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朋友作品推荐 永远的精神家园
用户闲庭信步
2024-11-04 08:00:00
  #顶端秋日创作季## 
文/李树芳
永远的精神家园
   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走近河大图书馆,是我们这届新生入校报到后的那天下午。办完所有手续后,我便在校园信步浏览。九月的校园,天高远而碧蓝,眼前的一切都让初来乍到的我感到好奇新鲜。
   不觉到了图书馆前,一座宏伟大楼赫然矗立,它是学校的六号楼——博文楼。这是一座中西风格相结合的新式建筑。这座中西合璧的庄严建筑,以恢宏的气度启示着里面的文化珍藏,以独特的风貌闪耀着恒久魅力。它曾是全国高校先进图书馆,在当时的国内高校图书馆中很有影响。它是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淳朴的馆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馆藏优势。站在博文楼前,浓郁的人文气息使人心怀敬畏。
   走进大学,就是想系统地读点书,利用大学的优良资源酝酿实力。图书馆藏书应有尽有,借了书,就到对面的阅览室去看。阅览室是学校的七号楼,叫博雅楼。1936年夏初,梁思成和林徽因到开封调查古建筑,在参观河大时被博雅楼的精妙设计所吸引,飞檐悬挑,典雅端庄。
   博雅楼内设施齐全,宽敞明亮。每个学子都想充分利用学校的设施做自己的梦。那时除上课外,差不多时间都是在图书馆阅览室度过的。它是一处精神栖息地,有种安静的氛围。走进阅览室自然而然谁也不会大声说话,连咳嗽都尽量压住不大声。这种氛围能使人专心读书,有一种无形的仪式感。
   每次走进图书馆阅览室,都感到书籍对生命的威逼。要读的书太多,总感到时间不够用。望着浩渺的书海,不知自己何时才能窥其于万一?
   计划先通览中外文学史,然后在其指导下系统地阅读中外各个时期的名著。然后再看文学理论,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书。
   在时间有限,不能什么书都读的情况下,只能读那些需要仰视的书,读那些能导引我们向大师逼近的书,也就是读经典。经典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不朽之作,是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它触及了人类共同感兴趣的某些重大问题,提示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
   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财富,在阅读经典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走进大学值得高兴的是,一切都变得轻松自由,和中学那种被清规戒律束缚的感觉完全不同。大学上课课时少,自学时间多。尤其中文系一般都是上大课,不点名,来去自由。想学可以尽情地学,不学也没人强迫,完全靠自律。若遇到没兴趣的课,就溜到阅览室看书。
   那时常常喜欢独坐窗前,窗外青松翠柏,满眼葱茏。看倦了就纵目远眺,赏会儿风景。
   阅览室人满无座时,就到铁塔湖边去看书。那也是一处看书圣地,清静宜人,可谓在野阅览室。湖边绿草如茵,间有野花点缀,无风时湖面如镜,有风时薇荡涟漪。看累了,就听听铁塔铃声,看看湖中倒影,感受湖的温柔和塔的刚直。那种贴近自然的喜悦和读一本好书的快乐,感觉非常好。
   阅读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名著都喜欢,有的名著看了几页就不想再往下看,好像与自己的感觉系统不对位。有的名著一看开头就能被吸引,就能感到与自己的人生信号有对应关系。
   读莎士比亚,喜欢他的《威尼斯商人》,欣赏他在典型创造上丰富多彩的个性描绘。
   读歌德,欣赏他笔下浮士德那颗永远探索不止的灵魂。
   读雨果,喜欢他的《悲惨世界》,叹服大师笔下社会场景的宏阔和人物的丰富。
   读司汤达,欣赏他的《红与黑》,感叹大师在悲剧命运的背景上表现社会历史的深刻。
   读托尔斯泰,喜欢他的《复活》,欣赏他笔下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也欣赏他对人生平实而深邃的思考。
   读易卜生,喜欢他的《人民公敌》,对他笔下的优秀个人面对社会庸众的孤独和勇气,深感同情和共鸣。也喜欢他戏剧语言的凝练和犀利。
   读狄更斯,喜欢他的《双城记》,悟出人生应充满历炼,经历险恶。
   荷马史诗在古代希腊被视为文学经典,对欧洲文学发展有很大影响。但我更喜欢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伟大的叛逆者,他是反专制争民主的英雄,马克思对他赞誉极高。
……
   有段时间,对传记和回忆录产生了浓厚兴趣,我读的第一部传记文学是《贝多芬传》,他一生饱尝人间苦难,但他却唱出了欢乐颂。读世界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总会受到不同启发。在传记作家那里走进历史,感受作家命运,必然会与心灵感受交融在一起。在不同人物的命运故事里,通过细节触摸历史,认识体验会更加深刻。所以在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前,如果有他的传记或回忆录,我喜欢先看传记或回忆录。这对理解作品十分有益,也为选读作品避免了盲目。
   那时每天都神游在十九世纪的小说里,神往在十九世纪的文学殿堂里。每天都在大师的名著里感悟,它让我体味到了不同的人生经验,看到了不同的人生景观。大师笔下那些性格和经历各异的人物,不管与我多么不同,都是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内在经验理解的。
   我从大师的作品中看到了人性的深度和广度,它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我,使我能够保持一份内心的自由和免疫力。
   后来对哲学也产生了兴趣。文学本身就是哲学的具体化,如果说文学是人生感受的表达和人生画面的描绘,那么哲学则是对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和体悟。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文学和哲学是息息相通的,搞文学的人不能没有哲学的素养。所以读点哲学方面的经典完全有必要。
   读经典的深远好处是,它让人对平庸书籍有了本能的排斥。从长远看,经典给人的营养必能滋养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读经典,并从经典中寻求思想的源头和思考的动力,尽管时代变迁,但仍能从经典中得到启发。
   有时读什么书随心情,或小说或传记,或历史或纪实,抑或散文随笔等。这样的泛读会让人思绪活跃,享受思想的自由。     
   我对河大图书馆怀着永远的感激,它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它把我带到了世界文学的宝库,我在这个宝库里走了很小一个角落,但一旦走了进去,就获得了基本的鉴赏力。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走到何方,我都不会忘记河大图书馆。不会忘记图书馆阅览室的屏息阅读;不会忘记图书馆前和学友的切磋探讨及留影;更不会忘记最后一次告别图书馆时的小插曲。
   在我办理离校手续准备离校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那天上午,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到学校财务处领了50元派遣费,折成卷攥在手中,两手习惯地插在上衣口袋里,匆匆到图书馆办理清书手续。
   图书馆里人很多,好不容易才排到跟前。我将清单递给图书馆的一位老师 ,他递给我一张表格让签字。我一手接过表格放在桌上按住它的一角,一手拿笔在上面签了名字,顶多不过两秒钟。等我将手再伸进口袋时,发现钱没了。
   我一时大惊,说了声“钱丢了!” 
   图书馆老师急忙问:“多少钱?”
   我说“50,刚从财务处领的派遣费。”
   老师又问“从财务处出来有没有人尾随?”
   我说“没注意。” 
   “别急,我们想办法!”图书馆老师安慰我。
   他们立即给校保卫处打了电话,并及时锁上了大门。
   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师站在凳子上,对着借书的人群说:“咱们一个同学的钱丢了,谁捡到了请交到图书馆!”说罢,他目光巡视了一下人群。
   但人群中没有反应。很快,保卫处的老师开着摩托来了。
   他们进来后随即又关上大门,两人守在门口,其余的人分布在院子各处。其中一位老师站在院中,对着借书的人们说:“一个同学的派遣费丢了,大家帮着找一找,钱不会出这个院子!”
   人群中有种骚动,大家议论纷纷。
   一个学生喊道:“搜!别让小偷跑掉。”
   保卫处的老师不动声色,在院里四处转悠。
   大约十分钟后,大门打开了,借书的人们一拥而出。
   我想完了,钱肯定找不回来了。我绝望地站在那里,心情沮丧极了。没有派遣费,我将无法到洛阳地委组织部报到。
   这时保卫处一位老师走过来,朝我肩上拍了一下,说:“钱找到了!”
   “真的?”我半信半疑。
   他说:“你来!”
   我跟着他走到靠墙放的几块“书目介绍”黑板前,他朝黑板缝里一指说:“呶,在那儿!”
   我一看,黑板缝里果然有一卷钱。老师弯下身将钱捡起递给我说:“数一下,看少不少。”
   我接过数了一下,正好50元。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连声地说着感谢的话。
   钱的失而复得,真该感谢图书馆和保卫处的老师。若不是图书馆的老师及时通知了保卫处,并及时锁上大门;若不是保卫处的老师及时赶到现场,采取了有效措施,这钱是找不回来的。
   保卫处的老师说声“再见”,就骑着摩托又忙别的事去了。
   我想我应该向图书馆的老师道声感谢,感谢他们没有因学生即将离校而放弃责任心,放弃关爱。
   我目寻着要找的老师,但他们实在太忙了,不停地穿梭在书架和借书的学生间,使我连道谢的机会都没有。
   我只好怀着对他们的深深敬意告别了图书馆,告别了永远的精神家园。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