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发挥共情传播的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9-13 09:04:56

后真相时代情感先行背景下,共情传播在舆论热点事件中所引发的心灵共振与情感共鸣,成为影响舆论热点事件走向与演变的重要因素。共情能够激发善良的超能力,加深不同群体的相互了解,激发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最终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强大的情感资源。但共情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其传播的量度失衡,容易裹挟着公众的情感倾向与价值观念,导致情绪化的判断和行为,造成群体对立、议题极化,催生严重的网络舆情危机。因此,各方需共同努力,对舆论热点中的共情传播加以正确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过度共情、减少非理性共情传播,以共情凝聚社会共识,促进共情与理性的有效结合。

有效引导公众共情的正确流向

后真相时代,情绪化舆论热点事件占比越来越高,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也变得更为复杂敏感。舆论热点事件中,党和政府有关部门要用共情式的危机处理方式,面对质疑和批评要学会倾听,积极主动安抚公众情绪,积极回应公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唤,确保舆论场信息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通”,实现与公众情感的同频共振。

在共情传播作用下,公众容易突破年龄、阶层、性别等圈层界限,产生聚拢和围观效应。要心存仁爱与民共情,主动打破官民之间的壁垒与隔阂;要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寻找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平衡点,相互包容促使公众情感表达趋向理性,使不同身份背景的受众在交流与互动中形成共识。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在为民办实事中要增强为民情怀、培养共情能力,聚合多元共治意愿,形成凝聚社会共识的有效机制,激活和唤醒共情交流路径,形成舆论引导合力,进而形成更为强烈的认知共情和情绪传染。要因共情而宽容,对舆论热点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学会用群众的视角察民情、用群众的办法解民忧,有效引导公众共情的正确流向,提升共情在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的实效性。要从共情的低姿态出发,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学会与民共情、干群同心,以“最大公约数”达成社会成员间的共识。要学会用小道理说服人,以分众化精准传播思维化解矛盾,降低公众“心理噪音”,减少基于情感的舆论审判,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共情中达成社会共识

共情是一种纽带,是连接人的桥梁,是凝聚共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共通情感产生由此及彼的代入感,能够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价值的高度认同。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在舆论热点事件中,要注重不同受众特征,注意公众在场感和获得感,用共情叙事触发公众的朴实情感,实现文化情感共振,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快速重塑社会共识。把握受众心理,尊重受众差异需求,让情感个体向情感共同体演变,以情绪共振带动舆论共鸣,以理性认知主导共情传播,避免非理性情绪的反噬。以共情言说为阐释基点激活公众共情因子,以公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传播话语及话语方式,纾解公众不良情绪,避免公众陷入“情感枯竭”。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通过语言、图像、场景的情绪刺激和事实呈现,理性叙事后的感知、理解和接受,使公众言论表达回归理性,避免盲目跟风。

在舆论引导过程中,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要在公信力加持和权威性内容赋魅下,通过提升共情传播表达的力度、精度和深度,以情感的沟通、理性的说服、价值的认同为信息符号,透视真相、平息争议,形塑更强的共情感染力。要唤醒共同的情感基础与理性的批判意识,激发和引导民众的情感共鸣与感情共振朝着理性方向发展,使公众在舆论共振中达成有效共识,推动舆论热点事件朝着有序可控方向发展演变。

加强共情议题设置

网络公共意见领袖是情绪从私人性到群体性质变的关键,其对舆论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能直接影响舆论热点事件发展进程与演变方向。意见领袖要利用舆论热点的共情性,精准回应不同公众的诉求与困惑,选择容易激活公众积极情感的议题,通过与被共情者建立情感纽带,真挚表达确保共情真实,避免出现群体极化从而造成恶劣影响。要将自我“客体化”,提升代入感,用共情议题寻找公众共鸣点,抑制自我中心化偏差,促使共情摆脱自我中心的禁锢,激活共情因子,推动公众同理心形成。

共情议题设置要把握时机,用有温度、有情怀、有思想内涵的解读引导舆论,传播社会正能量,最大限度减少谣言的滋生与蔓延,避免不当言论引发网民的情绪化、极端化,有效纾解公众“共情回路”的阻塞障碍,让事实说话,让真相证言。要在事件人物与受众、报道与受众之间产生情感共振,激发民众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实现跨越圈层的心理联结和社会情感认同,推动“精准共情”的实现。意见领袖要提高共情感染力,重建权威诚信形象,避免公众因躁动偏执等与官方产生对立情绪,引导公众理性面对、多方探求事实真相,避免共情跑偏、舆论走向失焦局面。

促进共情传播与理性有机结合

公众出于情感、利益、价值的相似感受或经历遭遇,在共情效应下不自觉地代入,与公共热点事件当事人产生情感共振,带有强烈意愿去表达诉求、发泄情绪。但过度共情可能导致公众情绪失控,进而成为网络暴力的助推器,导致个人情绪被裹挟,正义真相模糊不清,呈现出低智商、无意识的状态。

因而,公众要避免过度共情,不要被别人的坏情绪伤害裹挟,要快速识别共情陷阱并及时抽离,强化理性思维能力,摆脱共情困局。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要共情关怀不要共情忧伤,提高理性认识力、判断力与媒体素养,避免盲目从众引发非理性狂潮。社会各界要尊重公众在网络舆情中的主动性和表达权,积极构建理性客观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理性共情,也要坚决摒弃排外共情、排异共情、偏颇共情、模糊共情以及泛娱乐化共情等非理性共情表达。通过共识性传播与分众化传播的有机结合,唤醒公众共同情感基础与理性判断意识。

公众要珍惜个人意见与情绪的表达权,有分寸、有节制地进行信息发布与共情分享,避免舆论因集体非理性表达而失焦,避免情绪失控和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培养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摆脱共情的阴暗面,学会适度共情、理性思考,维护自身情绪的边界,保证观点的客观性与事实的真实性。要警惕共情效应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换位思考和设身处地考虑别人,不要被不良情绪裹挟,“群情激奋”地盲目跟风站队,要让共情与理性完美结合。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刘娟报纸 张黎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