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在教育部启动建设
新华网
2024-09-14 20:30:01

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商亮)14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启动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教育部举办,开启加快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新篇章。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和江苏省副省长赵岩作为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会议由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光彦主持。

这是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发出了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员令。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力向产业竞争力转化的关键。教育部正在构建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枢纽、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节点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在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基础扎实、资本市场活跃、战略作用突出的区域,结合优势产业,系统布局建设。重点任务是搭建面向全国高校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公共转化平台,汇聚创新人才、科研项目、科技金融、产业资源和政府政策等,营造有机生态、形成集聚效应,打通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解决成果转化供需失衡、结构失配的问题,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支撑师生创新的“双中心”,实现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让更多高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目标有组织服务国家战略、区域优势产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要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作为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重要抓手。他表示,南京大学“一校两城四校区”的办学格局,与此次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的布局完美适配,学校将多措并举、担当作为,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强化与资本对接,通过“中心+节点”的互动建设模式,全面融入并全力服务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

西湖大学一直在这条道路上积极探索。该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说,要充分发挥高校顶尖人才和尖端科研成果聚集的优势,重点探索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领域与区域中心合作,打造“靶点筛选-功能验证-药物设计-临床试验”的全链协同体系,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资源,引导科研人员、青年学生参与区域中心转移转化实践,共同为国家培养输送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供给高质量创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对此深有体会。他说,高校是科技成果的源头活水,不断生产从“0到1”的科学发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然而,成果从书斋、实验室、校园走向企业、产业、社会,还需要专职的队伍、充足的资金、丰富的应用场景、积极的政策引导,才能跨越“死亡谷”。区域中心的设立,将促成科研、教育与产业相结合,实现闭环,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死亡谷”难题。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认为,一方面是企业“出题”,高校“答题”。另一方面是高校先有“成果”,再由企业“掘金”。他领导的实验室团队已经储备了“高速基带处理自动生成与量化”等若干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原创性技术,将依托好这个平台,进一步强化与产业对接,加快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

参会者都深感责任重大。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成立是一个新的起点,还有许多硬仗要打。“我们要抓紧落实协议的内容,争取交上一份让党和国家满意的答卷。”一位高校负责人对记者说。

编辑: 岳祥芝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