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11月24日:今天夜里,阴天有小雨,明天白天,小雨转晴天,西北风4级左右,阵风7到8级,6℃~12℃。
随着冬意初现,寒气逐渐弥漫,温县的天空竟然飘起了“雪花”。
然而,这并非真正的雪,而是秋末初冬之际湖畔、水系特有的一幕——“雪景”。
每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初,温县的芦苇田逐渐转白,成片的芦花如同漫天飞雪,将冬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中的这句经典描绘了芦苇的美丽景色,而这样的场景在温县时常看到。
芦花飞雪,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意境,一种文化的传承。
雪花非雪,芦花胜雪
小雪节气已过,天气逐渐转凉。
此时的温县呈现了一幅绝美的图景。“芦花飞雪”成为了这个季节的代名词。芦苇,这种多年水生或湿生的禾本科植物,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美丽的外观,成为了湿地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芦苇从初生的“葭”到开花前的“芦”,再到花后果实的“苇”,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美。
芦苇的茎秆挺拔,叶片修长,花序则显得苍茫而优雅。当寒冷的气息愈发浓厚,芦苇便用它那蓬松的花朵,为水边的景色增添了一抹淡赭色的烟雾,形成了罕见的“芦花飞雪”景观。在古代,文人们常常选择在夜晚赏芦,认为此时的景色最为迷人。清代厉鹗就曾赞美“花时月泛最佳”。
古韵今情,赏芦雅趣
芦花盛开时,如同雪花覆盖了整个河滩。
明代文学家张岱在其著作《西湖梦寻》中描述了芦花美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照之下,洁白如雪,大是奇景。”而在《红楼梦》中,大观园内也有一个名为“芦雪庵”的地方,贾探春邀请宝玉前来参加诗社活动时,信中所提的“棹雪而来”,正是借用了芦花如雪的意境,邀请宝玉乘舟穿越这片“雪海”。
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并未随时间流逝而消逝。现代作家郁达夫在他的作品《西溪的晴雨》中提到,观赏芦苇的最佳时期是在农历十月的中旬,尤其是有月亮的夜晚,景色更加动人。芦花与秋雪、月夜与泛舟,古人赏芦的乐趣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向往。
温县美景,诗画同源
对于那些渴望逃离都市喧嚣,寻找心灵宁静的人来说,温县的芦苇荡无疑是一个理想的目的地。在这里,你可以亲身经历《诗经》中“蒹葭苍苍”的唯美画面,体验自然之美带来的感动。
慈胜公园、子夏公园、滨河公园、环城水系、黄河河滩……温县的芦苇荡,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一幅动人的画卷。清晨,一望无际的芦苇在阳光的照耀下轻轻摇曳,仿佛是大地上的绿色诗行。午后,阳光穿透芦苇的缝隙,投射出斑驳的光影,整个芦苇丛就像是大地的调色板,绘制出世间最纯净、最朴素的色彩。傍晚时分,芦苇随风轻摆,发出沙沙的声音,那声音如同大地的呼吸,又像是自然的乐章。
初冬之旅,心灵净化
每一根芦苇都是独立而坚强的存在,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海洋。
微风吹过,芦苇丛中发出沙沙的声音,那是大地的呼吸,也是自然的乐章。阳光透过间隙,斑驳陆离的光影在芦苇叶上跳跃,形成一幅生动且变幻无穷的画面。这是一首无需言语解读的诗,一首只有心灵才能感知的交响曲。芦苇不仅具有外在的美丽,更蕴含着内在的精神力量,它们不惧恶劣环境,不畏艰难险阻,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鼓舞。
在这个初冬,不妨走进温县的芦苇荡,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
这不仅仅是一次对美景的探索,更是一次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当你置身于这片芦苇的海洋中,看着芦花如同雪花般飘落,你会深刻体会到,《诗经》中的那句“蒹葭苍苍”不仅仅是文字,更是眼前活生生的现实。
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旅程,它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崔新娟 黄福兴 整理
版权所有:温县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8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642004
版权声明:本文为《今日温县》(微信号:jinriwenxian)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总编辑 | 周双林 监 制 | 王红亮
主 编 | 崔新娟 责 编 | 崔沙沙
校 对 | 王孟杰 编 辑 | 杨玉洁
公众号改版后推送经常被淹没
记得关注加星标★把它捞上来哦!
点击分享或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