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11月9—10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在江苏大学举行。来自120余所大中小学的200多位代表聚焦“新时代的美学与美育”,深入研讨相关议题,以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繁荣新时代美育研究、推动大中小学美育创新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现场
江苏大学副校长杨道建在致辞中表示,当今学校美育工作和美学研究亟待加强。学界既要阐明美学美育的理论发展,又要关注学校美育的实践困境,还要探索新时代美育数字化赋能路径。希望与会学者在会议中碰撞思想,深化人们对美学和美育的认知,着重探讨美育渗透教育全过程的策略与路径,为我国构建整体性的大美育体系出谋划策。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现场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理事长石中英在致辞中提出,当国家教育系统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时,“美学与美育”必然会进入教育政策实践和学术思考的前沿领域,这对克服教育事业发展功利化、工具化和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目前,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对审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美育也逐渐走出传统美育的小天地,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呈现出大美育人的气象。但美和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价值,还远没有被公众普遍认识到,期待通过此次会议的交流,为推进新时代我国美育工作和美育研究作出教育哲学界的贡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现场
在9日的主旨演讲阶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华介绍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美育探索。中国文化大学讲座讲授黄藿谈到了中国传统经典悲剧的悲剧美学、叙事想象、同理心与品格教育。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迟艳杰讨论了范寿康先生的美学思想。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郝文武谈到了教育美学美育的生活艺术性与完美性。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铁芳分析了“兴发”这个教育学的中国概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鞠玉翠汇报了关于美好行为的研究成果。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朱晓宏反思了学校美育实践。江苏大学教授吕寿伟讨论了艺术-审美教育的哲学根基。
9日下午,与会学者在美学理论及其教育意蕴研究、美育理论与美育流派研究、学校美育实践的哲学反思、美育的数字化技术化探索、中国传统美育与美育的中国经验、研究生学术论坛6个分论坛展开研讨。10日,与会学者围绕审美的精神性,美育的开端、内涵、本质、评价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主办,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