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需要不断发展
——倪鹏飞新著《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读后感
2024年11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举办"《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新书郑州见面会"。
《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人类经济发展的力量分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倪鹏飞先生的新著。该著聚焦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以新的思维和方法工具,揭秘人类发展中的诸多经济现象,是跨学科研究的鸿篇巨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蔡昉在序言中,用"钦佩""共鸣"表达对该书的赞许。这本著作所涉及的领域之宽、跨度之大,超出了一般经济学著作的叙事范畴,而构思理论框架、梳理逻辑体系、解析经济发展中各个要件的交互行为,对著者的理论功底、学术涵养、驾驭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由《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人类经济发展的力量分析》,引发三点感悟:
1.发展经济学需要顺应实践的呼唤不断发展
作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发展经济学是顺应时代要求诞生的。二战之后,长期受西方殖民压迫奴役的发展中国家相继独立,寻求各自的富强崛起之路。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不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性特征是生产力水平低、市场培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制度建设滞后,因而无法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需要建立新的理论范式进行指导。
1954年,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这两种体系构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教授,创立了系统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提出了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构想,为发展经济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元经济结构"的提出,在理论上是重要创新,它突破了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的一般规律,承认农村非农产业作为既独立于城市工业之外,又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种独立力量而存在。李克强的博士学位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应该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及争论,深刻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建立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林毅夫和杨小凯关于"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的"世纪之辩",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技术模仿与制度模仿孰重孰轻、孰先孰后的路径选择。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来,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发达国家技术产业的后发优势,推动了快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了经济超高速增长。这可以称之为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经验,但中国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他认为并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政府变卖了农民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的价值本来就在那里,只不过是今天把它变现";另外,"还透支了未来百年的生态环境,现在和今后100年都要为过去透支的环境买单"。孙立平提出,"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会因为过度使用不可持续资源而被历史所谴责",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后人不会原谅我们"。
孙立平教授震惊人心的预言,启示我们客观地、深度地、辩证地思考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内涵与外延,对"厉害国"之类的吹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关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技术模仿"与"制度模仿",哪个更优、哪个优先的争论,也许需要几十年后,由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做出结论。
2.构建"统一发展经济学",是发展发展经济学的有益尝试和大胆探索
倪鹏飞先生的新著,提出了一个统一解释人类长期发展的新理论——统一发展经济学,并对人类长期发展的事实进行解释。正如作者在《前言》中介绍的,统一发展经济学借鉴了物理学与心理学中力量的思想,创立了力量分析工具,并打开了生产函数的"黑箱",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的三角形框架。翻看这本专著,可以发现,统一发展经济学,不仅解释了古代经济的长期停滞和现代经济的加速发展,还解释了经济发展速度有缓慢到加速的过程,以及每种要素在特定关键发展阶段对其他要素发展的重大影响。
统一发展经济学,着眼人类经济发展的力量分析。作者聚焦增长,引入力量的概念,按照经济构成要件形成的逻辑体系,从经济体系中各个要件相互决定的视角,对理论展开解析,试图揭示破解制度与其他要素的兼容内生,以及所有时空要素、要件、变量交互作用之奥秘。 该书启发人们思考经济发展如何从慢到快、为什么不同空间增长不同、哪些因素对增长的作用最大、制度是怎样影响经济增长的。毫不夸张地说,该书是适应时代要求,推动发展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有益尝试和大胆探索,是当代发展经济学的扛鼎之作,在发展经济学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由《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的出版,可以感悟学术创新之真谛:其一,学术创新是建立在对已有理论和学术成果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基础上之上的,绝非无源之水,不可能凭空杜撰;其二,学术创新重在发现已有理论的缺陷,特别是由于历史局限和实践局限形成的理论范式方面的"先天不足",并设法加以"弥补";其三,学术创新要善于借鉴有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思想为我所用;其四,学术创新要努力回应现实生活和发展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3.解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是创新发展经济学的核心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推进过程中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为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学术研究是实践服务的,发展经济学的创新,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聚焦发力,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主张。
——如何推动和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战略高度。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国内循环的动力;需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国内循环的可靠性;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挖掘国内循环的潜力;需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国内循环的空间;需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所有这些,都要求进行前瞻性理论研究。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重视地区差异、产业差异和空间布局,处理好地区间共性与个性,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以及地区内部差异三组关系,明晰其中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其中的辩证关系,促进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而创新性研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
——如何防范化解重大经济社会风险。去年以来,党中央提出要高度重视防范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风险,包括房地产业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社会安全风险等。众所周知,近年来由于财政拮据,各级地方政府深陷"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困境之中,还有由烂尾楼蔓延开来的"烂尾现象",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出现过的。理论研究应该追根溯源,提出务实管用的应对之策。
——如何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内在矛盾。我国经济总体是稳定向好的,但不可否认,运行层面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内在矛盾,如大国领先的GDP增速与实体经济不景气、社零销售额增长与民生行业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与民间投资同比下降、居民收入缓慢增长与银行"超额储蓄"超常增长、政府推动经济复苏的决心与社会面及市场信心不足等之间的矛盾。这些内在矛盾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缓解和有效解决,亟需理论研究的支持。
——中国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迈向发达国家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发展难题。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因此,2020年被认为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节点。但至今,我国居民收入仍在联合国公布的高收入国家水平线之下,我国还未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此,需要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并提出务实管用的行动方略。
发展经济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恢弘场景,是发展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沃土。有志于发展研究的学界同仁,当义不容辞,直面现实,奉献智慧,有所作为。
2024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