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樊雪婧
输入一段文字,就能获得一段AI制作的小视频,这只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小场景。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如何发展?
11月16-17日,2024第二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研讨会在郑州黄河迎宾馆召开,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专家学者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主题,探讨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算法与数据平台以及新兴应用场景,为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渗透各行各业,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王天虹在致辞中表示,在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活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希望与会嘉宾能够深入交流,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翔介绍,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聚焦算力算法、数据应用等领域,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河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下一步将发挥河南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阔市场需求的优势,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区。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河南有基础、有优势、有决心。”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陶曼晞表示,河南作为人口资源大省、农业大省、制造业大省和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具备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优势和条件。她介绍,当前,河南在算力、算法、数据、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河南总体算力规模位居全国第12位。截至2024年3月底,全省建成5G基站19.63万个,居全国第5。河南建成中原大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等一批新型数据中心。在智算和超算方面,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已建成投运。“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重塑产业格局、提升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力量,也给河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共同推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共同推进河南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
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代表郑州大学向与会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郑州大学材料信息学科的发展现状。他表示,期待与会嘉宾深入交流思想、探讨前沿技术、分享成功的经验,为郑州大学建言献策,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近年来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生成、音频创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以ChatGPT 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带来了通用人工智能曙光,以 Stable Diffusion 系列模型为代表的图像生成技术,引发了内容生产与艺术创造的深刻变革。这一技术的迅猛进步,不仅为学术界在虚拟现实、数据治理、基础模型架构、持续学习及多学科交叉应用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树立了新的研究标杆,也将深度融入艺术、经济、法律、工程等相关领域,加速各个产业的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虚拟现实分会、郑州大学、中国电子学会政策研究与国际合作处、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共同承办,旨在搭建一个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从业者的互动交流平台,让参会者能够紧跟学术前沿,分享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创新思想和科学方法,共同提升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水平。
两天内,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清华大学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文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张勇东等3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了系列精彩报告和观点分享,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言、图形图像、音频等各个模态的众多领域的前沿进展,探讨其相关技术对材料、生物等相关学科的推动作用,以及其在具身智能、内容生成等行业的产业化、市场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