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际博物馆日
驻正新
2025-05-19 07:16:52
 #创作挑战赛八期#  #顶端2025夏日创作季#  #青铜文创我来AI#  #打开夜河南的N种方式#  #来河南总有一本书照亮你#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强调博物馆在科技、社会和环境变革中需主动适应角色转型,通过创新实践连接文化身份、守护文化遗产并推动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今年活动的亮点与解读:


一、主题解读:博物馆的三大核心使命

  1. 文化身份与创新驱动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守护者,更需成为社会变革的参与者。2025年主题呼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重点聚焦:

    • 青年力量:通过教育项目激发青年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如宁夏博物馆的“博物馆之友”计划。

    • 技术创新: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观众体验,例如上海鲁迅纪念馆的“拓印寻迹”活动融合AR技术。

    • 非物质遗产活化:北京陶瓷艺术馆通过3D打印和数字人交互系统,将传统制瓷技艺转化为沉浸式体验。

  2. 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

    博物馆需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如宁夏的“流动博物馆”将研学课程送入校园,打破空间限制。


二、主会场与全国特色活动

  1. 北京主会场(大运河博物馆)

    • 重磅展览:推出《看•见殷商》特展,汇集321件套殷商文物,揭示殷墟考古的历史意义。

    • 数据发布:公布全国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国际交流:启动“文明桥梁计划”,推动文物出境展览,并签约亚洲文化遗产联盟。

  2. 地方亮点活动

    • 上海

      • 夜间文化市集:徐家汇书院广场的“申活集”融合文创销售、非遗美食和VR互动。

      • 沉浸式剧本游:徐光启纪念馆推出亲子主题活动,以剧本游戏还原科学家生平。

    • 宁夏

      • 修复成果展:展示60余年文保修复历程,传递“匠心复华”理念。

      • 非遗融合:诗词音乐会结合话剧、非遗技艺展演,探索文化多元表达。

    • 南京

      • 古琴文化展:以古琴为纽带,串联江南贡院与文人雅士的生活美学。

      • 文创市集:科举博物馆推出“国潮文创季”,线上直播与线下市集联动。

  3. 国际视野

    • 广西博物馆引入意大利庞贝文物特展,首都博物馆举办“峇峇娘惹的世界”南洋文化展。


三、创新实践与未来趋势

  1. 数字化与跨界融合

    • 虚拟参与:晋祠博物馆通过抖音直播拆解斗拱结构,普及古建筑智慧。

    • AI技术应用:宁夏博物馆联合中国知网探讨AI在文博研究中的潜力。

  2. 教育功能深化

    • 馆校合作:太原晋祠博物馆将历史课堂搬进校园,以拼图实践活化“剪桐封弟”典故。

    • 青少年实践:南京科举博物馆结合小满节气,开展农耕文化与科举精神融合的研学活动。

  3. 文化消费新场景

    • 北京陶瓷艺术馆打造“陶瓷+文创”消费矩阵,推出定制化手作烧制服务。

    • 成都川菜博物馆以“无限量小吃街”吸引游客,让文化体验与味觉记忆结合。


四、国际博物馆日的意义与展望

自1977年设立以来,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从“文物保护”逐步转向“社会共建”,2025年标志着博物馆职能的第三次跃迁——从“静态守护”到“液态平台”。未来,博物馆将更注重开放性(如上海土山湾牌楼特展)、包容性(如宁夏的公益鉴宝活动)和技术赋能,让文化遗产在快速变革中焕发新生。

如需了解具体活动时间或场馆信息,可参考各博物馆官网或新闻报道来源。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