解其中复杂的原因,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安慰和建议。这样,学生重新开始热爱学习,性格也开朗了起来,并自觉改正了不良习惯。这就是德育的魅力所在,适时地安慰,适时地教导,进而守护好未来。

学校为学生架构起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学生不仅可以升学,还可以学技术,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奠定人生基石。学校通过“以德润身,以文化人,和融与共”的鲁班文化精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浓郁的鲁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环境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例如,在学校设立鲁班文化长廊、鲁班剧场、鲁班广场等,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匠人精神,切身体会劳动是光荣的,认识到技能是宝贵的,从而不断激励和激发学生内心的进取精神。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学校以“鲁班文化”为切入点,通过“爱国荣校,励志成才”的“一二·九艺术节”和“美丽中国,火红青春”的“五月歌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回应了新时代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又发挥了鲁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身为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的教育工作中,要做到用“严”管理,用“爱”呵护,用“智”灌溉,用“能”激励,更要矢志不渝地做好德育工作,将幸福传承,让受教育者能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面对美好岁月,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要在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冷暖、民众忧乐、现实矛盾,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作者单位: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崔园园报纸 张赛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