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为进一步凝聚学术界研究力量,拓展和深化中国的非洲思想和非洲哲学研究,11月16-17日,首届中国非洲哲学论坛(2024)在浙江大学举行,主题为“非洲哲学与世界哲学”。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俊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震、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孙周兴分别致辞。王俊和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编辑朱健向与会学者介绍“非洲思想译丛”及相关项目研究情况。
论坛主旨报告阶段,韩震作题为《解构欧洲文明连续性神话:跳出西方中心论的羁绊》的主旨报告,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非洲学刊》编辑部主任吴传华作题为《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我国非洲区域国别研究》的主旨报告,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郑祥福作题为《反殖民主义是第三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基石》的主旨报告,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作题为《中非合作的形下与形上——“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的哲学阐释》的主旨报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安山作题为《关于非洲哲学流派的若干思考》的主旨报告。学者们围绕相关论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其中,韩震通过学术性分析与解构,揭示了欧洲文明连续性叙事的现代构建本质,以此跳出西方中心论的框架;李安山探讨了非洲哲学与西方哲学在认识论起点上的区别。
论坛学术报告阶段,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南大学、黑龙江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的学者,分别围绕“关于非洲的比较哲学研究”“当代非洲艺术思想研究”“当代非洲哲学研究”展开探讨。其中,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国际事务系教授邓文韬在其报告《意象不到的中非联系:齐马柯南与中国思维的跨文化研究》中认为,非洲齐马柯南的伊祖梅祖系统和中国的类推系统(源自后期墨家)挑战了传统西方的二元逻辑,在处理复杂、模糊或矛盾的情况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路易斯·罗德里格斯(Luís Rodrigues)作了题为《斯多葛主义与非洲哲学比较研究(Stoicism and African philosophy compared)》的报告:斯多葛哲学认为人类的目标是“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理性和自然法则,区分我们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物,追求内在自由;而非洲哲学,特别是约鲁巴哲学,强调万物相互关联,重视社群和共同体,认为人类与环境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浙江大学传媒学院研究员张勇的报告《从理论到实践:非洲影像艺术创作之思》介绍了译著《当代非洲电影的伦理与美学》的撰写背景及著作特色,分析了新一代非洲导演如何重新审视电影美学。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胡朋志的报告《论非洲本土哲学研究中的身份建构》讨论了非洲哲学的发展。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邓皓琛的报告《当代非洲法语哲学版图初探》探讨了非洲法语哲学的特点、历史和发展趋势。
论坛还安排了两组青年论坛,来自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理工学院的青年学者作了九场关于“非洲马克思主义”“基于非洲哲学视野的意识研究”“非洲哲学翻译”“乌班图教育”等议题的报告。李安山、《西亚非洲》编辑部副主任詹世明、厦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世锋等对青年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
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世界哲学》编辑部和《哲学研究》编辑部共同举办,并得到《西亚非洲》编辑部、《中国非洲学刊》、《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学刊》及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的学术支持。
与会学者合影
本次论坛汇集了哲学界和非洲研究界的诸多资深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拓展了哲学和非洲研究的学术视野、丰富了研究论题,为汉语学界系统性地深入研究非洲哲学奠定了基石。随着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汉语世界对于非洲哲学的研究也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作出更为重要理论贡献。
(图片均由毛燕妮、钱嘉仪、金皓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