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黄歇传奇》(27)第23回 因功受封令尹府 衣锦还乡黄邑城
黄森林
2024-10-18 00:18:00

#创作挑战赛六期#

第23回 因功受封令尹府 衣锦还乡黄邑城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后,楚顷襄王病逝。临死前,楚顷襄王用他瘦黄的 手拉着黄歇的手,对着床榻前跪下的太子熊元说:

“太傅,孤已不久人世,太子元儿年幼,全靠太傅扶持。元儿,你要视太 傅如父,切记!切记!”

黄歇闻言,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跪在楚顷襄王床前,立下誓言:

大王,臣下黄歇当全力保护楚国社稷,纵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倘  有偏私,天地定当不容;臣下黄歇定当全力保护太子,使楚国江山代代相传。 若有异心,定遭天谴,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

楚顷襄王这才满意地闭上眼睛。楚国上下哀悼三天,太子熊元被黄歇拥 立为王,史称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元年(元前263),熊元封黄歇为令 尹,尊他为春申君,赏赐淮北十二县。

楚国国都迁到陈,在陈国旧城宫殿上重新扩建,使陈郢规模更大。城墙 周长有三十多里长,城墙四方开着八孔高大城门。城门就是两个门墩三个门 道,车马、人畜、什物的进出门径都有严格规定,各行其道。在陈郢东南有 一个巨大的粮仓叫平粮台,贮藏着大量粮食。

陈郢城里整天都拥挤着来来往往的车马行人,异常繁华兴隆,市井稠密, 不愧为楚国都城。有人形容陈郢也是连衽成帏,举袂成幕。真个是朝衣 鲜、暮衣蔽的郢都。

莫看陈郢如此挤挤攘攘,喧声不宁,而在市井之外,却是一番景象:

天高气爽,大地一派勃发气象。

城外的小河旁,十几个劳碌奔忙的农人正在河里洗浴。

浣纱的姑娘、媳妇三三两两地来到河边洗衣捣衣。

两三个火辣大胆的女子,正兴致勃勃地在河里沐浴打闹戏水,煞是显眼。 在京郊空旷的草坡上。

一个祭坛高高地耸起。

远远望去,那面丈书字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高高飘扬。 大旗四周插满了红、橙、黄、绿、蓝五色龙旗。

 

拜尹仪式按照楚国惯例进行。

先是楚王斋戒三日,淋浴更衣、求之于筮法。

主管卦辞的巫官向神灵询问,按照卦辞择定良辰吉日。

然后,楚王命工匠们建筑了一座高大雄伟的拜尹坛,举行盛大的拜尹 仪式。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装饰华丽的车马一队队驶往郊外。

身着崭新红色朝服、峨冠博带的文官,长长的衣袖随风来回鼓荡,显得 那么高大伟岸。

身着红盔红甲的武将神采奕奕,威风凛凛。

三丈多高的拜尹坛,饰以鲜红的漆面,绘上各种龙虎图像。

坛四周插满五色的龙旗。

面南背北,十八层的台阶。

主持祭礼的巫官在虔诚地祈祷着。

一群专管杂役的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他们备好了煮熟的猪头、牛头、羊头祭品。

德高望重的巫官亲自将这些祭品摆放在祭坛上。

台下,众乐师们在早已准备的编钟、琴瑟、鼓、箫边安静地坐着。

他们悠闲地摆弄手中的乐器。

此时, 一声大王驾到

四周的声音戛然而止,就连一根针落地,也能听得见。

只见前首走来了楚考烈王,他身着红色纹龙王袍,头戴滚龙冠,脚蹬纹 龙履。

后面紧跟着身着红色朝服峨冠博带的黄歇。

二人随同巫官,登上拜尹台。

巫官将待燃的三只粗大的檀木,奉至考烈王面前。

考烈王点燃檀木,将三只檀木插进大方鼎中。

一种沁人心脾的奇香,在空气里四下散开,与青草发出的气息混杂在一 起,煞是好闻。

祭天祀地仪式开始。

考烈王双膝跪地。

黄歇也身随其后跪地。

坛下百官也随之跪下。

他们都注目着这场不同凡响的祭祀仪式。

考烈王双手捧着帛书,向天地祈告,祝词道:

皇皇上天,德润万物,普照下土,集天地灵气,降圣贤于敝邑,庶物群 生,各得其所,惟令寡人,社稷永存,敬拜上天,大大恩赐。

言毕,再叩首。

在悠悠长鸣的号角和编钟鼓乐声中。

考烈王将金印紫绶,双手捧给黄歇。

黄歇虔诚地叩首跪拜。双手举起,从考烈王手接过令尹大印。 黄歇叩首跪地,手持帛书朗声念出誓言。

皇天在上明鉴:

微臣黄歇,楚地黄邑人氏。承蒙先王恩惠,赐臣左徒之职,遣臣出使强 秦。臣护幼主十年,不辱使命,护驾返楚登基,此乃先王之功。今王又授微 臣令尹,臣当竭尽全力,保大楚社稷长存,楚王江山永固,代代相传。若有 异心,定遭天谴,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

誓言刚毕,就见西边天际, 一阵狂风携带乌云,骤然而来,卷起地上的 尘土和落叶,如黑龙狂飙一般,势不可挡地撼动着荒原上那几棵行将枯败的 老树。

 

黄歇回国三个月后,当年秋天,被楚考烈王拜为令尹,并封为春申君。 楚考烈王依照当年借黄铜锣时许下的诺言,封给了春申君黄歇淮北十二县。

黄歇初登高位, 一时门庭若市。

春申君敞开大门,厚待来人。

朝野人士,车马多如过江之鲫。

申玉凤规劝黄歇:

夫君,花无百日红,叶无百日绿。别只看当今显赫,宜留下后路,积累 财富最为重要。古语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当年,苏秦身负六国相印, 何等显赫,何等伟业。请别过于自满,当心啊夫君!”

黄歇闻言,当即采纳夫人良言。

他认真研读了前人的经书史籍,也留心观察当时的七国割据形势,系统 地设想出了一套治国安邦的方案。

黄歇被楚考烈王封了淮北十二县的消息传到黄邑城。老族长黄道非常高 兴,真是感叹先祖恩惠,又说自己有眼力,黄歇果然不负众望。

黄邑城内一派喜气洋洋,黄姓人举邑欢庆。

谁料乐生悲,正当黄歇衣锦还乡时,老族长黄道突然暴病身亡。

黄道临终时还赞道:

黄歇,好儿男!你为俺们黄姓族人争了光!老夫死也瞑目!”

恰在路途上的黄歇闻知,弃车换马,快马加鞭,星夜赶往黄邑城。

黄邑城内,老族长家中停着一口红漆棺木,黄邑城内男女老幼尽皆悼念 老族长,穿白衣戴白帽,悲哭声令人心寒。

黄歇驰回黄邑城,扑倒在老族长棺木上,拍棺痛哭:

老族长,黄歇回晚啦!黄歇回晚啦!”

众人闻之,莫不痛哭流涕。

黄歇脱下官服,换上孝服,为老族长披麻戴孝,办了丧事,并在老族长 棺木前发下誓言:

皇天后土,黄氏祖宗在上,黄歇乃黄氏子孙,定当不负黄氏家族众望, 为黄姓人谋福利,乃我黄门祖训。黄歇当以振兴黄国、复兴黄氏家族为己任。 天地人神共鉴,黄歇若违誓言,定遭五雷击顶,身首不全。

事后,黄歇任命老族长儿子黄德为族长,掌管家族事务。

黄歇又上书考烈王,将熊宝撤换,把治理黄邑的大权交给了族长黄德, 并任他为黄邑邑长。从此,黄邑大权就在黄姓人手中。黄歇研究了一套治理 黄邑城的方案交给了黄德主办。

他们派人斩伐榛荆,开辟园田,挖掘沟渔,排水蓄水,挖掘陷阱,防止 人畜践踏,引老龙埂之水灌溉黄邑田野,把整个黄邑城治理得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黄歇又组织人马修建黄姓祖庙,修复了忏悔台。黄邑城内大多是黄姓 之人,黄姓人倘若犯罪,便送往祖庙进行忏悔,跪地思过。因此黄姓人就有了黄氏家训:家有家法,族有族规。

黄邑城治理成为典范,黄姓人深得黄歇教化。城内,再也见不到衣衫褴  褛、蓬头垢面的人,黄邑城因此成为无囚地。楚国民众极为颂扬春申君。 春申君因政绩得到楚考烈王的嘉奖。

黄邑城内的令尹府是建在高大夯力台基上,用复杂的巨木榫卯结构梁支 撑起来的,呈现出精巧坚固、错落有致的楚式宫殿特色。宫殿区是以令尹府为 中枢,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宫殿的地坪是用光洁砖石板铺成。两旁有雕花彩 石栏杆,上边也是木质结构,廊棚相顺,这种古雅质朴的走廊连接着整个殿宇 别寝。

黄姓人喜爱乐舞。黄国的乐舞始于黄帝,春秋时期,黄国的外交活动频 繁。国君祭祀安享等许多场合,演奏皆以黄国喧天锣鼓为主,伴随着载歌载 舞的场景,黄国也就成了歌舞之乡。流传而来的歌舞经黄歇之手发扬光大。

黄歇与族长黄德率族人及众弟子致慕于祖宗祠堂,聚揖于厅,少则一日,

多则三日。族亲联恳,幢幢蔽日,户户焚香,家家结彩。

在黄姓族人眼里,五伦之中,惟君亲恩最重;百行之本,当存忠孝义先。

黄邑城里。

黄姓祖庙前。

黄歇命人竖起十四根盘龙石柱,用以纪念黄国立国一千四百多年。

春申君黄歇虔诚地跪地。

他头戴黄色的高冠,身披黄色的长袍。

黄歇身后跪着一大批身着黄衣黄冠的黄姓子孙。

他们虔诚地面朝高坛。

高坛之上摆放着一幅真人大小的陆终像。

像边还有一只凤鸟大小的玉黄鸟。

赖先祖之德,宗庙之灵。歇得以继承先祖大业。

黄家有三宝:铜锣、拐杖、蚌珠盒。三宝一直秘不示人,关键时刻,三 宝自来。

后来,黄歇又在潢河的北岸建起令尹府邸(今河南省潢川县政府,古代 为光州十景之一春申遗宅”)

题外话:

(1)诺言是该付的债务。

(2)成功男人的背后,必有贤妻良母。


余士明,曾用名余味,男,汉族,河南省潢川县人,信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东海》、《信阳晚报》、《平顶山晚报》、《史河风》和《花乡》等报刊;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春申君黄歇》、游记体散文集《未了春申情》。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