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青年报教育报道的理念与特色
顶端新闻
2024-10-28 16:48:21

移动互联时代,主流媒体该如何做好教育报道,做到“守土有责,更要守土尽责,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1],又“要敢于引导、善于疏导,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2]?

教育报道一直是中国青年报的优势领域。多年来,报社一直致力于培养专家型的教育采编队伍。我们做教育报道,不仅要做教育政策的宣传者,也要做教育问题的发现者,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助力者。

在讲述生动的个体故事的同时,我们为不同领域的青年们鼓与呼,推动相关体制机制的变革,更是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建构社会变革大潮中青年人的家国情怀,践行“服务青年成长 推动社会进步”的宗旨。

01

一、努力让更多人站在同一教育起跑线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

青年既是我们的报道主体,也是我们的服务主体。教育公平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报道的关键词之一:只有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才能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年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实现各自的人生梦想。

教育公平涉及方方面面。宏观层面,我们关注教育公平的三个关键节点:入口公平、过程公平、出口公平;微观层面,我们更关注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希望为他们营造更公平的成长成才环境。

简而言之,我们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而是以青年的成长成才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教育的短板弱项;我们也不是单纯的“质问者”,而是深入教育的不同领域研究痛点问题,站在全局视角,系统观察这一领域的变革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我们要做发出理性声音的“建设者”,分析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挑战,为相关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以教育界最有名的数字——4%为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国际公认的考核各国教育投入的主要指标。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到GDP的4%。这一数字体现的是国家能力及国家考虑对教育支出的优先程度。它是教育发展的压舱石,守望着教育公平与质量。然而,解读这一数字不是容易的事情。谁能问清楚,谁能答清楚?如何让更多的公众,理解并关注4%这一数字背后的国家行为和国家意志?

我们从本世纪初开始,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上找到两个特殊的“出卷人”与“答卷人”:“出卷人”是被戏称为“4%专业户”的群体——由关心4%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组成,每年都会对着国家账本提问与4%相关的问题;“答卷人”则是相关部门列席全国两会的工作人员,每年都会认真详细地回答代表委员与4%相关的问题。

正是在不停的追问与回答中,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经费的结构不断调整、完善。我们的报道如实记录了这一过程,为主管部门科学调整教育经费的结构提供决策参考。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几代人保障教育投入的梦想终于实现。

对4%的报道没有随着它的实现而结束。一系列新关切随之而生,我们的报道也随之转移到新领域:如何守住4%底线?如何调整教育经费结构?如何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连续11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在“11连”的背后,体现的是党中央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地位,体现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

再比如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与此同时,其子女或在农村留守,或在城市流动,或在留守与流动间转换。

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都对我们固有的教育模式,更是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挑战:从入口公平——到哪里上学?到过程公平——如何上好学?再到出口公平——如何找到好的工作?

我们从本世纪初就关注到这个问题,并对这个群体面对的全过程的教育公平问题,以记者调查、专家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持续多年的跟踪报道。

2015年初,上海大学一名博士撰写的《返乡日记》再次引发了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舆论热潮。这些留守或流动儿童的家庭,以及孩子自己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他们是否还有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愿望……我们希望对此进行深度调研,回应社会关切。当在一个学术刊物上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李涛一篇与此相关的文章时,我们立即联系到李涛。我们了解到,李涛以四川的一个贫困乡村为样本,从学校、老师、学生、政策等不同维度深度剖析了乡村教育生态。踏破铁鞋无觅处!我们当即邀请李涛开设《乡村教育田野深描》专栏,以他调研的乡村为样本,对当时的乡村教育状况进行剖析。我们没有回避教育面临的难点,既指出了当前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这个“带露珠、接地气”的调研专栏,先后刊发了《别让“新读书无用论”撕裂乡土中国》《探秘乡间底层孩子的日常“江湖”》《政策误区让农村教师岗位成过渡》等10篇文章,为公众打开了观察乡村教育的新视角。

这组报道持续了将近三个月,多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或评论。这组主动设置议题的报道,也为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政策调整提供了参考。

□ 2024年8月14日,在浏阳市荷花街道新月社区,孩子们在游泳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游泳(无人机照片)。2019年至今,该街道举办的暑期公益游泳培训活动已累计向3000余名小朋友教授游泳技能和相关安全知识,其中大部分为困难家庭儿童和留守儿童(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

02

二、啃下体制机制改革报道的“硬骨头”

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4]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5],并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多年来,报社与人才相关的名篇,表面看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群体的故事,但背后折射的是在国家发展大背景下,如何创新与人才相关的体制机制,如何给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与平台。

以高校人事人才制度改革为例,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因为其敏感性和复杂性,采写不易:采访量大,线索繁杂且敏感,案头梳理工作极重。但是,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主流媒体应该啃下的“硬骨头”。中国青年报一直在教育的专业领域里深耕,系统观察青年师生等群体的成长状态,在与青年相关的重大体制机制上发声,为更多学校更广泛群体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3年夏天,中国人民大学的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出圈了:这所人文社科类的一流学府,有了首位“90后”教授。与他一同破格晋升教授的,还有另外三位“青椒”:两位34岁,一位35岁。当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发布该信息时,我们既激动又疑惑:激动的是在这所一流学府,“90后”也能当正教授了;疑惑的是,几位年轻人脱颖而出的背后,是什么力量在主导?凭借业内多年积累,我们得到中国人民大学的信任并愿意接受独家采访。从党委书记到人事处长到普通教师,我们与改革的推动者、实施者到受益者等各个不同利益相关体进行深度访谈。原来,改革是在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学校自身发展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开启的。此次改革不是仅仅面向教师群体,而是教师、管理职员和教辅人员三支队伍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最终要打造一个“不唯论文”“干什么评什么”“让每个人都有赛道”的人事人才评价体系。我们试图还原这场改革的全貌,分析难点,提炼亮点,为更多高校提供借鉴。

“孔雀东南飞”由来已久。2005年,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利民就曾在全国两会上为兰州大学抱屈:十年流失一个兰大。近些年来,在地域、科研平台、薪酬待遇、自然环境、生活保障等多重因素叠加下,人才流失成为很多中西部高校无法言说的痛。

这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教育难点。2022年,报社驻湖南记者报了一个线索:南华大学——这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的地方大学,近几年培养和引进近百位高层次人才。为什么一所三线城市的地方大学能够“逆风飞扬”?为什么这么多的青年学者愿意到三线城市来工作?薪酬、地域、生活等等,到底是不是最重要的吸引人才的要素?青年学者需要怎样的成长空间?在采编充分沟通后,记者专程赶到衡阳,在学校开始一场蹲守式采访,试图找到答案。让我们触动的是,这所学校的人才举措就突出一个“真”字。比如,在学校的人才诚聘书上,联系人是书记和校长;在科研方面,学校也会尊重科研规律,给科研工作者更大的施展空间;与此同时,当地也尽量提供与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相匹配的事业平台,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

□ 2024年8月13日,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川主乡铁佛村,留守儿童学生在了解蜜柚栽培技术知识(新华社发 邓良奎/摄)

03

三、培养有家国同构情怀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6]

对主流媒体来说,在青年的个体发展和家国情怀之间如何做好协调,是必须直面的问题,也是考验主流媒体是否能够坚守定力,在守土有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到“守土尽责”。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公开。对台企台胞来说,这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

如何让更多的台湾青年知晓大陆对他们敞开大门,给予他们各项平等待遇并愿意到大陆来发展呢?我们先后沟通近20所台湾青年求学相对比较集中的高校,请他们推荐合适的报道对象。最后决定从结果导向倒推,以职业为抓手,契合相应的新闻节点,推出“我在大陆”系列融媒报道。

从9月到12月,我们每月集中一个职业——从老师、科研、医生到创业者,每次找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四五位台湾青年,展现他们在大陆生活成长的真实感受;此外还以《我在大陆迈入科研大门》为题,专门制作一期《青年茶座》视频节目,邀请台湾青年讲述在大陆学习、科研、生活的趣事,用可视化的方式诠释台湾学子在大陆的“初体验”与“深融合”。

作为一个青年特色鲜明的媒体,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我们义不容辞。

以高考为例,每到高考志愿填报季,付出与回报的比值左右着不少家长和考生对专业的选择。近些年来,“逃离工科”逐渐成为一个现象。因为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社会地位等多重因素影响,大量的拔尖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不再投向传统的艰苦工科专业,而是转向银行、金融、法律等热门行业。

从家长和考生的个体选择来说,利己,无可厚非。但是从国家发展需要来说,很多专业设置背后都有战略考量。主流媒体必须面对这个问题,并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2020年7月中旬,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后改名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了历年来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科专业名单。在认证有效期内,名单所列专业的毕业证书或相当于一张国际流动“通行证”,在行业认可、职业对接、国际接轨、教学质量等四个方面都有优势。

当时正值高考季,如何向更多的家长和考生传递这份名单背后的“含金量”,引导更多考生报考工科,助力他们成长成才,投身制造强国的建设?

我们与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等单位沟通 ,决定尽快联手推出这些硬核专业的报考指南。当时,只有一周左右的准备时间。我们全员加班加点,请来业内专家,录制视频,解读专业。同时,“一鱼多吃”,为适应不同群体的阅读习惯,消息、深度报道、微博、海报等多种传播形态同步上阵。

没想到,这份仓促上阵的报考指南,博得行业和考生的好评。教育部门、工程院领导表示:中青报联手评估中心,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正在填报志愿的考生起到了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很多教育主管机构把中国青年报的指南转发到相应的学校或考试院,请他们转给学生和家长做参考。此后,我们与评估中心联手,连续做了三年报考指南,专业解读者不仅有业内最权威的专家——院士,也有行业“大咖”,更有青年学子讲述他们自己就读该专业的感受,并代表学弟学妹提问。

针对不少家长提出的“一次看个够”的要求,我们增加了节目直播的传播形态,并引入产品思维,对产品进行分类、分时段传播,借力外部平台,让这杯“老酒”的香气飘得更远。

传播效果也一再升级:有媒体效仿推出类似的报考指南;它变成业内口口相传的现象级产品,推出的三个半小时直播,全平台实时观看人数超160万,并引发了高校间的高招“带货”热潮……此外,连续四年的报考指南都做成光盘,送给全国与此相关的1300多个专业的高校及业内专家、行业专家,以及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等机构。

在正能量转化成大流量的背后,我们与评估中心总结这四年的报考指南,就是遵循了一个宗旨:为国为民。(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社教育科学部主任)

【注释】

[1][2]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OL].2019-01-25[2019-09-19]https://www.gov.cn/xinwen/2019-01/25/content_5361197.htm.

[3]新华社.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OL].2016-09-09[2024-09-19]https://www.gov.cn/xinwen/2016-09/09/content_5107047.htm.

[4]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OL].2018-05-28[2024-09-19]https://www.gov.cn/xinwen/2018-05/28/content_5294322.htm.

[5]新华社.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2022-10-25[2024-09-20]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6]新华社.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OL].2024-05-11[2024-09-19]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5/content_6950473.htm?tt_force_outside=1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10期

原标题:《教育报道要敢于引导、善于疏导——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新媒体编辑:梁益畅  安雨帆(实习)

来源: 中国记者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