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苏东坡年轻时这首诗,风景千变万化,末尾两句奇绝
第一束光
2024-11-07 00:04:00

01.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苏轼《江上看山》

倏(shū)忽:顷刻,指极短的时间

槎(chá)牙:形容错落不齐之状

杂沓(tà):纷杂繁多貌

微径:指山间小路

02.

诗文大意可解为:

乘舟在江上疾行,站在船中欣赏沿途的山景,别有一番韵味,数百座山峰,好像顷刻间就过去了。前面的山错杂不齐,瞬间就有万千变化,甩在身后的岭犹如受到惊吓的马群,呼啸着远去;

抬头仰望山间的小路,蜿蜒逶迤直向云霄,隐隐约约看见,似乎有人在上面行走,攀云登天。我在船中高高举起双手,想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而孤舟却如飞鸟一般向南疾驰,转眼就不见行人踪影。

苏东坡这首诗主打的就是一个“快”字,山如惊马,舟若离弦,人似飞鸟,但却与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不同,因为这首诗景色纷繁,变化万千。

首联和颔联均是描写行船过程中所见的山景,呈现了“前山”和“后岭”两种状态。舟顺流而下,人迎风而立,两岸的山峰被甩在后面,视线来不及定格,景致就交错而过,“惊奔”之比喻生动形象。

颈联和尾联趣味十足,仰头看山间小路,因舟速很快,路在视觉错感下呈倾斜状,曲曲折折向山顶蜿蜒,直入云霄。远远望去,山路上的行人有扶云登天之感,缥缈如仙,诗人兴致不错,隔空招手,想和山上的行人问个好,可是手刚举起,小舟便疾驰而过,人如飞鸟奔向远方。张开的手臂,可不正像展开的鸟翼。

诗句几近白描,却充满了生活意趣,一些小细节看在眼中,酝酿成诗意。那山、那人、那舟、那云,天地旷阔,峰峦错落,虽未写风,却如御风而行,这样的空间构架令人神往。

03.

宋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20岁的苏东坡跟随父亲苏洵、携弟弟苏辙一同赴京求仕,首次出蜀。

北宋的政治局面有些复杂,朝臣有派系之别,自范仲淹主持推行“庆历新政”后,保守派和革新派的矛盾日益尖锐。#创作挑战赛六期#

所以,这爷仨入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拜码头”,这对政治生命极其重要。

从苏洵当时的选择看,他选对了人,成为了欧阳修的门生,因为欧阳修正是第二年贡举的主考官。

当时苏东坡应试的文章是《刑赏忠厚之至论》,梅尧臣为欧阳修的副手,阅卷时发现此文不但行文流畅,而且思维缜密,尤其还引用了他不知道的典故,因此他拿着试卷去问欧阳修,没想到欧阳修也不知道此典出何处,但从文笔看,疑似自己学生曾巩之作,为了避嫌就判了第二名。

有趣的是,那一年的科举考试,状元恰恰就是曾巩。

放榜以后,苏家二子齐中进士,轰动京师。按照惯例,苏东坡要登门拜谢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好奇,就问他文章典故出自何处,苏东坡抿嘴一笑,告诉欧阳修是自己编的,取孔融“想当然”之意。

从那以后,欧阳修是走到哪都夸苏东坡,认为他将来必大有作为。

奈何,就在苏东坡要一展拳脚的时候,他母亲程氏不幸病逝,因此苏东坡和弟弟苏辙归眉山丁忧。

程氏是当地的望族,苏东坡的外公程文应官大理寺丞,为眉山首富。苏洵娶苏母时,苏家还很穷,所以苏母属下嫁,当时苏母18岁。

而苏洵不务正业,27岁了还不知书,四处东奔西走,因此孩子的教育都落在了苏母身上。

苏母生了6个孩子,长子苏景先和三个女儿皆早逝,小女儿苏八娘(东坡的姐姐)嫁给程之才后,经常受到虐待,18岁就郁郁而终了。

程之才的母亲是成国太夫人,父亲是程夫人的哥哥,也就是苏东坡的舅舅,所以这段关系比较乱。尤其苏八娘死后,苏洵和程家就闹僵了,老死不相往来。

后来王安石变法,程之才站到了新党派这一边,与苏东坡对立,直到苏东坡晚年贬惠州时,两人才化干戈为玉帛。

野史中有很多关于“苏小妹”的传说,实际上苏东坡并没有妹妹。大姐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二姐14岁时亡,大哥(老三)苏景先在苏东坡三岁时卒,老四就是苏八娘,传说中的苏小妹。八娘死后苏家只剩东坡和子由两子,所以这兄弟俩感情极好。

公元1059年,苏东坡守孝期满,乘舟从眉山赴汴京,途经荆州时,见两岸群山秀美,就写下了这首《江上看山》。次年,苏辙授河南府渑池县主簿,苏东坡有诗相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