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汝州民间故事第三十六章 画中金丹记 赵文献
赵文献 汝州文化源
2025-05-23 19:33:29
 #创作挑战赛八期#
 汝州民间故事第三十六章
画中金丹记
赵文献
 
残杖蹒跚入汝州,风霜九十度春秋。
丹青竟化活人面,笑守金丹镇古丘。
 
明朝万历年间,汝州街巷总见一个佝偻身影。拐棍李,这个拄着枣木杖的老人,腰弯如弓,脸上沟壑纵横,却总用豁口陶碗分食给更瘦弱的乞丐。坊间传言他曾是宫中太监,因得罪权贵被逐,流落至此。起初,顽童追着喊他“阉人”,大人路过也侧目而视,可当人们见他把讨来的白面馒头塞进孩童手里,自己啃着硬窝头,这份善意渐渐软化了偏见。独居的李寡妇将他接入家中,此后十余载,二人相互扶持,宛如至亲。
 
更奇的是,年过六十才落脚汝州的拐棍李,竟越活越硬朗。九十高龄时,大旱席卷农田,百姓啃树皮充饥,他却面色如常;洪水冲垮茅屋,众人饥寒交迫,他仍气定神闲。有人追问活命秘诀,他只神秘一笑:“我有三宝,可度灾劫。”
 
忽有一日,拐棍李唤来州城最负盛名的画师。“画我头颅即可,要能眨眼、会呼吸。”画师以为老人糊涂,却见他目光如炬,只好照做。画像完成当夜,拐棍李将一枚金丹放入画像口中,又把一包金丹藏进画像衣袋,郑重叮嘱:“此画不可轻弃,他日自有用处。”转身又对李寡妇说:“我去后,葬于石榴树下。”
 
几日后,拐棍李无疾而终,面容安详。李寡妇依言将他下葬,几年后,她也撒手人寰。老宅几经转手,最终荒废。暴雨倾盆的夜里,坍塌的院墙下露出一个洞穴,村民举着火把望去,只见拐棍李的画像立在石台之上——画像嘴角微扬,口中金丹泛着微光,那双眼睛,竟随着火把明灭缓缓转动!
 
消息如野火般传开。有人说,深夜路过老宅,能听见画像低喃;有患病者虔诚跪拜,次日竟不药而愈。口袋里的金丹更成了神药,传说能治百病。从此,这座荒宅成了汝州最神秘的圣地,香火不断。拐棍李的故事,也化作一句老话流传至今:“枣木杖敲开善门,丹青魂守着金丹。”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