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霜降前夕,秋色渐尽,十余文友结伴过河顺镇,向东十余里,便到清凉山下。
心随落叶舞,梦绕清凉游。清凉山属太行余脉,因其山泉涌流,林木繁茂,遍布奇花异草,馥香浓郁,气候湿润,气温凉爽,所以千古称其“清凉”,清凉山由此而得名。从空中俯瞰,周围有九条岭,九道沟,岭岭树葱翠,沟沟有小溪,故有“九龙抬山圣”和“九龙戏清泉”之说。
当地老乡说,清凉山原来也是一个普通的山,只是比周围山头略高一点。传说古时,洪水、野兽横行,每次袭来人们都付出沉重的代价。有一年,一位叫清凉的和尚云游到此,正好碰上洪水袭来,清凉和尚指挥众人跑上最高的山头躲避。洪水中一条吃人的恶龙涌起数丈高浪头向那山头扑去,神通广大的清凉和尚念动咒语,将山头猛长起来。洪水上升,山头上长,洪水降落,山头变低,就这样斗了七七四十九天,最后清凉和尚和恶龙两败俱伤。清凉和尚没来得及把山头降为原样就身亡了,所以至今仍高高地矗立着。人们为纪念清凉和尚,便把此山叫做清凉山,并在山顶修建了清凉寺。寺有灵官庙、山门、九仙庙、老君庙、关帝庙、碧霞宫、佛殿等,曲径回旋,依山而建,以琉璃瓦盖顶。在最高处建“如来佛宝塔”,院内碑刻丛立,始创年代无考. 据碑揭考证,为明代重修,现在,多为善男信女祭拜之所。电视连续剧《兵变1938》里多次提到的清凉寺就在该山的顶端。
传说终究是传说,但从北魏至今,这里的历史传承却处处有迹可循。 厚重悠久的文化,幽静恬淡的环境难掩昔日的惊世之作。
在清凉山村旁,就有一座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八年(494)的修定寺。史载,因四面山势状若城垛,取名天城寺。东魏时,改名城山寺,北齐天保年间,文宣帝高洋巡幸此山,见二水寺前合流,命改合水寺,隋代,又被改称 修定寺。易名缘由源于僧人张猛救虎的故事。相传北魏时邺人张猛曾在清凉山麓禅居, 孝文帝围猎,虎逃入禅房。张猛用僧袍将虎覆裹,藏在床下。隋文帝自幼笃信佛教,惊异于张猛的灵异,以为是他修禅达到了“垂垂浑入定”的结果,便不再上前索取此虎。即位后据佛理与古事将寺名“合水”改作“修定”。修定寺不远处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定寺塔。塔之华美让每一位目睹者都惊叹不已。塔门楣上镌刻三世佛,故名“三生宝塔”。该塔初建于北齐天保元年,唐代重修,现存塔身浮雕砖皆唐代制作,后世又称之为唐塔。
佛教从天竺历经中亚,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西域,再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土,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当地文化元素,修定寺塔浮雕所呈现的,不仅有佛教内容,还有道教、儒家文化,不仅有汉民族元素,更有中亚、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可以说修定寺塔是佛教发展与中国化过程的一个缩影。这座单层砖砌浮雕方塔,通高20米左右。塔基平面呈八角形,下为束腰须弥座。塔身残高9.5米,塔身四面均为8.25米宽,外壁用菱形、矩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不同形制的浮雕砖3775块嵌砌而成,达300多平方米。上刻有佛像、弟子、菩萨、天王、力士、武士、侍女、飞天、伎乐、青龙、白虎、猛狮、大象、天马、巨蟒、花卉、彩带等72种图案,多组砖雕描绘了胡人跳舞的情景。塔身呈橘红色,古朴而秀丽。塔刹为红、黄、绿三彩琉璃构件,映日则光彩夺目。金代文人有诗云:“亭亭孤塔认高标,满谷松杉密相应。半天金碧照双眸,人道经营自师猛……”时至今日观宝塔,仍可以窥豹一斑,激发我们去想象昔日众僧云集、香客顶礼、游人如织的盛况。
山静听钟远,云轻抚翠楼。 踏上归程,清凉山在身后渐隐,但它的身影却在我心中愈发清晰,那是岁月的沉淀,是历史的回声,更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绝美画卷,让我久久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