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肺癌关注月--刘洪波喊你关注肺癌治疗进展
刘洪波
2024-10-24 08:00:00

#2024美国大选##新富士康落户郑东新区##霜降 秋尽##我拍了拍秋天##客从河洛来#

男,80岁,肺鳞癌治疗前


1. 肺癌治疗现状
1.1 传统治疗方法
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依据《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所提供的数据,手术切除是早期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仅有约20%至30%的患者在临床上适合接受手术治疗。化疗作为肺癌治疗的基石,尤其适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肺癌患者,但其疗效有限且伴随较大的副作用。放疗由于其较高的局部控制率,被用于无法手术或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但同样存在副作用问题。
1.2 靶向治疗进展
靶向治疗是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目前,针对EGFR、KRAS、HER2、BRAF、MET、ALK、ROS1、RET、NTRK1/2/3等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已有多种靶向治疗策略。特别是对于EGFR突变的患者,奥希替尼作为一线治疗策略,已被证实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此外,针对ALK重排的患者,已有多种ALK抑制剂获批,如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这些药物在ALK阳性NSCLC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1.3 免疫治疗进展
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已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如PD-1和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机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例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已被批准用于PD-L1高表达的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此外,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也取得了突破,如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的治疗方案已被批准用于晚期SCLC的一线治疗。
2. 关于肺癌的新型治疗策略
2.1 围手术期治疗研究进展
在肺癌治疗领域,围手术期治疗已成为提升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环节。围手术期治疗涵盖新辅助治疗与辅助治疗,其目的在于缩小肿瘤体积、提升手术切除率以及降低复发风险。
依据2024年肺癌创新论坛发布的报告,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例如,ADAURA研究揭示,奥希替尼作为辅助治疗用于IB-IIIA期EGFR阳性NSCLC患者,显著延长了无病生存期(DFS)与总生存期(OS)。另一项研究,ALINA,探讨了ALK阳性NSCLC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显示阿来替尼辅助治疗相较于传统化疗显著提升了DFS。
此外,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亦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在CheckMate816研究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显著提高了可切除NSCLC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与总生存期(OS)。AEGEAN研究则验证了度伐利尤单抗在围手术期治疗中的有效性,通过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改善了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与主要病理缓解率(MPR)。
2.2 少见靶点治疗模式的探索
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罕见靶点被发现,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治疗选项。例如,针对ROS1、RET、NTRK等罕见靶点的药物研发,为携带这些突变的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
在ROS1阳性NSCLC患者中,恩曲替尼展现了显著的疗效,已成为CSCO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此外,针对KRAS G12c突变的患者,新药如索托雷塞(AMG 510)和Adagrasib(MRTX849)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尽管HER2突变在NSCLC中较为罕见,但针对这一靶点的治疗研究也在积极推进。例如,Trop-2 ADC和HER2抑制剂在HER2突变患者中展现了初步的疗效。
对于罕见靶点的治疗模式仍在持续发展之中,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提升这些药物的普及度与疗效,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
3. 针对肺癌的个性化治疗策略
3.1 以分子标志物为导向的治疗
随着对肺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基于分子标志物的个性化治疗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关键方向。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辨识患者对特定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潜在反应,进而实现精准医疗。
EGFR突变:EGFR是NSCLC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之一。依据《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EGFR突变阳性患者可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中获益,例如奥希替尼、吉非替尼等。一项关于奥希替尼的III期临床试验表明,与标准化疗相比,EGFR突变阳性患者接受奥希替尼治疗可获得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ALK重排:ALK阳性NSCLC患者可从ALK抑制剂中获益。克唑替尼是首个获批的ALK抑制剂,其在ALK阳性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后续的ALK抑制剂,如阿来替尼和布加替尼,也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更高的疗效和更好的耐受性。
PD-L1表达:PD-L1表达水平是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重要生物标志物。PD-L1高表达的NSCLC患者更可能从PD-1/PD-L1抑制剂中获益,例如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
3.2 个性化风险评估分子标志物
个性化风险评估分子标志物有助于辨识肺癌高危人群,从而实现早期干预和预防。这些标志物包括遗传基因组标志物、嵌合基因组标志物和表观遗传学标志物。
遗传基因组标志物: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识别出多个与肺癌风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例如,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团队的研究表明,mCAs作为一种新的肺癌风险内源性指标,可能与PRS联合使用,优化肺癌的个性化风险分层。
嵌合基因组标志物:嵌合基因组变异(mCA)是外周血中一类特殊的基因组改变,与多种疾病相关。研究发现,携带mCA的个体肺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表观遗传学标志物:DNA甲基化作为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表观时钟标志物如PhenoAge、GrimAge和MRscore与肺癌风险的增加有关。
综上所述,分子标志物在肺癌的个性化治疗和风险评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新的分子标志物,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实现更精准的肺癌治疗和预防。
4. 肺癌治疗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4.1 耐药性问题及克服策略
肺癌治疗中耐药性问题是一个重大挑战,尤其是对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耐药性的产生限制了治疗效果的持久性,导致疾病进展。
靶向治疗耐药性:靶向治疗虽然在初期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表现出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瘤可能发展出新的突变,导致对原有靶向药物的耐药。例如,EGFR突变的NSCLC患者在接受奥希替尼治疗后,可能会因为T790M突变的出现而产生耐药。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研究者正在开发新一代的靶向药物,如针对T790M突变的奥希替尼第三代抑制剂。
免疫治疗耐药性:免疫治疗虽然改变了晚期NSCLC的治疗格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且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耐药。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免疫抑制性是导致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为了克服免疫治疗的耐药性,研究者正在探索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如TIGIT、LAG3等,以及联合疗法,如免疫治疗与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的结合。
4.2 新靶点与新技术研究
新靶点的发现和新技术的应用是肺癌治疗研究的热点,它们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新靶点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靶点被识别,为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针对KRAS G12C突变的药物AMG 510和MRTX849正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KRAS突变NSCLC患者的潜在疗效。此外,针对HER2、RET、NTRK等新靶点的药物也在开发中,为携带这些突变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新技术研究:新技术的应用,如液体活检、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人工智能(AI)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治疗模式。液体活检技术通过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的基因变化,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信息。AI技术在影像学中的应用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肺癌治疗领域正面临着耐药性等挑战,但新靶点的发现和新技术的应用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望开发出更有效、更精准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5. 参考文献:(略)


男,80岁,肺鳞癌,治疗失败后,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3个月复查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