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解锁自由职业的青鱼。生活是好玩的,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慢品生活,细数成长。
编辑搜图
计划用一个月时间读完《猫鱼》,半个多月的时间读了一半,昨天做了个终结,一天读完了剩下的一半。读完后,感觉意犹未尽,不想放下。
陈冲的文笔且不说,妙语、金句、比喻频出。她以一个编剧和导演的视角看待事物,有着不一样的切入点和观察力,对于我们读书和写作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范本。
姜文说陈冲的文字,“不是练出来的,不是苦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天生丽质那种”。
金宇澄也说,“陈冲总是不按理出牌,却又能自成蹊径。”
我想,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陈冲的坦诚与慷慨,让那段尘烟般的往事透过纸张丰富立体起来。
01、湿漉漉,充满神秘色彩的语言
陈冲说,她没有吹头发的习惯,常常搭着湿漉漉的头发,去找姜文谈戏,聊天。
也许,这也是姜文找她拍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林大夫这一角色的原因。
编辑搜图
湿漉漉有一种潮湿而柔软的状态,是雨后的小径;刚洗过挂在晾衣绳上滴着水珠的衣服......
它代表着新鲜、滋养和欲望。它不是干枯的、扁平的,而是带着一种原始生命的张力在膨胀,在努力地寻找出口。
在陈冲的记忆里,她们居住过的平江路房子里,在湿漉漉的地板上,妈妈常和她躺在上面,一起学英语。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成了荒芜岁月中寻找精神慰藉的一扇窗。
这本书的名字《猫鱼》,也是一种湿漉漉的小生命的象征。
猫鱼这个意象来自于陈冲哥哥陈川的回忆。猫鱼是当年菜市场出售的一种本该漏网的小鱼,用来喂猫。而那只买来的猫鱼在碗里冻成了冰,可放到马桶里又神奇地复活了。
电影《刺猬的优雅》中那只被催眠的金鱼冲到了下水道里,又神奇的出现在楼下门房的马桶里,活蹦乱跳。
一只小小的鱼儿,在现实和虚构中隔空展现着神奇的生命力,那是童年记忆的回望,也是生命里神奇的赞叹。
四十多年前,有个叫“妹妹”的少女,曾在封闭逼仄的厨房里,从邻居小伙子的怀抱里挣脱出来,嘴唇红肿,眼神迷离,头发被蒸汽熏得湿漉漉的贴在脸上。
她竟然不知道,那便是她的初吻——世间最为美妙、最为动人的词语和行为。
似乎再也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词去形容春心萌动的紧张,害怕与无知,也许一个湿漉漉的吻就是最早跟这个世界交汇,充满神秘色彩的语言。
陈冲执导的电影《天浴》中,被欺凌的少女湿漉漉地躺在床上,像一条需要精心呵护,稍不留意就无法存活的小生命。
这些湿漉漉的意象,汇聚在一起,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卑微、渺小,却坚韧地活着,像微弱的星光,给人美,给人希望,是难以磨灭的怀旧,冥冥中永恒的魔力。
02、记忆是枕头上的凹痕,被再次打捞
陈冲的记忆从上海平江路房子的记忆延展而开。那里住过陈冲的外公、外婆、她的父母,还有哥哥。每个人又延伸出无数的故事。
陈冲说,“记忆好像早晨爱人离别后枕头上柔软的凹印,那是他在生命里存在过的证据。”
编辑搜图
平江路的房子也许是陈冲再也回不去的家。那里不像是一桩房子,更像是一只闪亮无边的蜘蛛网,牢牢捕获了四代人的灵魂和过往,那些发生在这个房子里的故事都被一一打捞出来。
金宇澄给陈冲发来一张照片。陈冲已经认不出那是她以前在平江路的家。但是,她突然看到了一扇钢的窗框,那是一个曾被大家叫“妹妹”的女孩,春夏秋冬站在那里发呆的地方。
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午后,她在等待什么?她又将会去哪里?
在陈冲眼里,那些午后是一个个不可重复的时光,一片已经逝去的云彩,在那一刻定格,成为永远,就像琥珀里的昆虫。
走进那座房子,在浮动的尘埃中看到了在时间废墟上依然完美的蜘蛛网。
渴望用科学研究报国的外公带着屈辱倔强地离开;外婆优雅地拦下来找陈冲的众多追求者;母亲在晒台上明媚的笑容,还有她主持过的那些学术沙龙;哥哥陈川风雨无阻横跨半个上海买画纸......
那些故事和那些人丝丝缕缕地交缠在一起,仿佛依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我突然想起姥姥家的大院子。大大的窗被分成很多小格子。姥爷每天晨起都要写几张毛笔字,空气里全是墨迹的香味。阳光被窗格分隔成一束一束的光照进来,光束里闪耀着跳动的尘埃。
夏天的院子里绿油油的种满黄瓜、西红柿,鸡圈里咕咕叫的老母鸡,偶尔还有一箩筐刚孵出来的毛茸茸的小鸡和小鸭子,再加一条大黄狗。每次下暴雨,我都要和姥姥一盆一盆的把院子里的盆栽抢救回家。
原来那个院子也是我的梦中乐园,每次做梦都要回去的地方。
每个人都会有一处让你魂牵梦绕的地方,走过就回不去了。但是那段岁月,那份情感将会从当初的热烈转为清浅,变成尘埃里的细沙,只能观望,不能细数,只能穿过,无法抓住。
但它们是你不管流浪到任何地方,都无法脱下的一件隐形战衣,始终陪伴左右。
03、真诚勇敢的爱,被反复书写的主题
姜文说陈冲很勇敢,没有人像她一样毫不畏惧地邀请你走进她的世界,经历她的人生,感受她的喜怒哀乐。
陈冲的人生经历无法复刻,浓缩为一个字,那就是爱。
从最初懵懂的爱,到浓烈放肆的爱,再到平静相守的爱。陈冲在爱中寻找自己,探索自己,最终回归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另一半。
守护陈冲的初恋M,极尽克制的爱悠长绵久,深爱对方又在全力保护着对方,不敢越雷池半步。哪怕夜晚散步都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哪怕表达爱意也要小心翼翼地藏在一群人之后,比如那句“我常想念你们”。
所以,M多美好,后来的男友W就有多拙劣。
M像小王子一样守护着陈冲,保存下当年所有陈冲寄给他的信件,留下了纯真年代最美的印记。虽然他们最终没能够成为情人,但几十年的友谊让人动容。
后来,一场简单潦草的婚姻,让陈冲从少女时代起对美好婚姻的期待打了折扣。对方用赌场赢来的钱买戒指,带着酒气的温柔耳语,哪怕是一枚镶着六颗白钻的戒指依然冰凉如水。
虽然这场婚姻里有呵护,而更多的是伤害和控制。
直到遇到彼得,陈冲才明白另一半的意义。那就是可以在彼此身边休息,那个人可以切换成各种角色,玩伴、兄长、父亲、情人和儿子。
编辑搜图
此时的陈冲学会了爱就是爱对方本身的一切。这也是彼得教给她的。
一次演戏的合约和导演的工作时间冲突了,陈冲想逃跑。彼得告诉她,答应了对方就要去做。
彼得说:“属于你的东西跑不掉,跑掉的本来就不该是你的,不用怕。”
无数次扑向爱情的陈冲,在爱情里受伤、找不到安全感。但是在彼得这里,她可以永远放心。她会被理解、支持,全盘接受。
看完这本书,似乎都是在写爱情。它们穿插在陈冲的每一个人生阶段。当然,还有那段和万人迷尊龙的恋情,陈冲没有写。
编辑搜图
陈冲说她年轻的时候认为爱情是神圣的,而且一生只有一次,用完就没了。后来才发现,其实爱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勇气和力量是用不完的,而且越用越多。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再相信爱情,不愿意恋爱了。读了陈冲的故事,有没有一种冲动,想要大胆地爱一场。
坦荡地爱,然后收获更多的爱。也许会伴着伤痛,但一定是伴着成长的。
写在最后
在《猫鱼》这本书当中,看到了很多我们不曾接触的世界,光和影、艺术和科学,看似不搭界,却又有着内在的美的联系。
就像陈冲说的:“用双手去创造出一件件本来不存在的东西,是我感到任何时候都无法得到的平静愉快和成就感。”
陈冲的经历无法复制,而她文字的魅力源于她的感受力和审美。
那是一个人文学素养的上限,也许有天生的成分,而更多的是后天的熏陶,其中的家庭文化素养是她文学的启蒙和滋养,还有后天的涉猎,不断拓展自己的感受和审美边界。
所以,要想写出深刻又漂亮的文字,多去感受、表达、记录,多去读美的文字和故事,参加美的交流和现场,融入其中,化身其中,我们也会成为漂亮的一部分。
青鱼,80后,40+宝妈,读书达人,终身学习,养娃育己两不误,用学习和行动对抗焦虑,用文字和灵性点亮生活。
青鱼读书成长营创始人,读书写作教练,自由撰稿人,编辑,曾上稿樊登非凡精读、中华文学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