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黄河岸边古会兴(二)
尚柏仁
2024-09-15 11:33:03

(三)

茅津夜渡是古陕州八景之一,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大事。晋国的假途灭虢;东汉末年,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由此北逃;唐代安史之乱时,肃宗借回纥兵由此跨入中原;辛亥革命中,张钫任都督的秦陇豫复汉军两次东征在此与清兵激战。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此运兵,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保存革命力量、转移地下党;1947年陈谢大军在这里渡河挺进中原……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大量诗篇。

1923年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康有为,应陕西镇嵩军刘镇华之邀请赴西安讲学。由西安返回时,123日途经陕州游览了黄河,建议会兴小学改为砥柱小学,写下一首《题三门庙》的诗。

题三门庙

禹功万古辟龙门,颇叹黄流砥柱尊。

吾欲铲除此巨嶂,扬帆碧海达河源。

开苏伊士通欧亚,绝巴拿马沟西东。

蕞尔三门三巨石,誓将疏凿补天工。

于媛主编的《于右任诗词曲全集(典臧版)》一书中有于右任为张坤写的诗。

寄陕州张子厚

酒罢鸟鸟兴欲飞,秋风乍起客思归。

新诗直为何人寄,函谷关前一布衣。

1944年灵宝涧东村张家祠堂门联为:

山西省河南省三代祖宗甘棠下,会兴镇虢略镇始祖原居葫芦滩。

楹联述说了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葫芦滩迁来张姓。张家四子:长子如甘、次子如棠随父到陕县会兴镇定居。三子如山、四子如林定居涧东村(灵宝)的经过。

张文欣主编的《河洛水韵·洛阳历代咏水诗辑注》一书中有徐坊(1864年—1916年人,字士言,号梧生,又字矩阉,号蒿阉。山东临清人,寄住河北定兴。以父荫官户部主事,擢国子监丞,任京师图书馆副监督。富收藏,被藏界称为“雅善收藏,为海内名家”。著有《徐忠勤公遗集》)诗一首:

会兴镇河干悬崖数百尺平挹中条俯临茅津乔生建飞阁三楹于其上置酒高会以落其成,即席赋此

凭阑俯瞰暮烟屯,郁郁羁怀托酒尊。

北向云山终破碎,西来浊浪太奔浑。

闲看倦鸟归飞急,静听行人争渡喧。

巨壁高崖自千仞,不随砥柱障三门。

 

1936年《陕州志》记载:唐开元年间(713--714),陕州成立儒学。会兴西北角有康熙六十年(1721年)建的召南学院,后又建“会兴砥柱书院”,光绪三十二年改设高等小学堂,民国时期称“会兴完小”,民国后改为砥柱小学,19569月,会兴小学(会兴祠堂)开始附设初中班,1957年三门峡建市后改称为“市三小至今”。19578月建成三门峡市第一中学后,会兴祠堂的“三门峡中学”4个班、192名学生、15名教职工迁入第一中学。

《陕州直隶州续记》卷之三记载:三门书院,在州境会兴镇,光绪十八年巡道沈倡议署知州黄璟创建。黄璟有诗一首:

创建会兴镇三门书院

黄璟

佳气葱茏聚水滨,中流砥柱旧为邻。

雅言共守诗书礼,门户谁分人鬼神。

应有楠沾化雨,多栽桃李待芳春。

从今闐間絃歌起,好挽黄河浣俗尘。

柳玉东著的《卧龙岗武侯祠与诸葛亮文化研究》一书记载:祖籍濮阳,清初迁居南阳的张嘉谋(18741941年),字仲孚,号梅溪钓徒,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先后任内阁中书、河南咨议局议员、国会议员、河南省议会副议长、河南通志纂修兼河南博物院院长、河南古籍研究会会长,他曾在陕州的三门书院任过主讲 

(四)

会兴村明时叫蔡家坡(蔡氏后人可能在李自成攻打陕县时被杀或迁至别处),万历时还没有“会兴”这个名字,康熙时为“会兴街”。《四库提要著录丛书(史部249册)》记载:乾隆时成会兴村,嘉庆十年改为“会兴头”,光绪时叫“会镇”,民国叫“会兴镇”,新中国成立后叫“会兴村”。乾隆时由于黄河改道、塌方,渡口由上村镇转移到会兴镇。同治年间修寨,山西会馆建立起来后商业才逐步繁荣起来。日本进犯陕州后,山西会馆曾一度成为日军的战俘营。

会兴的张氏,有始于明初。据《陕州志》和《会兴张氏家谱》记载:洪武五年,有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兄继周祖爷居住会兴,弟继宗复西迁黄村。张养麟碑文载:明朝时此地常有庙会,市面生意兴隆,是豫晋两地的通商码头。康熙四年更名为会兴街。同治四年,邑神张兆晸倡议修建寨墙,高八丈,宽两丈,东、南、北、中设四门一关。咸丰年间,山西盐商集资在西街头修建了“山西会馆”。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会兴镇上有10家商行、8家盐店、32间门面房和一家书店,另有3家妓院、多处烟馆,集市贸易十分兴隆。

 

  清朝到民国,会兴张家是望族。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出土墓誌》河南(贰)下册记载:张际熙,嘉庆乙丑进士。历任湖北咸宁县、福建海澄知县。其弟张际炜,归德府儒学教授,河阴县儒学教谕。

张长庚,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协助川运,历任广平、平越等府知府。后升湖北汉黄德道,旋升布政使,迁山东按察使,办理湖北军务。后调贵州按察使,兼贵州巡抚。张长庚所到之处多惠政,有盛名,武昌为他建生祠以祀之。后因前任移交未认真盘查,后启库空空而获罪,籍在家。

张长庚之子张澧瀚,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任湖广道监察御史。

张长庚之孙张兆晸,字晓堂,历任江西丰城、卢陵等县尉,甘肃崇信县知县。以功授同知衔,任直隶州知州。后归乡,侍奉母亲。居家时,官府上门问计,朝臣经会兴常拜访。同治时,捻军进陕,张兆晸创建会兴寨堡,光绪年间卒于家。

张家的张坤三兄弟也很有名气。

2000年《湖滨区志》记载:张坤(1873年—1920年),字子厚。光绪癸卯(1903年)赴省乡试,中第四名进士。陕州知州留其在召南书院旧址创办中学堂二班、师范专习所一班、高小一班。后建议改陕州试院为陕州合属中学堂,附设初级师范。宣统庚戌年(1910年),河南巡府保送张坤赴京城保和殿复试。先任官,次任河南高等大学堂监督兼省优级师范监督。后任省咨议局议员、副议长兼省众议院议员和正议长,秦军二师秘书,沪上中国公学(与于右任一起创办)校长,西安捐税局局长,第二届国会议员兼大总统府政治咨议等职。后在陕县引进设备于崤陵组建大丰煤矿。民国九年(1920年)死于渑池寓所。其著作有《兵法十三家类要》、《〈左传〉分类》、《陕县乡土志》、《中西医学串解》等。

张坤大弟张均,字子高,历任河南潞盐加价局局长,河南巡缉队领官署理陕县知事(县长)。

张坤二弟张坊,字子敏,生于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未时,毕业于河南优级师范、上海中国公学,历任陕县勤学所所长兼孔庙奉祀官。民国七年被选为省议会议员,卒于民国十九年正月二十三日未时。

张坤的父亲,是袁文成手下一个军需官。张宇瞳,字蓉,初号少柳,幼时慕南轩先生之为人,更名宗栻,制举业,三十三岁入郡庠,补增广生员。三门书院落成时为监院。他生于道光壬寅九月初十日酉时,卒于光绪庚子十一月二十七日玄时。

袁文成名保恒,字小午,河南项城人,原漕运总督袁甲三之子,道光末年进士,曾随父镇压太平军,参加亳州、怀远诸役,后从左宗棠镇襄办转饷事宜。历官至内阁学士,户部、吏部、刑部侍郎。光绪三年治赈河南,卒于任上,谥文诚。 

会兴的张氏族人中还有张明仁(1910年—1935年),早年辍学从军。在吉鸿昌部下历任宣传队员、宣传队长,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民国19年(1930年)秋,因“宣传赤化”被解职投入开封监狱。吉鸿昌营救其出狱后,到西安杨虎城部下任文职。民国23年(1934年)9月,张明仁受地下党组织委托,赴陕北黄陵山区开展兵运。后任起义部队“民众义勇军”司令员。民国24年(1935年)春,在陕西省黄陵县小石崖战斗中牺牲。

张文驹,张明仁烈士之子,193310月生。1953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85年先后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理事长,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编写出版经济论文集多部。

从会兴张氏老宅门匾“清河世冑”以及调查了解中看,会兴的张姓人家除明时从山西洪洞县迁入外,可能还有一支来自河北省清河县的官宦世家。

 

 

(五)

会兴村的过去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1993年之前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改革开放之前村里利用优越的区位发展多种经营,办企业,办商业,村民和集体十分富裕。1993617日,会兴村就被中共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同年被列为“火炬计划”的国家级高科技产品丙三醇在会兴乡生化厂试产成功,填补了国内植物提取甘油方面的空白。1987年,会兴酶制剂厂的“核黄素复合剂工艺研制”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1993年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通车后,会兴失去了交通和区位优势。但会兴村面临黄河、距城区仅仅1.5公里,陇海铁路在村南通过,三门峡大坝铁路专线从境内穿过,闻名于世的会兴—茅津渡口依然能发挥其独特的功能,虢国墓地博物馆、黄河湿地公园则成了会兴村的另一个优势,会兴村依旧不失古村落的美称。

 

社会变迁很多村庄需要拆除,尤其是城市近郊。但古村落的拆迁并不是把文化撕裂,而是让人们更加幸福起来。

如何挖掘、传承好会兴的文化,如何保护好古村落,如何维护好遗存下来的东寨门、小东门,如何让数千米长的古寨墙服务于村民,如何让张家的几个古宅院重放光彩,如何让留在人们记忆中的老物件、老遗址发挥出新作用,如何在乡村振兴中使会兴村走文化、旅游、观光、民宿、乡村体验之路,如何把会兴村建成既古朴又宜居、既厚重又现代、让人既能留住乡愁又能幸福生活、融城乡元素为一体的都市圈,是会兴村两委一班人的重要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