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更青春 更广阔——我看“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2024-09-08 09:18:55

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幕。壁画展区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1807件投稿作品,考虑到壁画尺幅巨大,完成周期较长,参与人员众多的特点,这一数字已经基本反映出五年来中国壁画艺术的整体面貌和格局。经过严格的评审,共有305件作品进入复评,最终有191件作品脱颖而出,顺利入选展出,其中进京作品19件,壁画展区入选比例约为10.6%,这一比例不仅体现了评选的严格性,也彰显了入选作品的高质量。

周茂林《高原•高原系列组画》

壁画,是因建筑环境需要绘画或以多种材料制作于建筑空间界面的大型平面及准平面艺术。在我看来,“壁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独特的方面在于其宏大的叙事性和公共性,在于其与建筑和空间的紧密关联性,在于其材料与技法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艺术与空间、材料与形式、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同时,壁画还具有强烈的公共性,它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表达,更是与公众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媒介。

壁画的评选 内涵与外延

陈川《蓝天盛会—首届珠海航展》

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区”的作品选拔中,不仅注重作品的公共性与艺术性,更将目光投向了作品的时代性和文化深度。评选过程中,专家们着重考量了作品如何反映新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民精神以及壁画艺术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评审团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界定壁画的边界,在众多多样化的优秀作品中挑选出最具壁画本体语言的作品,特别是如何平衡已完成并上墙的作品与尚未实际上墙的壁画创作稿的关系问题。另外,壁画作为最具公共性的艺术作品,如何平衡专家与大众在审美取向上的差异性这一类问题也比较棘手。为克服这一难点,评审团采取了多维度的评判标准,包括作品的主题思想、空间建筑属性、艺术表现、技术创新等方面。同时,评审团还注重考察作品与时代的契合度,以及其在壁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独特贡献。

陈启琳《山城夜曲,星夜斑斓》

与往届全国美展壁画展相比,今年的壁画作品在题材选择、艺术表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对于此次展览,我的整体印象是作品的面貌青春洋溢,体现出了时代性的特色;关注的领域也更加广阔,展现出壁画面貌的极大丰富性。展览作品既有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也有对当代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既有对都市时尚精神的展现,也有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朴素的表达。作品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多样,但整体上依然可以划分为绘制型壁画和材料型壁画两大类。其中绘制型壁画入选101件,占53%,材料型壁画入选90件,占47%,两者都有所发展且较为平衡。绘制型壁画既有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也有来自西方的油彩绘制,既有传统壁画的叙事表达,也有现代的意象抽象表现;材料壁画创作方面,既有大漆、陶瓷、马赛克、纤维、木、金属等传统材料的进一步开拓和挖掘,也有许多作品综合使用材料,或者融入了新材料和数字技术,使得壁画艺术焕发出时代的新活力,也回应了本届壁画展区征稿通知中对数字壁画的首次征集。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作品主题更加多元化,科技发展、制造文明、海洋开发、航空领域、社会发展、体育精神、社会楷模等等都有所表现,而且表现手法明显区别于其他展区的同类题材,但传统文化和历史题材以及在地文化依然以最大的比例在主题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创作队伍方面,老中青几代壁画人同堂竞技,各展风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参展作者既有年逾八旬的老艺术家,也有还在高校求学的零零后,既有在往届摘金夺银的名家高手,也有初出茅庐的生猛新军,既有常年耕耘在壁画领域的专业壁画家,也有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漆画等其它画种融入壁画的跨界力量。但需要说明的是,跨界而来的不是为了便于入选的投机分子,大多都是在原有画种已经卓有成绩,甚至在全国美展斩获金银奖的高手,为了走出创作的舒适圈,为了能让自己的作品在更广阔的公共空间得以展示,他们努力开拓,积极进入壁画创作队伍,这也展现出壁画兼容并蓄的宏大格局和特殊吸引力。

孙少亮《建设者》

陈瑶、陈永基《星燃》

壁画咏时代 精品的打造

程安营、张国轩、孔样楠、薛韶泽、张晓振《四十得节,万物生长之三》

如何成为社会影响力更大的画种,关键在于经典作品的打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壁画都有让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精品力作。近年来,社会和业界一直在呼唤新的壁画精品。在今年的壁画展区中,有几件作品比较引人注目。

马鑫《向海图强·逐梦深蓝》

马鑫的作品《向海图强 逐梦深蓝》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以开发海洋资源的新发展为主题,以全景鸟瞰的构图展现了新时代海洋资源开发与科技新创新成果,画面中包含了开发海洋资源的“海上堡垒”,以及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硬核力量。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各个展区都有表现海洋科技创新成果,歌颂新时代中国海洋事业繁荣发展的作品,但这幅作品用宏阔的视野、鸟瞰全局与聚焦微观的时空交织的手法,通过海洋建设者和建设成果的并置表达,展现出壁画独特而自由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

郭涛、唐斯旸_《长风万里写青绿》

翟小实《开启东方》

付桐《梦-生生不息》

由张敏杰、王钟媛创作的《四库全书与南北七阁》是为中国国家版本馆会议厅(弘文厅)设计创作的。作品以《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分内容上下四部分结构排列,整个画面构图像一部部书卷陈列。作品将这部丛书中经济的、军事的、历史的、农业的、科技的等各方面,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穿插其中。以天一阁藏书楼为背景,显现出南北方的七座藏书楼,与编纂者和祥云构成于画面中央。作品完成后悬挂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会议大厅的墙面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幅壁画是以中国传统的木版雕版的语言手段,将这部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丛书立体地呈现出来,将壁画的材料制作与文化内涵有机统一,传递出中国文化的深度与高度,为人们了解这部举世闻名的巨著增添了视觉上的直观享受,也更直接有效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张敏杰、王钟媛《四库全书与南北七阁》

初广彩《吉祥中国 蜻歌蝶舞》

上海作者初广彩创作的《吉祥中国 蜻歌蝶舞》互动装置壁画是本届展览中对于新技术使用与壁画创作结合得比较好的一件作品。花开花闭的动态设计提升计划引起了观者的关注度。作品利用云锦缎面、色织锦缎等中国传统丝织工艺面料,巧妙的使用蜻蜓与蝴蝶之样,结合金属蜻蜓与亚克力蝴蝶和草纹织锦构成六条屏风画面形式。作品内置纳米制热芯片,使用镍钛记忆金属制成花朵,设置人体感应装置,人来花开,人走花合,侧耳倾听,你会听到花开的声音,作品同时伴有舒缓的音乐、自然的花香,同时还有远红外炙热产生的晒太阳般的效果。作品合融合中国传统工艺与科技新材料和新技术,将传统元素与数字艺术有机融合,无感联动,展现出壁画艺术发展的各种可能。这幅作品给我的启示在于:壁画家理应从时代背景去思考,深入研究当代大众和周围世界的联系方式,特别是接受视觉信息的方式,将壁画创作与新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进一步探寻通过合理的壁画艺术语言,切入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角度。

郑翔懿《彝步跨千年》

壁画在城乡 精神的承传

李丹《美丽新疆》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城市本应具有不同的面貌和特色。但在近年城市化的高速进程中,一些城市以所谓的超大都市为范本,简单模仿,逐渐模糊了自己原本的地域面貌,丧失了传承多年的文化特色。而在更为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在摆脱了贫困之后,如何提升乡村的精神文化追求,如何以壁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将各地区历史创造的文化成果转化成永恒的城乡艺术形象,是每个壁画家们必须思考的一个命题。

李鑫、王芳《春山雪霁》

壁画是在地的艺术,如何关注本地区的人文历史、社会风貌、物产资源,在特定的城乡空间中发挥创造性的思维,是新时代的新课题。壁画家要营造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品味,一个当代大环境的文化形象。当前,有些壁画创作更多的是注重吸收外来文化和其它艺术样式的风格特点,这也直接导致了壁画自身画种特点地弱化以及区域特色弱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有必要重提壁画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提倡壁画创作从地域文化中吸取一切积极有益的养分。壁画家们有责任将地域文化的典型特征和精神内核保留下来,这样才能使文化艺术保持多样性,使壁画作品本身更具个性魅力,使不同地区的城乡面貌更加鲜明生动。

何彦润《乡皴法》

何彦润的作品《乡皴法》是一件陈列在四川省通江县壁州街道西郊村一社金家大院新农村的一件壁画作品。作品的大部分是用在地回收拆迁旧村落剩余的砖瓦材料完成的。乡村是中华文脉中“渔樵山水”的缘起之地,乡村也是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块基地,但在快速发展中,一个生发出山水精神的空间在当代却似乎迷失了建造的方向。这幅壁画以传统山水图像为基底,以在地现代乡土材料为器用,试图为现代乡村空间建造一个文脉坐标,它提醒乡村并非单纯的生产之地,乡土曾经也是中华精神源地。渔樵耕读是乡村本貌,是人文原初,是和美乡村的传统精神。而在地的现代乡土材料的使用也表达了:无论乡村处于何种时代,都可以建造出链接文脉,链接乡土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风貌。这件作品在评审中受到专家一致好评,有专家点评:“作品展现出了中国大地的色彩。”这是一种很高的评价,它凸显了壁画不应仅仅是描绘一个具体事件和景象,而应具有更加广泛意义的精神性传递。壁画家不是简单的图解主题的宣传人员,壁画家必须用艺术去反映时代和生活,从而反作用于生活。我想,这件作品无论是对于新时期国乡村艺建的特别关注,还是它对乡村回收材料与朴素营建工艺的传承,乃至它的独居匠心的主题阐释,特别是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平等尊重的心态,都让这件作品在整个壁画展区显得卓尔不凡,非常突出。

刘寅《开放郑州·环拥未来》

还有一幅作品让我眼前一亮。刘寅的《开放郑州·环拥未来》。该作品以都市夜景为主题,通过巧妙的构思,利用油画绘制和镜面不锈钢组成了一个三维立体的“时代之境”,将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品不仅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变迁,更深刻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将时代主题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的创作方式,让我深受启发。

刘星宇、杨丹、穆晓晨《梧桐树下》

壁画向未来 无限的拓展

王丽旻《光明叙述》

1979年10月,首都机场壁画群创作完成,拉开了新时期中国壁画复兴运动的序幕。1984年,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壁画成为独立设置的画种,1985年10月,第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成立。2004年,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壁画在广州设立独立展区。2023年,壁画艺委会首次届展“2022中国壁画作品展”在昆明市博物馆举办。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成功举办。回望历史,壁画在我国美术发展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壁画更是吹响了文艺复兴的号角,突破了高雅艺术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藩篱。它不仅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艺术精神。

闫玉琦、宁波《启源》

全国美展作为艺术界的重要盛事,其影响力不仅限于艺术领域本身,更深远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和民众的精神生活。在壁画展区中,观者可以看到壁画是兼具环境艺术的公共性、创作思想与方法的多元性、美术与建筑两个学科的跨界性、材料与技法高度包容性的综合性艺术,观众可以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魅力。

杨倩云《生命·月夜》

历史给予每一代人的冲击、机遇与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壁画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蓬勃发展,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可能。对于壁画未来的发展,我充满期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壁画艺术将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同时,因应壁画的多学科的跨界特性,我也希望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关注壁画这一艺术形式,共同参与并推动其繁荣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壁画艺术将更加注重与公共空间的结合、与民众生活的互动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创新,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艺术与生活的艺术的桥梁。时代需要壁画,人民欢迎壁画。当代壁画存在着无限发展的生机,更宏大、更成熟的壁画创作前景等待着我们去奋斗。

张玮《时间之维》

本文作者齐喆系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秘书长、

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院院长 教授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欢迎购买艺术与设计杂志

长按二维码左侧

跳转购买链接

热门文章

盘点2024最美录取通知书

2024巴黎奥运会中国队领奖服公布

多所高校学位服上新,有你的学校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