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自律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很多孩子缺乏自律能力,这需要我们分三个阶段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是认知阶段。孩子需要明白什么是自律以及自律的重要性。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传达这些概念。比如,通过讲述一些因为自律而成功或者因为缺乏自律而失败的故事。
像匡衡小时候勤奋自律凿壁偷光读书,最终成为著名学者;而那些因为贪玩不能自律学习而荒废学业的反面例子。让孩子从这些故事中理解自律是一种能帮助他们达成目标、实现梦想的品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和孩子讨论自律的表现,比如按时起床、自己主动完成作业等,让他们对自律有具体的认识。
接着是引导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要陪伴孩子建立自律的习惯。可以从简单的日常任务开始,例如每天早上自己穿衣服、整理床铺。当孩子完成这些小任务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学习任务,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计划。比如,根据作业量和难度,将作业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设定一个完成时间,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要过度干涉,但可以在旁边观察,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开始分心时,适时地给予引导。比如孩子在写作业时开始玩笔,家长可以提醒他们回到作业上,但不要直接帮他们完成。同时,要引导孩子学会抵制诱惑,当孩子想要看电视而不是完成作业时,和他们讨论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的好处,让他们明白自律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最后是巩固阶段。当孩子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律的习惯后,要不断巩固和强化。可以逐渐增加任务的难度和复杂性,比如让孩子自己安排一周的学习计划和娱乐时间,并且监督他们执行。如果孩子能够坚持自律,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精神上的,如表扬他们的自律能力,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像一本他们喜欢的书。
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自律是一种长期的品质,偶尔的失误是正常的,但要及时调整。如果孩子在某个阶段没有做到自律,不要过分责备,而是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比如是计划不合理还是受到了特殊的诱惑,然后帮助他们重新回到自律的轨道上。
孩子缺乏自律并不可怕,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培养,从认知到引导再到巩固,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欲望,朝着目标坚定地前行,用自律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启成功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