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坝精神采访系列(75)||【刘冠三】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支治黄大军(上篇)
恒笙&王绵民
2024-09-07 05:51:33

#峥嵘岁月 奋斗史诗#

写  在  前  面

有了三门峡大坝,黄河始安澜。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大型水利工程的“长子”,倾注了国家领导人的心血,创造了数不清的共和国第一,它是新中国水电建设的摇篮,也是世界多泥沙河流治理的中国方案,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水电建设的“奇迹”,记录了成千上万水电人激情燃烧的岁月。#创作挑战赛五期#

从2023年4月份开始,以三门峡著名作家董建华老师为首的一群志愿者们,克服重重困难,上门入户,甚至来到病床前,抢救性的采访了一部分第一代三门峡大坝建设者。截止目前,已经整理出了六十余篇采访记录。我也有幸作为采访团成员参与其中。#双星计划2周年#
三门峡大坝建设者系列采访文章首发《三门峡评论家协会》和《君笑文园》公众号。经取得董建华老师同意,从2024年6月13日起,本顶端号陆续转发分享。

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支治黄大军(上篇)

——黄河三门峡工程局组建初期的有关领导和人物 

文  刘冠三   整理 董建华

黄河三门峡工程局,这支机械化施工队伍,是新中国经过三年经济恢复,于19551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黄河三门峡正式成立的第一支治黄水利大军。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高瞻远瞩的周恩来总理,将兴修水利与治国兴邦作为现时国策。在治理黄河上,“统一规划,全面治理”,做到高要求、高起点,一步到位,不留隐患。为创建一支机械化的水利施工队伍,培养出技术一流的人才,建设成高质量的工程,周总理要求将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培养队伍的大练兵场、大军校,并一直关注黄河三门峡这支水利施工队伍的组建。要求水利部、电力部李葆华、刘澜波两位部长推荐有经验的领导干部、技术全面的工程技术人员,选派到三门峡去。

黄河三门峡原貌

黄河三门峡工程局被任命的局长、副局长都是周恩来总理在两部委推荐的领导干部中亲自选定的。子厚老领导深有感触地说:“三门峡这支队伍顺利组建,是两部大力支持、周总理亲切关怀的结果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胜利建成,也是周恩来总理呕心沥血的结晶。”

下面记录三门峡工程局组建初期立下汗马功劳的有关领导和人物。

1刘子厚当时是湖北省较年轻的省长,有领导治理长江荆江工程的经验。他是河北省任县人,1909年出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一位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的老革命家。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河北家乡搞后勤运输工作,有著名的“布袋”队长之称。1946年李先念领导新五师在中原突围时,他带领一个团的兵力,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顺利地到达了陕北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湖北省省长,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局长,河北省省长、第一书记,国家计委副主任等职。

刘子厚在担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局长期间,以他卓越的领导才能,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突出的组织能力,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高标准,严要求,在没有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以较快的速度组建起三万多人的水利施工队伍,达到了当年组织队伍,当年做施工准备,按周总理要求于1957413日,正式向黄河宣战,揭开了人类历史上新的纪元。神速地斩断黄河,三年建成了高质量的万里黄河第一坝,培养出一支技术好、能打硬仗的施工队伍,为水电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朴实无华的作风,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

2、王化云:被任命黄河三门峡工程局第一副局长的,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王化云1908年出生,河北省馆陶县人。1935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学院。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担任过冠县县长、冀鲁豫行署司法处长、民政处长、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水利部副部长等职。

1946年人民治黄开始,王化云就担任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职务。在1947年与国民党进行的黄河归故的谈判斗争中,他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和支持下,据理力争,迫使国民党在谈判协议上签字,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以洪水淹没解放区,阻挡解放军进攻”的阴谋。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他向主席汇报了黄河的治理情况及历史状况,并建议在三门峡建设高坝以综合开发利用这里的水利资源。由于他精通黄河的历史和现状,毛泽东风趣地称他为“黄河”,后来人们尊称他为“老黄河”。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以及后来的改建,都时时牵动着他的心,他为治理黄河付出了全部的心血。黄河几十年来岁岁安澜,没有发生一次决口,与他领导有方、扎实工作有直接的关系。

3张铁铮日本投降后,张铁铮在东北小丰满水电站从事水电工程的领导工作,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担任过丰满工程局局长,当时任电力部水力发电总局副局长。经过电力部的推荐,他被选定担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的副局长。

张铁铮,1910年生,辽宁省辽中县人。1930年毕业于沈阳电工学校。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局副局长,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副局长,丰满水电管理局局长,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工程局、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副局长,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刘家峡工程局局长,电力工业部水电建设总局局长,电力工业部顾问等职。他的一生是从事水电事业的一生,五十多年来为水电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全部的精力,是一位深受人们尊重的老领导。

4齐文川当时是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分管基本建设的领导工作。黄河三门峡地处河南省,需要有地方领导参加,利于工作的开展,经河南省委推荐,他被任命为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

齐文川1915年出生,河北省井陉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党委书记,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党委书记等职。他在三门峡工作期间,生活朴实,平易近人,团结群众,深受工人们的爱戴和尊重。他1991年因病不幸去世时,闻讯的数百位三门峡人奔赴洛阳,为这位好领导送行。

5谢辉当时是山东省委工业部部长,调三门峡工程局担任副局长职务。三门峡开工建设后,他担任工程施工生产的总指挥。他以身作则,时常深入工地第一线,住在工地,吃在工地,面对面进行生产指挥,对在三年时间内建成一百多米高千余长的黄河上第一座混凝土重力坝,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三门峡枢纽工程建成后,他调河北省任副省长,主管全省的水利生产和建设工作。

谢辉同志1909年出生,山东省莒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省民政厅厅长、省委工业部长,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局长,河北省副省长等职务。他在三门峡工作期间,真抓实干、雷厉风行,深受广大工人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被三门峡人誉为朴实无华的实干家。

6马兆祥 1918年出生,山西省昌县人。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担任县委书记、专员,中南局财委副主任兼湖北省合作总社主任,黄河规划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兼三门峡工程局驻京办事处主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丹江口工程局副指挥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在工程局初建时期,他协助刘子厚局长在人事调动、对外联络、物资供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7王英先1956年从湖北省恩施地委调三门峡工程局,开始担任筑坝二分局党委书记,因工作出色,1958年提升为工程局副局长。在三门峡工程施工期间,敢于领导、善于指挥、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作风,给三门峡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68年为浇筑一段挡水墙,他亲自在施工现场和工人们一起大干一天一夜。以红肿的两眼,迎来了第一次来工地视察的周恩来、彭德怀、习仲勋等国家领导人。在截流时遇到“进占三米,塌陷两米”的困难情况,他组织兵力调整作战方式,一举斩断黄河,显示了他军人的指挥才能。在截流围堰决口进水的紧急关头,他率先跳入激流洪水之中……这些行动都给三门峡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王英先1920年出生,河北省栾城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八路军129师营教导员,中共嵩南县委书记,新四军五师团政委,中共恩施地委书记。1956年后,历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水利电力建设总局副局长,水利水电部副部长,水利部顾问等职。

8刘书田1920年出生,河北省献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献县区委书记,青沧洨县长,湖北省荆州地区青委副书记,湖北省共青团校校长。1956年转入水电部门工作,历任三门峡工程局劳动工资处处长、工程局副局长,陆浑工程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刘家峡工程局党委书记、局长,葛洲坝第一书记,水利部副部长等职。

1956年刘书田由湖北省共青团校校长调任三门峡工程局劳资处处长、筑坝二分局党委书记。期间,他敢于领导,善于组织,在1959年“大战一百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战斗中,率领筑坝二分局全体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年浇筑混凝土110万立方米的好成绩,创全国高产纪录。树立了技术全面、优质高产、能打硬仗的三门峡人的形象,也初显了他善于组织领导的才华。

在生活困难的1960年,他带领三门峡工程局施工人员奋战在洛阳地区陆浑水库的工地上,克服物资供应以及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完成了又一座大型水库的建设任务。而后,他再次率领队伍征战黄河上游人烟稀少、山高谷深的刘家峡水库工地。他敢于组织、善于领导,“以刘家峡带盐锅峡、八盘峡”,以大工程带小工程,充分地利用人力、物力,加快了建设速度,在短短几年内完成建设投产,为甘肃省的广大地区提供了电力资源,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1974年他从黄河转战到了万里长江上。刘书田的一生,是从事水电事业的一生,是为水电事业奉献的一生,深受广大水利、水电工作者的爱戴和尊敬。

9秦定九1957年从福建省南平专员任上调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开始担任局工会主席,筑坝二分局党委书记,195912月被任命为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在三门峡工作期间,他为建成三门峡大坝,培养一支技术全面、能打硬仗的队伍作出了贡献。

秦定九1914年出生,河北省赞皇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太行区偏城县委书记,太行六地委秘书长,福建省南平地区秘书长,南平专署专员。1957年调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工作,历任局工会主席,筑坝二分局党委书记,工程局党委副书记、书记,“515”工程总指挥,北京市人事局负责人,北京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等职务。

 

中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临时工作委员会,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于1957年在三门峡正式成立。第一书记为刘子厚,第二书记为张海峰,成员有王化云、张铁铮、齐文川。后于1959年经中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选举成立了中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委员会。先后担任书记、副书记的有刘子厚、张海峰、齐文川、秦定九、肖文玉、王干国、赵文华等同志。

 

10张海峰1956年由湖北省武汉市委书记调到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担任第二书记。刘子厚1958年离任后,他主持三门峡工程局的全局工作,19591月经过工程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为第一书记。

张海峰1910年出生,河北省衡水市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衡水武工委书记,冀南区第五专署专员,中共武汉市委书记处书记等职务。1956年调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工作,先后任工程局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局长,兼任三门峡市委第一书记。19597月离开三门峡工程局,先后担任过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国驻南斯拉夫、德国、罗马尼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务。

11肖文玉1957年从福建省龙岩地委调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工作。之前,他任龙岩地委书记。调三门峡工程局后,担任工程局党委副书记职务,分管宣传、政治思想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12王干国1957年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四办任调研员时,听说河南家乡根治黄河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后,自愿报名来三门峡工程局工作的。初期任三门峡工程局党委办公室主任他勤奋学习,理论性、政策性强,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因而被提拔为三门峡工程局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党委办公室是工程局领导决策、上传下达、送往迎来、广泛联系群众的中枢纽带,特别是中央、省市领导来峡频繁,事事都要经过他认真研究,细心安排方可放心。所以,他的工作深受领导的好评。

中央六千人大会后,他参加了甄别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由于他大量细致的工作,为许多受害者恢复了名誉,平反安排了工作,为党挽回了损失,深得民心。毛泽东主席号召建设“三线”,他率先带领一部分三门峡工程建设人员进入四川,奋战在大渡河龚嘴水电工地,克服了生活上、施工上、环境上的种种困难,开创了龚嘴水电站当年准备、当年施工、当年截流的水电建设新纪元,为“三线”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文革”动乱严重的时期,四川境内许多地区断水停电,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在此情况下,他奉命担任四川省电力局党委书记、局长之职,团结全局的干部和工人群众,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很快恢复了电力建设的生产,有力地支援了“三线”建设。后来,王干国调水利电力部、水电建设总局从事领导工作多年,为水利电力事业的发展、水电建设队伍的培养以及基地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他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深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当时担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总工程师的人选,都是从全国水利水电部门选任的知名学者和专家。

 13总工程师汪胡桢是从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被选调来的此前他是北京勘测设计院的总工程师。在三门峡工作期间,他为三门峡截流、大坝建设做了大量的技术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技术建议,并撰写了“三门峡施工新技术应用”、“黄河泥沙治理与应用”等著作,对全国水电建设方面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水电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汪胡桢1897年出生。浙江省嘉兴人。1917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3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教授,导淮委员会设计主任工程师,钱塘江海塘工程师、总工程师兼副局长等职。1949年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北京勘测设计院、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总工程师,北京水电学院院长,水利部顾问,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中科院学部委员等职。

14李鄂鼎担任三门峡工程局副总工程师,此前是四川省狮子滩水电工程局的总工程师。

李鄂鼎1918年出生,天津市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43年留学英国学习水力发电工程。1946年回国后,曾任四川省龙溪河上清渊硐水电工程处工程师、工务课长。1949年后,历任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总局勘测处副处长、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狮子滩工程局、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刘家峡工程局总工程师,水电建设总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电力工业部副部长,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15雷鸿基是长江水利委员会工程总队主任工程师,1956年调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总工程师。

1902年出生,安徽省庆安县人,曾用名雷晓辉。1923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38年在美国艾奥瓦州大学研究院获水工硕士学位。回国后,曾担任过导淮委员会工程师,南京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副局长。1949年后历任江西省水利局工程师,长江水利委员会处长、工程总队主任工程师,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总工程师,丹江口工程局总工程师、顾问等职。编写有《乌江轰滩工程》、《高级炸药使用法》等著作。

雷鸿基在三门峡工作时间不长,期间主要负责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指导工作。1958年丹江口工程上马后,他被调到丹江口工程指挥部任总工程师。

16张文彬到三门峡工程局工作之前,是东北丰满水力发电厂的技术副厂长。调三门峡工程局工作后,被任命为专门负责机电安装工程的副总工程师。他1917年出生于辽宁,194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专业,在丰满水电厂从事技术工作多年,是一位富有实践经验、技术全面的机电专家。

他为三门峡第一台发电机组的安装、水轮机焊接、发电机组冲水试验以及机组安装发电,做了大量的组织和技术工作。特别是在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没有焊接资料的情况下,他组织配合有关专家,攻破大型焊接技术上的一道道难关,高质量地完成了水轮机组的焊接任务,顺利地实现了三门峡第一台机组发电。

自黄河三门峡工程局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命通知公布后,黄河三门峡工程局于195612日在北京北郊六铺炕开始办公。工程局的局长、副局长第一次会议就在这里的一间会议室内由局长刘子厚主持召开。会上,他们对承担的任务认真地进行了分析研究,每个成员都作了明确的分工。他们认真理解周恩来总理“建坝育人”的指示精神,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决心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不辜负中央领导的重托,把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好,将队伍组织好、带领好,为培养出一支现代化的水利施工队伍而尽职尽力。

会后,工程局领导成员在刘子厚局长的带领下,于初春还寒的季节里到达三门峡工地进行实地考察。他们站在“三门天险”狮子头的高处,遥望着滔滔奔涌夺三门而出、在两岸绝壁挟持之下滚滚东流的黄河,听王化云副局长介绍了大坝坝址的情况和工程的规模。刘子厚局长感概地说:“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因为它建在这么艰巨险峻的地方。”他沉思一会儿用手指着巨浪滔滔的“三门天险”又说:“如果能在这里站住脚,那我们就没有征服不了的高山峡谷了。”

王化云副局长指着手中的图纸,向大家介绍了施工现场的初步安排及施工队伍进驻工地的部署在三门岛的下游与三门岛相对的山头,安排混凝土拌和系统及骨料场,山顶是筑坝二分局、三分局施工队伍的驻地,筑坝一分局驻在大坝上游三华里的大安村,工程局机关安排在新城。刘子厚局长指着紧临坝址的史家滩小村幽默地说:“我们现在的‘空军司令部’在北京。待队伍准备进驻现场,那时我们就住在前沿阵地史家滩,指挥‘三军’向黄河三门峡宣战。”王化云插话说:“这里不行,大坝拦水就淹没了。”“水临城下再迁移也不迟呀。”后来,史家滩真成了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指挥大坝施工的前沿阵地。

众人从坝址经史家滩,步行到大安,而后是会兴,他们一行先后考察了铁路、公路两条设计中的运输线路的地形地貌及其附属企业、职工宿舍和工程局办公楼的安排位置,然后又相继考察了施工现场的各个方面,心中有了点儿底,但也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工程的艰巨性。

  经过工程局领导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1956年春节过后,一支3000多人的建筑公司从北京出发,开赴三门峡谷地,为水电大军的到来建筑“广厦千万间”,揭开了千军万马高唱“三门峡之歌的序幕。1956年三四月份,运输铁路和公路也先后开工建设;由水利部、电力部等部门从官厅水库、狮子滩水库抽调人马组建的三门峡施工队伍基本得到落实,已到达三门峡工地,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三门峡工程局领导干部的配备工作,刘子厚局长和马兆祥副局长多次跑到河南、湖北、福建等省做“招募”宣传工作,得到地方省委的大力支持。被选定的大批领导干部也陆续在1956年的下半年到黄河三门峡报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家常识戎马一生的刘子厚局长深知这一道理。他首先报名三门峡工程的后勤“部长”,从一上任就与黄委会调来的设备科科长刘藩中一起,就三门峡工程的施工设备、物资供应等问题,向国家计委、机械部、物资部等有关部门多次申请协商。经过他们的极积努力以及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三门峡工程开工所需的大型挖掘机、25吨塔吊、30吨的拦河起重机、两部大型的拌和楼、200多部大型自卸汽车等,全部得到落实。这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19574月顺利开工奠定了物质基础。当时国家刚刚建立,经济还不富裕,这些大型设备尚需国外进口,一次为三门峡工程局购置这么多的大型机械设备,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三门峡工程修建的重视程度和大力支持。三门峡工程局在京开始办公时,人们戏称之为“空司”,意为只有领导没有部下的空架子公司。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招兵买马”及施工前的“三通一平”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这时刘子厚局长才稍稍松了口气,脸上有了笑容。三门峡工程是我国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此前,因国内没有建过高坝,因而没有建筑高坝的经验。为此,他先组织了以张铁铮副局长为首,由张海峰、谢辉、王英先、吴师德等领导参加的赴苏参观团,去苏联取经学习,自己率领其余人员打点行李进驻黄河三门峡工地。

1958年,以刘子厚为团长(前排左四)、王化云为副团长(前排左三)的三门峡工程局代表团赴苏访问,中苏专家合影

随着各路人马的到来,以及建筑、铁路、公路等基础工程的施工,三门峡峡谷一下子沸腾起来。不仅设立了邮局,而且百货商店、饭馆、供销店等都在这里开业经营。峡谷中的小村史家滩一夜之间变成了热闹的市场。临时公路开通后,共公汽车也开到了史家滩,随后火车也通了车,史家滩成了建设黄河三门峡伟大工程指挥中心的枢纽。

工程局领导进驻工地后,不仅推动了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程顺利开展,也促进了各省市支援三门峡建设的大批干部提前来峡报到,为组建黄河三门峡工程局的职能机构创造了条件。1956年下半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陆续组建起以局长为首的施工指挥部、施工管理的各个处室,以及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施工技术指挥系统。为了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经河南省委批准,成立了中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临时委员会,并建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和群团组织。

至此,三门峡工程局可以说是彻底地建立起来了。

施工技术处,简称施工处或技术处其职责是担负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生产的全面技术指导工作。为了施工技术与生产计划安排更好地有机结合,本来由计划处负责的月度计划被调整到施工技术处。因此,它的职能范围更大了,从计划安排到施工技术无所不包,成为工程局的一个大处,有水工结构、土木建筑、钢结构焊接、工程地质等有关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高峰期达50多人。先后担任技术处处长、副处长的人员有:吴师德、翁长溥、吕石泉、崔克良等。

施工安全技术质量检查处,简称技安处主要的职责是施工安全及技术质量监督。配备有水工、土木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每项工程的施工安全过程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的全面检查,实行质量“三检一证制”。所谓“三检一证制”,就是一项工程或一个工序开始到竣工验收合格后,发给准许施工证,方可进行施工。在施工现场设有技安值班室,值班人员和施工队一样,日夜三班进行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监督。黄河三门峡大坝被评为全国优质工程,技安处功不可没。担任技安处处长、副处长的是李湘甫、孙玉范同志。

施工调度室是工程局设在施工现场的一个指挥施工调度、安排施工进度的职能部门。在三门峡建设的过程中,它起到了工程局领导指挥施工生产的参谋作用。历任调度室主任的人员有张省吾、童振锋、刘冠三等。

物资供应分局从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刚刚建立在北京开始办公时,以刘藩中科长为开始了物资、设备、材料的组织订货工作,是工程局成立最早的一个职能部门。开始组建时叫设备科,后改为物资供应处。因供应量大,工作人员多,1957年改为物资供应分局,下设立有设备科、材料科、储运科、仓库等部门还在北京、上海、郑州等地设立了物资采购办事处。三门峡工程的后期改为物资供应处。先后担任物资供应分局()长的有段忠诚、刘藩中、徐树泽等。

设计分局:也是工程局成立较早的一个职能部门。当时,虽然三门峡工程的设计是委托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负责的,但大坝的施工、临时性工程及进场铁路、公路以及对外委托施工设计等,仍需要做大量的辅助性技术设计工作,因此成立了三门峡工程局设计分局。工程后期设计分局被撤销,其任务移交施工技术处负责。担任设计分局副局长职务的是马静庭此前他是黄河规划委员会的办公室主任。

工程计划处主要负责三门峡工程的预算、概算、年度施工进度的计划安排等任务。先后担任该处处长、副处长的人员有杨泽生、张作璇等。

工程局办公室是工程局行政职能的一个综合单位。先后有耿振华、刘振岐、仪顺江等同志任正、副主任。

财务处是工程局主管工程成本核算的一个经济管理部门。这个处在孙见斋处长,张剑英、黄健副处长的领导下,在三门峡施工中推行了“投资包干”、“内部经济核算”、“指标管理”等措施,在降低成本,节约工程投资、材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国家节约了大批资金。这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很快在全国水电建设工程中得到了推广,至今仍在应用。

人事处是工程局主管干部培养、提拔任用、考核调动的一个管理部门。在三门峡工程局组建时期,还负责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处长先后由王继先、李尚春等担任。

劳资处劳动工资处的简称):主管工人技术培训、调配、考核晋级、劳动定额、工资标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是具体负责组建三门峡施工队伍、在全国范围内“招兵买马”的一个组织部门。由于他们的积极努力,满足了三门峡工程的用工需要,为三门峡工程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担任处长刘书田、林燃、余新等。

保卫处是工程局设立的安全保卫部门,实际是履行公安职责的一个部门。处长、副处长有刘培发、马士勇、李大臣、孙佑喜等。

房产处和行政处工程局建立初期,行政事务管理由房产处和行政处两个部门负责。房产处主管房屋建设,行政处管分配使用。随着房建任务的完成,两处合并为行政管理处。工程局几万人的吃、住以及其他生活所需都由这个部门统筹安排,是三门峡工程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门,也是三门峡工程局的一个大处,人多时达数百人。处长为赵长利、郝占风等。

卫生处是工程局设立的负责职工医疗保健的一个部门。卫生处下设有检役科、卫生科,还有一座设备齐全、技术全面的黄河三门峡职工医院。这所医院的前身是辽宁省旅大第三康复医院时任工程局卫生处处长的王义同志经过多方努力,将这所医院建制整体搬迁至三门峡,与原三门峡工区潼孟段办事处卫生所等医疗单位合并,组建三门峡黄河医院,并在坝头、大安、湖滨、灵宝等处设有医疗诊所,为全局职工家属医疗保健做了大量工作,使当时从全国各地汇集到这个荒山僻谷、缺医少药的山区进行水电建设的三万名职工,能够在这艰苦环境中情绪稳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加强工程施工单位的党团建设,更好地宣传、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工程局还建立了中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委员会、中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纪律委员会、共青团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委员会以及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工会委员会等党、团与群众组织。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