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文学评论:
作家在线
2024-09-09 10:44:41


“北国江南”徽淳耀 排奡鹰扬彪天然

——安雷生散文集《闯莽猎美锦秋湖》序

文/ 周 阮观荣   

   

自然生态散文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一翼,涌现了许多灵美精雅的探索之作。众所周知,文学的生命在于不断的创新,散文创作也不例外。只有创新的散文作品才能在散文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青年诗人、作家安雷生就是一个自然生态散文审美世界卓荦大端先锋探索创新

他的以自己可爱的家乡——近年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生态乡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草柳编之乡”、 国家湿地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公园“省级自然生态功能保护区”等荣誉称号的黄河三角洲上的“北国江南”锦秋湖为主轴的,苍野原生态散文创作是灵感的盛宴与诗意创造珠圆玉润、四照玲琅的恢弘壮举,具有强烈鲜明、风格独特、意蕴丰湛的现代自然主义重彩,是“灵感”美学的成功实践。

我想一处风景名胜之所以被称之风景名胜,必然在于它既有着自己殊异优渥的美丽资源,又具有在漫长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某种独立特行的生态文化积淀。

文化是一方时空的重要标识,是一方时空富于擅美魅力的根本。无论是南来北往的商贾,还是中西交流的使者,抑或是偶尔走进这方时空的天涯倦客,他们所以要来这方时空定居观光游览,并成为这方时空生态文化前行的参与者、助推者,无一例外地都对这处风景名胜的生态内涵、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度兴趣认同和无限景仰。

一处风景名胜的生态历史文化又是地域本朴主人艰劬创造和赋予的,没有一代代普通劳动者前赴后继精心打点的历史是不可想象的,没有文化的历史也是不能存活的

所以,地道的“土著人”就是这处风景名胜生态历史文化创造的中坚。

而文学艺术理所应当属整个生态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又是造次生态文化和使这处风景名胜更富于文化内营力的一种生命维持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论别人对“北国江南”锦秋湖这处风景名胜作出怎样的评价,以及这样的褒贬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这方风景名胜能够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在于它有了自己的生态文化,在于它有了一群筚路蓝缕、励精图治,以极端虔诚、肯綮和高标准的真实奉献,担纲生态文化的责任文化人。

安雷生就是这样一个“心灵上镌刻着生态时光”的负责任的文化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就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单纯的世俗人名符号而存在,而业已成为崛起于华夏文化乐园的莘莘晚学,更是在省、国家级有着一定良好声名的我们这片“北国江南”锦秋湖文学空间里耳熟能详的天然文化理想符号。

 

                       

 

随着时光的流转,社会的转型,生态文化的踽踽前行,这个伶俐文化符号也逐渐成为光辉湖野生态文化的一个醒目标识。这不仅表现在屡屡见诸于省、国家级主流报刊的,他呕心沥血创造的大量生态采真诗歌、散文作品,更有他历经十余年毅捷奋求而艰苦铸就的一本本高迈清丽的锦秋湖诗歌、散文集作为佐证。

“无论他的诗歌还是散文无不鲜明地折射出清丽优雅、纯情芳馨、大气菁菁真善美的艺术风格,彰显了大自然原生态天籁基调和丰厚雄邃的社会底蕴,尤其是他所创作的其家乡被誉为‘北国江南’锦秋湖的风光、风情、风物、风俗特色系列作品,在国内颇不多见,很值得研讨。可以看出,锦秋湖莽野作为生他养他的热土,在那里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都已经牢固地打上了心灵的烙印,成为了他翔绕不舍刻骨铭心的精神维系,深深地左右了他的情感悟性、理念思辨与进步、拓击、发展。”著名评论家、原全国记协国内部主任阮观荣先生在“中华世纪大采风”活动颁奖会上这样讲道。

是的,谨记出身,亮着蛙皮和母亲湖的恩养,“当庄户人家的儿子就得干好活。巨大的责任不容许我逃避、懈怠和享乐,当下世风诱惑很多,我不想说什么,但那肯定不属于我,出路只有一条:傻到底做认准了的祥事儿。”的确,安雷生是锦秋湖忠鲠务实勤劬的孩子,他用自己的笔与那里的大自然通灵、交流,把最美丽感人的心动赠给了大家,积极为锦绣家园的现在和未来鼎力奉献。

不忘反哺,恪守创新天职,安雷生一以贯之地实行着他为锦秋湖复兴的生态文化努力。

早在湖滨乡做宣传干事期间,工作契合了创作愿望,他有更多的机会实现与锦秋的肢体文化亲近。寒来暑往,他骑着自行车奔走在锦秋湖的怀抱里,沿着早已枯干几近湮没的古老的河流寻访那一段段激动人心的韶辉,扣起一枚枚洁白的蛤喇粉脆的喇叭壳,捡起一块块船舷的木爿,挖出一副副鱼骨的构架、一撮撮茳芷、荸荠等水生植物的硬籽……捧着曾经辉煌华采的生命乐章轻轻掬到耳畔,他仿佛听到了锦秋湖风雨啸唱平平仄仄的诗词春秋,更依稀嗅到了锦秋湖万籁谐和、恣曼、遒劲、嬉戏、竞争的香息与娇滴、链接。

过去的一切那么的和蔼亲切,现实的阳光就优雅慷慨地拥抱了流水逝波的倾诉。

盛夏里,他不顾暑热劳累蹚水跳沟、闯莽钻荆沿着弯弯曲曲的湖间阡陌,造访先贤铭祠、渔屋颓垣,踏寻老翁古踪、沙洲台子,登临土山高丘、烂舟遗坝,抚慰汹涌葳蕤的蓬蔓苇蒲,打捞历史的清丽情节、漶漫表象……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052月,一部洋洋67万言的散文力作《“北国江南”锦秋湖》杀青了,很快获得了政协博兴县委和县委宣传部领导的支持,交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此书以炽烈的反哺责任,和善的良知,丰实的阅历,诗美的语言,真挚的怀感,绮灿的意境,透过那些天然列景物象的提励,贞刻实践的肯綮炼达,热情讴歌了锦秋故园“北国江南”尤韵的赡饶风物、旖旎风光、煊赫风情、酽郁风俗之立体画卷,以及所能涵蕴奉扬的灵动乐趣,彰显了融艰劬渔猎、纷纭社象、苍茫史讯、醇厚俚习等于一炉,独具北国水乡湖野特色的文化积淀带的膏腴、邃彻与浩繁。

同时,愈从闯莽探幽的亲近中成功地激述、砺炼出了鲜活的流金启悟与熟稔雅念。

在博兴国际小戏艺术和董永文化旅游节上发行,《“北国江南”锦秋湖》作为介绍博兴本土风情的礼品书籍赠送给了来宾、领导和客商,获得了社会广泛好评,并被全县有关中小学确定为乡土教材。

年底,该书又被政协山东省委、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联合授予“优秀文史图书一等奖”。

早在20035月,他的第一部散文集——《芳野缅历》作为山东省青年作家美文系列图书出版,全国记协原国内部主任阮观荣等领导为其作序。

此书出版发行后,得到了省内外文学爱好者们的强烈反响和一致关注,纷纷来信和上网交流,更获得了中国记协国内部、中国散文学会生态文学著作一等奖。

最近,从泉城济南又传喜讯,他的散文作品《打蒲黄》、《乡村饺子》、《停电的夜晚》、《小清河从我心中流过》、《浩月朗朗照锦秋》、《刈苇夜宿锦秋湖》等分别被《大众日报》、《山东文学》、《当代散文》和《散文选刊》重磅发表。

前不久,他的古诗文《锦秋湖赋》在《中华诗词》杂志荣载。接着,《博兴经济开发区赋》在《大众日报》上以三分之一版的大篇幅刊登。92日,《大众日报》“丰收”副刊,以日稿主打文章,居中心配图框,推出了其2790字的“流年碎笔”系列散文《打蒲黄》,同时,责任编辑刘君主任在抬头的《编辑手记》里面两段引述、赞扬作品内容彪炳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显示着蓬蓬勃勃的生机”。

《山东文学》杂志则在2011年第8(总633)期上,于“散文集粹”栏目里以最长篇幅“外一篇”形式采用了他的散文《乡村饺子》和《停电的夜晚》,两篇散文作品长度达11640字,成为该期最重要的散文作品,被《山东文学》官方认定的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作家报》在200311月第604——606期合刊第5版的“文学评论”专栏里以半个版面的篇幅进行了评论,称其为“一个有作为的作家”,并登载了他的照片和创作简历。

20041216日在《中国国土资源报》第T00“社稷副刊”上,作家陆瑶以《大湖灵韵酿蕙风——读安雷生的《芳野缅历》》为题撰文进行了热情洋溢的犀利剖赞评论。

20075月,在中国文联组织的第二届“世纪大采风活动”中 ,该书中的抒情散文《呵,那个萤灯点亮的盛夏绮夜》获得了一等奖,受到了丁关根、王光英、程思远、布赫、司马义·艾买提、鉄木尔·达瓦买提、王文元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为其颁奖。

多年来,安雷生在新闻宣传工作之余,一直默默耕耘,精心恪勉、肯款地致力于高品质散文、诗歌创作,已经正式出版有散文集《芳野缅历》、《“北国江南”锦秋湖》,诗集《莺花烂熳》,通讯报告文学集《人间正道看沧桑》,其作品分别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数次获得“中国时代杰出宣传文化工作者”和“和谐中国优秀作家”等荣誉称号。

我们知道,可贵的灵感就是一条作家与事物之间获得交流与沟通的秘密通道 沐浴朝晖我蹑踱于锦秋湖九曲回肠般的芦荡蛇径间葱翠的芦苇挂满了晶莹的心音,仿佛觉得那姣美的紫穗和俏丽的绿叶上都站着忭舞精灵,我尽可能地侧身弓背钻行,总生怕一不留意轻轻触碰,便会一首神诗仙曲儿。一种斑斓的冲动涌上心头……”正是这样,安雷生始终擎起灵感审美的生态大旗,走向他所钟爱的生他养他的“北国江南”锦秋湖丰盈的内心宇宙,走向灵感丛生的大自然天最富有品质的时刻

玉醅当缓酌,佳茗宜细品。阳春白雪的天籁音乐,你只有静下心来,闭目倾听,才能深刻体会悠远的琴弦声里所包含的那种惇厚内涵。好书绝不是快餐食品,浮躁速读、浮光掠影地浏览,绝对几乎得不到什么深刻的印象。只有细嚼慢咽,沉缅其中,才能获得艺术上的高尚亲和享受。这是我读了安雷生的散文集《闯莽猎美锦秋湖》之后的纯正感想。

安雷生无疑是个有才华、有追求、想像娈美、学养滂沱的艺术家。而散文创作只是他包括诗歌、摄影在内的多方面艺术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任何艺术家都离不开他出生、成长的家乡。

 

                         

 

锦秋湖是安雷生精神的根,是他学习语言、认知世界的始初地,是他父辈流血、流汗的场所,因而也是他濡毫最丰蔚、最熟稔的优势资源。锦秋湖的一切永远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温暖着他的文学历程。读了《闯莽猎美锦秋湖》,我形象地、艺术地感受到了“北国江南”锦秋湖无与伦比的天然之美。

徵文溢目,泠音养耳。《闯莽猎美锦秋湖》的美,在于它鸿藻超诣创作的灵美独特性,包括语言风格的独特、想像的独特、文艺生态氛围浓郁的独特。

我想说这本集子是当代散文界的一个崭新攀登,是一种人与自然界生命的通灵共荣的艺术散文典范。一个有作为的作家假设缺乏对社会审美的成功把握,便难以感觉阐塑出乡土、物景、劳动、情操的剀切圭臬。

是的,在安雷生慧眼里永远澎湃着诞展着挥之不去的具体、抽象之美,他以那颗碧空白云朗月玉笛一样邃皓的灵心肯綮诗蕴洋溢的语词结构瀑宣了大自然罕见的灵虹。

他将待割的水浜细苇称作“沉鱼落雁的渔家西施”,其节粉黛“就象刚出生后七天就抹了乌斯玛草汁的新疆少女黑亮美丽的睫眉”,“而远方的悠悠白云飘荡在湛蓝的天空,一如匹练巾纱在颈下迎风舒展。”怎能不激发我们旖旎的旌动。

每天一次的平湖日出在他笔下成了何等吉祥赫彩的情形。他在中午苇草、玉米地里的那些灵遇更让我们惊蓦于他的美学素养和审美魅力。唱着湖畔的童谣“慢慢地,我在朦朦胧胧中睡去,依稀看到苍遥的天边缀满了绚丽的繁星,忽儿又展翅向我飞来,我渐次融化在了高迈、澄湛的夜空中……”萤灯、星星、我们在他神奇的手下扯起了一个何等美妙的意境,而这样的句子在他的作品里俯拾皆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审美对象。散文之美,首先是语言。《闯莽猎美锦秋湖》语言的窈窕,在于它的诗意、美丽、新颖、朴素、形象,更在于它的浓度、密度、饱满、磁化。

安雷生像养玉专家那样,精心选“种”,那样审择、提炼、打磨、雕琢他的每一个词语。正如他自己所说:“每一粒新词就是子夜的流萤。”在他的华采文本中,隽语秀思频出,精彩纷呈,如“空气中弥漫的浓酽草树花湾的幽香犹如且解渴且飘渺的歌声在游荡、缭绕,河中瓞拥的云树天籁倒影横亘着梵高的油画风格。”

描写小鱼“那些雏鱼米儿真是美极了,大约只有一厘米长,全身透明,两只鼓眼珠氖灯似的白亮,它们在水面以下十厘米上游动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双眼,一团团小鱼儿忽东忽西戏闹时,看上去就象一对对米玑,一堆霍银谷。而小鱼的脊背瓦蓝且璀灿,灰色的软骨和内脏一眼望透。”

刻画渔舟唱晚,则,真的就是一瓣瓣出水芙蓉么?静也含。动也含春。那水,真的就是上苍遗落的梦境么?妙也无言。隐也无言。灵动的倩影呵,依然还是我梦回眸含笑的纤纤柔美

“雁影在地平线上折射出秋风的曲调那么多天籁的惊慕与惶惑!若来若往群鸿至,如顾如瞻一雁还。一只,两只,三只……刚刚诞生的纯粹璞玉的濆涌、冷却……”其笔下见不到廉价的熟语、套语、常用语,赡赡充盈着的是锦秋湖野草一样朴素、露珠一样清新、澄泉一样洁净的鲜活词语。不难发现,他追求的是一种有难度、有境界、有价值品味的精品写作。 
  《闯莽猎美锦秋湖》的独特之处,还表现在作者的想像异常雍容丰富,心娴手敏。

安雷生在《蓼辉卓透锦秋醉》中,我们得到了满意的收获——“那刻,浩瀚盈天的水蓼仿佛瑶台扑朔斑斓、圣火呼啸的盛典,云蒸霞蔚,光辉四射,紫气缭绕,幻影层层叠叠映彻、积皱了湖面,硕大的赭霓祥涛玄韵仙潮咆哮胀红了半边天。正是:月姊曼泽铿锵凌,秋波且待水精钗。缓歌缦舞丝竹调,行云流水小夜曲!唯有缕缕秋风的掠拂下,水蓼们的蹁跹忭舞尚能提醒你人间蜃景的存在。偶尔,十几只白色水鸟扑棱棱相继从芦苇丛中振翮而起,抖得花摇枝颤,洒脱优美地飞远了,消失在辽阔长空悠悠晴日之中,真乃:‘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啊!”

安雷生这本散文集独特的地方,就在于整本书弥漫着浓郁皎洁的文艺氛围。

就是这样,他的散文在小说和诗歌之中充当着间奏部分,宽泛、明亮,有尾随事物发展的耐力,有“繁”的一切要素。而“繁”所掌管着的一些爻辞的移动,忽略了节奏,并在一些声音的间歇处暗自运气,借此计算一段意境的运行速度。

他的散文和古琴有着同样的频率,包括心境、自况、气韵、量度、怀想、暗示力、歧义性和表现主义气质。古琴弹射的每一个音都在升华、璀璨成安雷生菁菁的生态文学字码。

作为一个时时处处加油、充电,鼎力进取的艺术家,安雷生既传统又现代。他喜爱《中华经典民乐演奏(十六章)》这种具有高古之风的雅曲,认为散文应具有古琴曲那样的意蕴和弦外神音。他迷恋、执拗于大自然的灵美走向中体现着的无穷苾勃。而从书中那些充满嘉祥色块的旗云上,你能看出他对散文诗艺术的钟情。作为一个作家,他有一双画家的眼睛,他观察事物时,善于捕捉对象的线条、色谱、光影和构图。作为一个诗人,他是中外真正好诗的知音。作为散文家,他善于捕捉人物内心的涟漪、感情的波澜以及让人难忘的细节…… 
  请看下面的描写:我披了盛夏芳草萋萋、琼花浥浥、莺雀啁啁的娅姹与逸忻,听着濎濙流水,踏过独木小桥,再拐进一条半软泥陌,锦秋湖后子洼的一大片荷塘胜景就靖静地卓立在我闯莽探幽的眼前了。薰风摇曳的一株株俊秀婀娜的荷花正含笑迎迓我的到来。在荷塘畔的龟状小沙洲上,有我亲戚家的小渔屋,我边打招呼边走进去瞧,房里没有人,外面窗户下石榴树至水湄卧河垂柳上逶迤扯晾着张长长的鱼网。大雾靉靉洇洇,碧波嘤若丝竹,荷叶在绒绒细雨中愉豫地轻盈摇摆着,靛白的野鸟们正悄然优雅地飞入一支旖旎的小夜曲中觅食。于苇蒲掩映中,我们找到了一条系在码头石墩上的小木舟,便撑篙弄船划进了翠香霡霂潼滃协奏的澹雅乐章里。这时候,芊雨弥得更欢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琳腴珠玑打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起了踢踏舞。小船在绿云湑湑的萑蔰莲伞间插行。不一会儿,就来到一片高颀丰蔚的荷林下,我索性泊了舟子,双手叉掌枕在头下,仰躺在船上,悉心聆听此起彼伏宝钻弹落玉盘的郁穆玲玎。突然,旁边‘噗’、‘噗’地两声,既不象青蛙投水,也不似人在歙嘘,正当我惊诧之时,紧接着又传来‘噗’地一响,我立刻半坐起来,寻声望去,看到一朵荷花正张开着 。我虽说打小在湖中长大,但先前一般是只顾了踢蹬着玩,尽管对于锦秋的一切都感情深笃,可很多天贶剧情还远未曾仔细地观察、体验过。眼前的一幕真让我不敢相信,当我试着将目光聚焦在距我六米外的一枝花蓇葖上面陷入沉思的那一霎,‘噗’——随着七八片花瓣的炸开,一朵荷粲然绽放了。那辉煌的‘庆典’莅临的瞬间我仿佛听到了天堂的昭乐,完全被震世骇俗的赫煊宏伟、琦玮灵娈惊呆了,束手就擒于一种甜润玄蜜的昊缘里。过了足有七分钟,我才在一小缕凯风的吹拂下渐渐醒过神来。仙性的天籁嘉音犹在身旁的莲塘上来回滚动,不经意间,竟帮所有的唐诗宋词蘭配了华彩的曲儿。阳光目睹了这一切,拍着手儿送来了挥之不尽的融融慈晖。我遂双手作浆轻轻拨水划船,向那朵会唱歌的处女莲靠过去。然后,伸出净掌百般虔敬地一触那粉嫩的蕊药,蓦地,一股热泉伴着砰砰的心跳颤栗的钦痴地流了下来,激起圈圈爱的涟漪,泪花粉爆的迷离与绮思凤仪的翩翩里,我似乎看到了瑶池天姬们转瞬即逝神采飞扬的缓歌缦舞。啊,那造物主恩赐人间的杰出奇葩啊!今生今世我永远不能忘却的极端懿妙吉瑞的邂逅啊!为了这燊盛的相思,我已经等待了太久,太久。馨雨中的福祉是何等的曼媚崇蔼艳情缤纷,就这样,我贪婪地将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贴在脸上,内心漾起一派浓烈的柔情蜜意。梦绕魂牵苦苦追寻并蒂莲芳踪的我,虽撞上的是一枝莲花的盛开,但我仍然如获至宝,于是,欣喜若狂地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妍遇,将其摄入了早已饥渴得难受的心蕾镜头,终于美梦成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荡一叶扁舟,穿绕于翠盖如云奇香漫溢的荷间采摘莲蓬,那是多么豪奢金贵、诗意盎达、风情猎猎的人间犒赏啊!无限景仰荷花超拔的理想境界的我,怎么能对眼前活生生的并蒂莲的宏琏造化无动于衷呢?怎能不象个孩子似的天真烂漫忘乎所以呢!此刻,淑气笼罩泽国,尽管我白色的衬衣早已被淅沥得透湿,依稀一位在画卷中走错了时空的騃情书生。回眸四望,我绝对不会折莲私窃屠戮善和的,倒是那些峥嵘稔荷,恐怕来采撷的人不多了,‘弄舟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我顺手掐下几株已经微微泛褐的莲蓬。紫黑的莲籽就这样晏然地栖向了我的心底,成为葳蕤季节坚贞涣爛的种子。”

透过这些灵美文字,我们欣喜地看到作家对锦秋湖风物有一种极端亲切的情感态度。《映日荷花别样红》很显然写出了作家心目中荷花的那种绰异的生存姿态与命运,并且如此柔蜜地与作家本人的情感、经历融合在一起,或者说作家本人对锦秋湖的爱崇、灵动,全然浸透在那里面了。当然,作家的感情纤细中透示着刚强,对时光、季节的变换无限珍惜也总是敏锐深情的绸缪体验。

我慢慢踯离了湖畔,头却还在那银岭似的阡陌上昂举着,性味十足地饕餮着明晃晃的月辉,连脖颈酸涩了都不晓得。及至我被一个柳墩头绊得跄踉了三五步,才傻痴地打个喷香的激灵,恍然记起自己的影子不在了眼前。忙回头寻找,顺着水蜘蛛苦心经营的五线乐谱嘤嘤协奏的方向,却发现正同着一群夜鱼,游向那份斑斓灵丽的潺潺月泉中嬉戏、享乐去了。我静静地和她们玩了会儿,才恋恋不舍地搂起了,激动得了得的影子踏上了归途。一阵腥生生、爽飕飕的湖风迎面吹来,不禁浑身有点缩抖,我担心那白嫩灿娇清馨的月光更会受不了,遂推开影子,忙拥秋月入怀,紧了紧风衣的扣儿,生怕她着了凉。沐在秋月溶溶的抚爱陪伴下,一躺便美美地睡着了,直到天将亮。五更时分,醒了,觉得眼角湿漉漉,看下身边妖娆的月光早已不知何时悄悄走了,没留下一丝芳韵,伸手去揽,什么也不存在,猛地撩开被子坐了起来,顿感心里空空的,一阵酸楚潮水一样涌了上来。想到早饭后我便要起程回县城工作单位,心里越发委实难挨。

还有,“偶然有远走他乡的儿时的伙伴千里迢迢打电话回来问起眼下的景况,我于是心里更一阵更噎抽泣起来,手抖抖地握着话筒沉默片刻却只说一句:还是别提了吧,接着,我的心里便便是猛地一紧,仿佛感觉到了对方心灵的痉挛。”

再看,“可又猛地打个激灵,什么都没有了,一个人躺在床上,睱一眼壁顶、书橱,感觉眼角一丝湿润润的,一翻身,有一滴竟砸到了中指上,隐隐的生疼……”那是何等情韵缱绻、摄人心魄的传情、依恋、追溯与怀想。 
  这些文字对个人的热爱痴迷经验有着娴熟透彻的枨触表达。 
  彪缤出极好的艺术感受和独到的屠格涅夫式的大自然灵感体验和精美塑造,彰显出了作者作为一个诗人作家造士的独到慧眼和丰富精致的艺术灵感。这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这样的艺术经验与这样的美学修养的结合,才会造就这样一本语言瑰丽的书,真正是自然万籁与汉语文字的一次天衣无缝的结合。 
  《闯莽猎美锦秋湖》是一个具有特殊生态品格的文本。这不仅体现在文本结构上的诗文并茂的“双重性”,尤其体现在精神上的飞扬、自由的姿态。 

 


  写作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写作,一种是动态的写作,用尼采的话说,前者表现的是阿波罗精神,后者表现的是狄奥尼索斯精神,在一向勤勉劳作的安雷生身上这两种精神实现着有机的结合。他的文字充满了安寂感、绮淑感、亢爽感、风概感、运动感和变化性,飘忽的思绪,灵丽的意象,闪灼的语言,都给人一种流动和飞翔的感觉。

古典的巍魅气质,是安雷生这部著作在精神上的一个特点。一切真正意义上的写作,都或多或少具有巍魅的饶衍。这是因为,巍魅天然地包含着一种甜蜜而令人陶醉的诗意。

安雷生的文字里也充满了巍魅的情绪。这种情绪就像无边的雾岚,弥漫在他的词语丛薮里。

很多时候,安雷生倾向于从一个少年茁壮成长的角度,通过过去时态的叙事,打捞已经没入时间之河的人生记忆,尤其是童年时代的天然鲜亮记忆,正像他自己说的:“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常躺在白土沙松软的湖滩上眯缝着眼看群群展翅翩翔的鹭燕在空中颉颃,钻进草丛追逐萤火虫,无数次地迷恋于那忽明忽暗的光辉星系,以及划破夜空的闪铄流线,那真是一生都少见的奇观。”

我注意到,同《打蒲黄》《伏假,去锦秋湖沙洲二姨家的日子里……》、《割草》、《孤寂的锦秋湖腔夏晚》和《逮鱼锦秋冰湖》等追忆童年的文字相对应,安雷生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翘楚图象,一幅题为《贞锦秋抱美》的抽象主义绘画——它是形而上的懿懿交错的线条狂飞乱舞。

他的这种 “回归天然”的觥觥奥援,也许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心理冲动。然而,面对着漫长岁月的殷殷期待,负载着种种无可言说的缘分,这样的“回家”之旅,必然是一次甜蜜而美好的难忘之旅。 
  唯美是反映在安雷生文字里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倾向。虽然从整体上看,安雷生的语言有一种自然主义的灵美气质,有一种飘忽的有时甚至令人捉摸不定的动态感,但是,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一种对自然主义的诗意境界的追求。例如,是谁在把千百年湖民的呐喊汇成此世绿色激流音画?又是谁在把心中的欢快敲击成如雨风雨潇潇的诗行?

这种唯美的对诗意的追求,尤其体现在对物象的精细、准确、生动的描写上:“当它们在芦苇丛里一粒粒樱桃般徘徊,我听到它们桑皮纸那么干薄的翅细声细气地鼓翕声,其音悦耳,其光媚人,热烈、潇洒,如临舞池若踏御园如饮美醑若披绸缎如绣球拱顶若嫩芽啜露……急飞的萤火虫象飞机‘叭’、‘叭’明晃晃的夜航灯,亮灭富有节拍,或繁星璀璨,或抛珍珠雨儿,或泼金泻银,或玲珑曼妙,皆意味渊邃。萤火虫姿奕泼染出一幅比一幅精彩的风情画卷,有骑辔驾辚,峰林狩猎,欢练百戏;有仙人拂袖,翼龙挽风,羽葆纷粉,霞蔚霭岚;有朱雀扬冠,猛虎攫腾,狡兔疾奔,凤凰歌吟。小小萤火虫的怡乐情怀、翩跹丰姿,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大自然如此壮伟的奇谲之美,华奢之美!”这种活灵活现的描写反映出的不仅是一个诗人对物象精细的观察、创造,而且还有王尔德和福楼拜式的唯美的趣味倾向。 
  就总体的精神风貌来看,同诗歌上表现出的自然主义气质相契合,安雷生的散文创作也表现出一种自由、奔放的制鲸激情,或者说,也体现出一种执著的波希米亚精神。

卡夫卡说:“人活在世上,必须对某些永恒的东西有一种不变的信心。”安雷生用他的文字,用他的诗歌,帮助我们了解了作家敏感丰富、绮丽高迈的梦幻心灵,或者映射出散文创作的意境,更诠释了他自己对“永恒的东西”的理解,对自然大美、自由天籁的由衷热爱,对“波希米亚”精神的神圣的敬意和执著的守护。

有一种人属于天然倾向的艺术家,就像安雷生。他的诗文中浸透着一种无以名状与无从诉说的辐射力量,如熔岩在地底流淌般寻找着突破和喷发的去处,这来自他个体感性生命的冲动。作品证实了他生命的存在奋斗价值,却永远不可能使他的灵魂完全安静下来。 
  也许这些就是他作品的卓越主题,反映、突破和重构了大自然的琮瑞表象,强调湖野内在的蕴涵,超越了对人的世俗行为表层的描写而揭示天人灵通隐蔽的精神向度,摆脱了对瞬间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和真理。

显然,安雷生的写作是紧紧盯住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蓬勃律动的创作,他传达、弘扬的是锦秋湖天籁灵音,传达的是大自然的真实。 
  他的散文注释了他的心境。作品中既存在对世界表象精细准确刻画,更大胆使用了强烈的诗歌感情色彩,奔放绚丽的构思,深邃奇丽的语词,甚至干脆是抽象出一些诡谲的神话图景借以表达他对锦秋湖的观感、情韵、冥思、升华。在这里,锦秋湖的风物已被他从日常存在逻辑中涅槃开来,就像绘画的点、线、面已仅仅追随于个人情绪流动的痕迹。 

《闯莽猎美锦秋湖》中最精彩的一些散文如《刈苇夜宿锦秋湖》、《鸟鸣锦秋“天堂” 》、《音乐春雨靓锦秋》、《荡舟锦秋湖上》、《伏假,去锦秋湖沙洲二姨家的日子里……》、《最忆美锦秋》等等描写锦秋湖神美灵漾的文字。这些作品语言清香、流畅、生花,笔意纯朴而诗氛澎湃。作者不无神往地娓娓踔厉着大自然的命运玄崇和物种推衍,其真其切,令人感喟。 
  他注重诗意的创造,灵感的组合,直抒胸臆,读时可感到他内心阵阵的悸动,使自己的文体具有旖旎的价值,在含蓄与朦胧间营造梦幻般的诗文之境。我坚信他的散文和摄影都是诗。 
  安雷生是一个诗人,他的诗歌矜持着烂漫的绚媚安雷生又是一个作家,他的散文灵美而深邃、天然而旖旎。他秉持着契诃夫式文学家中的“风景画家”的灵丽情怀,在锦秋母亲湖这片天地里以充满诗意的责任态度进行着“可以为之付出全部灵魂”的莫大体验与坚强反哺。这恰恰是打动我的原因,这或许不是他的责任和目的,但他确实以他的诗歌和散文,刺痛了我的情感。

“小小的花!这已能唤起我用眼泪都不能测知的深的思想!”这是凡·高被一朵小花打动后的叫喊。读安雷生的诗歌和散文,有时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样的感叹中其实还有一种珍惜的味道。安雷生对大自然的理解,同对文字的理解一样,有着一种天籁的、和谐的、玲琅的、善良的感觉。

我喜欢安雷生的叙述方式,就像喜欢苇莺在阳光照耀的芦荡里婉转歌唱一样,当然我会长时间地盯着他的一篇散文发些难以自解的臆想,但我却会顺着他对于大自然极端热爱的文字,走入他所叙述的世界,关于湖野、乡村、关于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关于对东方和西方作家的理解和不理解。

丰子恺说:“文人对于自然的观察,不外取两种态度,即有情化的观察与印象的观察。有情化的观察,就是迁移自己的感情于自然之中,而把自然看作有生命的活物,或同类的人。印象的观察,就是看出对象的特点,而捉住其大体的印象。这与画家的观察态度完全相同。”

安雷生是善于观察的,观察是他创作意境和文字的一部分,而且这种观察早就影像于他的观念和精神中。有时这种观念和精神是难以理解的,带有某种超前性,就像感觉他的气质,对人有种推拒的力量。

当然,我还是在他的珠玑闪烁的散文中触摸到了他馨芳的部分,这是一个有着沛盈情感的男子汉,你可能平时难于进入他的内心,而一旦进入,就会如打开一个储满蜜汁的黄橙。 
  在安雷生的散文中,有些长到万字以上,如参天巨树,有些则短到仅有千余字,像树下的星星小花。这是当前散文写作所支持的,散文没有严格的定义说要怎么写,或不要怎么写,散文最主要的东西是在文上,这个文不管有多散,不管有多长,有多短,但都必须“文”,文字的文,文章的文,文采的文,文心的文。没有文的散文就不称其是好的散文。

安雷生的成功在于他在作品中弘扬了大自然的神奇伟魅,揭示出潜藏心底的最灵丽的诗意画意,并与一定地域底层基本群体水乳融通、同爱齐劳共苦,进而升华至形而上的玄美与崇高。

散文集《闯莽猎美锦秋湖》中,就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湖野生态时光”——安雷生既深味着“北国江南”锦秋湖整个发展史,又朝华夕秀,青钱万选,韦编三绝,吃苦耐劳这样既铸就了他生命内力的时光,也构成了一个中国当代作家的生命文学天地。

在作家笔下,那些曾经散落在湖野间、芦苇荡上、河湾中、乡村里的时光,那些曾经在大自然的幽静里、在天籁的协奏中隐匿的时光,那些已经在事件、细节、景物、人影、爱情、幸福中流逝的时光,都被他捡拾起来载入到灵魂的日记里。

他相信这样的日记在世界的某一个黎明,或是在某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将奔涌成一条既是艺术的又是生命的河流。因为安雷生装载着这样的“时光”,并不断地将它们情感化、心灵化、意象化、美学化,他就有了一种别人无法替代的生命史和心灵史,有了一个能够自由回忆、自由创造的生命空间,也就有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学影响力。虽然这样的文学世界在童年的日子里就像春天的嫩芽一样,还处于懵懵懂懂的心理状态,但他没有那么多的瞻前顾后,没有那么多成规的束缚与羁绊,仿佛一个勇敢的孩儿去迎接每个朝阳一样,在那片许多中国人都非常陌生的鲁北湖野里,沿着自己相中的湖野阡陌,默默跋涉、逶迤闯荡,探索前行着。正是在这样的跋涉、闯荡、前行中,他渐渐意识到了文学世界的阔大深邃和文学思想的厚重无垠。

随着思想的提升、想象能力的扩延、审美能量的积聚,安雷生透彻了自己的人生角色,然后,将那些碎粒幻化成富于美感的锦秋湖生态光斑,导入进自己的生命精神体系之子一样熠熠闪烁,仿佛一个个梦魇牵引着这位诗人、作家心兢力争去构建自己的艺术殿堂。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